介紹:
InnoDB給MySQL提供了具有提交,復原和崩潰恢複能力的事務安全(ACID相容)儲存引擎。InnoDB鎖定在行級並且也在SELECT語句提供一個Oracle風格一致的非鎖定讀。這些特色增加了多使用者部署和效能。沒有在InnoDB中擴大鎖定的需要,因為在InnoDB中行級鎖定適合非常小的空間。InnoDB也支援FOREIGN KEY強制。在SQL查詢中,你可以自由地將InnoDB類型的表與其它MySQL的表的類型混合起來,甚至在同一個查詢中也可以混合。
Innodb 的創始人:Heikki Tuuri
Heikki Tuuri在Innodb的Bug社區裡也是很活躍的,如果遇到Bug也可以直接提到社區,得到作者的解答。
為什麼要學習Innodb的調優:
目前來說:InnoDB是為Mysql處理巨大資料量時的最大效能設計。它的CPU效率可能是任何其它基於磁碟的關聯式資料庫引擎所不能匹敵的。在資料量大的網站或是應用中Innodb是倍受青睞的。
另一方面,在資料庫的複製操作中Innodb也是能保證master和slave資料一致有一定的作用。
參數調優內容:
1. 記憶體利用方面
2. 日值控制方面
3. 檔案IO分配,空間佔用方面
4. 其它相關參數
1.記憶體利用方面:
首先介紹一個Innodb最重要的參數: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這個參數和MyISAM的key_buffer_size有相似之處,但也是有差別的。這個參數主要緩衝innodb表的索引,資料,插入資料時的緩衝。為Innodb加速最佳化首要參數。
該參數分配記憶體的原則:這個參數預設分配只有8M,可以說是非常小的一個值。如果是一個專用DB伺服器,那麼他可以佔到記憶體的70%-80%。這個參數不能動態更改,所以分配需多考慮。分配過大,會使Swap佔用過多,致使Mysql的查詢特慢。如果你的資料比較小,那麼可分配是你的資料大小+10%左右做為這個參數的值。例如:資料大小為50M,那麼給這個值分配innodb_buffer_pool_size=64M
設定方法:
innodb_buffer_pool_size=4G
這個參數分配值的使用方式可以根據show innodb status\G;中的
----------------------
BUFFER POOL AND MEMORY
----------------------
Total memory allocated 4668764894;
去確認使用方式。
第二個: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
作用:用來存放Innodb的內部目錄
這個值不用分配太大,系統可以自動調。不用設定太高。通常比較大資料設定16M夠用了,如果表比較多,可以適當的增大。如果這個值自動增加,會在error log有中顯示的。
分配原則:
用show innodb status\G;去查看運行中的DB是什麼狀態(參考BUFFER POOL AND MEMORY段中),然後可以調整到適當的值。
----------------------
BUFFER POOL AND MEMORY
----------------------
Total memory allocated 4668764894; in additional pool allocated 16777216
參考:in additional pool allocated 16777216
根據你的參數情況,可以適當的調整。
設定方法: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16M
2.關於日值方面:
innodb_log_file_size
作用:指定日值的大小
分配原則:幾個日值成員大小加起來差不多和你的innodb_buffer_pool_size相等。上限為每個日值上限大小為4G.一般控制在幾個LOG檔案相加大小在2G以內為佳。具體情況還需要看你的事務大小,資料大小為依據。
說明:這個值分配的大小和資料庫的寫入速度,事務大小,異常重啟後的恢複有很大的關係。
設定方法:
innodb_log_file_size=256M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作用:指定你有幾個日值組。
分配原則: 一般我們可以用2-3個日值組。預設為兩個。
設定方法: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3
innodb_log_buffer_size:
作用:事務在記憶體中的緩衝。
分配原則:控制在2-8M.這個值不用太多的。他裡面的記憶體一般一秒鐘寫到磁碟一次。具體寫入方式和你的事務提交方式有關。在Oracle等資料庫瞭解這個,一般最大指定為3M比較合適。
參考:Innodb_os_log_written(show global status 可以拿到)
如果這個值增長過快,可以適當的增加innodb_log_buffer_size
另外如果你需要處理大理的TEXT,或是BLOB欄位,可以考慮增加這個參數的值。
設定方法:
innodb_log_buffer_size=3M
innodb_flush_logs_at_trx_commit
作用:控制事務的提交方式
分配原則:這個參數只有3個值,0,1,2請確認一下自已能接受的層級。預設為1,主庫請不要更改了。
效能更高的可以設定為0或是2,但會丟失一秒鐘的事務。
說明:
這個參數的設定對Innodb的效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這裡給多說明一下。
當這個值為1時:innodb 的事務LOG在每次提交後寫入日值檔案,並對日值做重新整理到磁碟。這個可以做到不丟任何一個事務。
當這個值為2時:在每個提交,日誌緩衝被寫到檔案,但不對記錄檔做到磁碟操作的重新整理,在對記錄檔的重新整理在值為2的情況也每秒發生一次。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進程調用方面的問題,並不能保證每秒100%的發生。從而在效能上是最快的。但作業系統崩潰或掉電才會刪除最後一秒的事務。
當這個值為0時:日誌緩衝每秒一次地被寫到記錄檔,並且對記錄檔做到磁碟操作的重新整理,但是在一個事務提交不做任何操作。mysqld進程的崩潰會刪除崩潰前最後一秒的事務。
從以上分析,當這個值不為1時,可以取得較好的效能,但遇到異常會有損失,所以需要根據自已的情況去衡量。
設定方法:
innodb_flush_logs_at_trx_commit=1
3. 檔案IO分配,空間佔用方面
innodb_file_per_table
作用:使每個Innodb的表,有自已獨立的資料表空間。如刪除檔案後可以回收那部分空間。
分配原則:只有使用不使用。但DB還需要有一個公用的資料表空間。
設定方法:
innodb_file_per_table=1
innodb_file_io_threads
作用:檔案讀寫IO數,這個參數只在Windows上起作用。在LINUX上只會等於4
設定方法:
innodb_file_io_threads=4
innodb_open_files
作用:限制Innodb能開啟的表的資料。
分配原則:如果庫裡的表特別多的情況,請增加這個。這個值預設是300。
設定方法:
innodb_open_files=800
請適當的增加table_cache
4. 其它相關參數
這裡說明一個比較重要的參數:
innodb_flush_method
作用:Innodb和系統打交道的一個IO模型
分配原則:Windows不用設定。
Unix可以設定:fsync() or O_SYNC/O_DSYNC
如果系統可以禁止系統的Cache那就把他禁了。
Linux可以選擇:O_DIRECT
直接寫入磁碟,禁止系統Cache了
設定方法:
innodb_flush_method=O_DIRECT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
作用:控制Innodb的髒頁在緩衝中在那個百分比之下,值在範圍1-100,預設為90.
這個參數的另一個用處:當Innodb的記憶體配置過大,致使Swap佔用嚴重時,可以適當的減小調整這個值,使達到Swap空間釋放出來。建義:這個值最大在90%,最小在15%。太大,緩衝中每次更新需要致換資料頁太多,太小,放的資料頁太小,更新操作太慢。
設定方法: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90
動態更改需要有Super許可權:
set global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