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需要監控某些要求高可用性的Apache伺服器,除了專業的監控警示裝置,低成本下在Apache伺服器上寫一個自動監測Apache狀態的指令碼是個不錯的主意。在網上搜尋了許多類似的指令碼,但由於局限性較大,也都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所以自己寫了一個。
指令碼功能與特點
1、能夠每隔一段時間監測Apache伺服器的可用性(由於本指令碼直接類比了用戶端的訪問,因此這裡的“可用性”是指切切實實的正常可訪問)
2、在出現無法訪問的情況下,能夠自動重啟Apache服務(強行重啟)
3、在重啟後仍然無法正常訪問的話,自動執行更進一步的操作(比如發送郵件、重啟伺服器等)
後文將給出此指令碼的具體使用方法與注釋,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手動修改(需瞭解一定bash shell編程)。
指令碼內容
#!/bin/bash
# 本指令碼由VPS管理百科編寫
# 訪問:http://WWW.BOOTF.COM 擷取支援人員
URL=”http://127.0.0.1/”
curlit()
{
curl –connect-timeout 15 –max-time 20 –head –silent “$URL” | grep ’200′
# 上面的15是連線逾時時間,若訪問localhost的HTTP服務超過15s仍然沒有正確響應200頭代碼,則判斷為無法訪問。
}
doit()
{
if ! curlit; then
# 如果localhost的apache服務沒有正常返回200頭,即出現異常。執行下述命令:
sleep 20
top -n 1 -b >> /var/log/apachemonitor.log
# 上面將top命令內容寫入日至檔案備查
/usr/bin/killall -9 apache2 && /usr/bin/killall -9 php5-cgi && /usr/bin/killall -9 httpd && /usr/bin/killall -9 http && /usr/bin/killall -9 apache && /usr/bin/killall -9 php-cgi > /dev/null
# 相容起見,殺死了各種apache的進程。可以根據自己apache服務的特點修改
sleep 2
/etc/init.d/apache2 start > /dev/null
/etc/init.d/httpd start > /dev/null
# 相容起見,執行了兩種apache重啟命令,可根據需要自己修改。
echo $(date) “Apache Restart” >> /var/log/apachemonitor.log
# 寫入日誌
sleep 30
# 重啟完成後等待三十秒,然後再次嘗試一次
if ! curlit; then
# 如果仍然無法訪問,則:
echo $(date) “Failed! Now Reboot Computer!” >> /var/log/apachemonitor.log
# 寫入apache依然重啟失效的日誌
reboot
# 重啟機器唄。實際上重啟整個伺服器是一種非常不得已的做法。本人並不建議。大家根據需要自己修改,比如簡訊、郵件警示什麼的。
fi
sleep 180
fi
}
sleep 300
# 運行指令碼後5分鐘後才開始正式工作(防止重啟伺服器後由於apache還沒開始啟動造成誤判)
while true; do
# 主迴圈體
doit > /dev/null
sleep 10
done
http://www.bootf.com/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