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軟考
剛剛查到軟體設計師考試成績,上午下午都通過了,某人再也不能叫我“無證程式員”了^_^。發圖紀念
分數不高,別笑話
我知道,有很多同學對這種考試不屑一顧,認為工程師的能力,不是這種考試可以考查的。之前我也這麼認為,但是,坐在考場裡看到試題的時候,我覺得軟考還是能從某些方面考查工程師能力的。
認為軟考不能考查能力、備考無用的同學,一種普遍的觀點是:考的都是死記硬背的內容,跟能力無關。我也曾這麼認為,所以一直沒有考證。但是,後來我想:掌握知識,是需要能力的(不信的同學,去看一下龐加萊猜想的證明,看看你能不能掌握這個證明的知識);而且,知識的豐富也會促進能力的提高。一個不瞭解基礎資料結構和演算法知識的人,有能力設計演算法嗎?一個不瞭解物理知識的人,有能力設計飛行器嗎?的確,通過針對性的看軟考書和做習題,對自己能力提高是很有限的,但是,如果換一種思路:備考是為了總結學習的知識,檢查知識的掌握情況和缺漏,那肯定可以通過備考學習很多知識。不要把掌握知識等同於死記硬背,也不要認為知識跟能力是不相干的。知識改變命運!
我買了兩本書軟考複習書,但是總共只看了兩個小時。第一個小時是買回來那天晚上看的,《軟體設計師教程》(後面簡稱教程),看了12頁,第一章的第一節:電腦系統基礎知識。第二個小時是在考試那天,上午考試完,中午吃過飯坐在全家便利店看的,《軟體設計師2009至2012年試題分析與解答》(後面簡稱真題),看了幾套試題的題型和解答方法。
我沒有備考,是因為我看了幾頁教程之後,發現很難備考。如果之前很多知識不熟悉,看這個教程是很難理解的。因為教程只有600多頁,而軟考考很多方面的知識,每一個方面的知識都需要一本幾百頁厚的書來講。所以,教程這本書,就把一些重點內容拼湊了一下,非常不負責任。比如,1.1.3小節:資料表示,如果看之前你不知道資料如何在電腦內部表示,你看半天這本書你還是不會明白的,因為它只是告訴你一個公式,至於為什麼這樣,甚至公式怎麼用,都完全沒講,荒唐啊。再比如10.5節:設計模式,短短6頁,只是堆砌了幾個概念和幾個C++程式碼範例,看了這些,你連Singlton模式都不會懂!(如果想學習設計模式,推薦看《設計模式》,如果基礎比較差,理解不了這本書,可以看我寫的設計模式專欄,都是通過很簡單的樣本來示範設計模式。)
因為沒有備考,考前一天晚上,某人曾笑問我是否要去。但是,我第二天很早就起來了(上海很大,路程遠,早起對於我真是挑戰,比軟考難多了)。看到題的時候,我知道我能通過。我覺得這是能說明軟考能考查能力的,因為我不是電腦科班出身,JLU數學的,曾經想當一名數學家,畢業的時候電腦知識接近於0,如果讓我那時候做軟考題,可能得0分。但是,通過這幾年的學習,我的知識和能力儲備,已經不需要備考就可以通過軟考了,這表示我的知識和能力已經完全達到了軟考的要求。通過考試,也說明我平時的努力是值得的,知識是日積月累的;也發現了自己的一些問題,雖然通過了,但是分數比較低,很多失分點都是一些相關科目的基礎知識,雖然有些知識只是常識性的,對自己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但是也有些知識很重要,特別是關於設計和工程方面的。
對於要考試的同學,如果僅僅想拿一個證,看兩三遍教程和真題足夠了,而且我覺得可以拿一個很高的分數。但是,如果想通過考試來督促自己學習知識,還是要找相關科目的書來看,比如,《資料結構與演算法分析》、《作業系統概念》、《設計模式》等。
最後,軟考證有什麼用?我覺得這是天朝的特色,比如,在上海孩子上學,是要拼爹的,而軟考證可以加分,⊙﹏⊙b汗。再比如,這張圖
看了這張圖,你不覺得軟考證是在天朝生存的安身保命之本嗎?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