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android c style class blog code
WebGL 中 OpenGL ES 指令與 iOS 中 C 版指令的差異簡析
太陽火神的美麗人生 (http://blog.csdn.net/opengl_es)
本文遵循“署名-非商業用途-保持一致”創作公用協議
轉載請保留此句:太陽火神的美麗人生 - 本部落格專註於 敏捷開發及移動和物聯裝置研究:iOS、Android、Html5、Arduino、pcDuino,否則,出自本部落格的文章拒絕轉載或再轉載,謝謝合作。
WebGL 中 OpenGL ES 指令與 iOS 中 C 版指令的差異,從整體上看,應該是 gl 首碼在 WebGL 版指令中的省略,舉例對比如下:
glEnable(GL_CULL_FACE); glFrontFace(GL_CW);
gl.enable(gl.CULL_FACE); gl.frontFace(gl.CW);
從上面的樣本中,可以看出,C 版使用的是全域的函數,面向過程的用法,故無所屬對象;
而 WebGL 中封裝成對象的方法後,通過 gl 對象(WebGL 對象的執行個體)的方法的形式來調用封裝於 WebGL 對象中封裝的與 C 版對應的指令,故省略 C 版指令的 gl 首碼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至於 gl 對象,是按如下方式建立的:
var gl;function initGL(canvas) { try { gl = canvas.getContext("experimental-webgl"); gl.viewportWidth = canvas.width; gl.viewportHeight = canvas.height; } catch (e) { } if (!gl) { alert("Could not initialise WebGL, sorry :-("); }}
上面代碼中的 canvas 是 html5 中的新增標籤,通常使用其擷取 2d 的上下文來進行繪圖,在 WebGL 時代,新增了如上實現,能對 WebGL 進行支援。
var canva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lesson13-canvas");
<canvas id="lesson13-canvas" style="border: none;" width="500" height="500"></canvas>
更多的差異,後續不斷髮現,再隨時補充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