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對己,對人,對事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商業,即商品的自由的市場經濟方式,能最有效率配置生產和人力資源,因為它激發和驅動了人的最原始的本能:“擷取”!

  現在,中國的商業“發達”而混亂,“擷取”偏離了應該擷取的方向!許多商業利益“擷取”的方式不擇手段,已經影響和傷害了他人的生存,已經超越了商業的最最基本的底線,即人的道德底線。

  如何商業,如何成功地商業,什麼是商業之道?

  下面3個故事可以讓感悟到:

  商業之道的德與行--  如何對己,如何對人,如何對事:

 

 1. 如何對己 

    在一個名為《財富人生》的電視訪談節目中,嘉賓是一位當今頗具知名度的青年企業家。當節目漸近尾聲時,按照慣例,主持人提出了最後一個問題,請問:你認為事業成功的最關鍵因素是什嗎?

   沉思片刻之後,他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平靜地敘述了這樣一段故事:

   十二年前,有一個小夥子剛畢業就去了法國,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留學生活。漸漸地,他發現當地的車站幾乎都是開放式的,不設檢票口,也沒有檢票員﹔甚至連隨機性的抽查都非常少。憑著自己的聰明勁,他精確地估算了這樣一個機率......

   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約僅為萬分之三。他為自己的這個發現而沾沾自喜,從此之後,他便經常逃票上車。他還找到了一個寬慰自己的理由:自己還是窮學生嘛,能省一點是一點。

  四年過去了,名牌大學的金字招牌和優秀的學業成績讓他充滿自信,他開始頻頻地進入巴黎一些跨國公司的大門,躊躇滿志地推銷自己。然而,結局卻是他始料不及的......。

  這些公司都是先對熱情有加,然而數日之後,卻又都是婉言相拒。真是莫名其妙。

  最後,他寫了一封措詞懇切的電子郵件,發送給了其中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煩請他告知不予錄用的理由。當天晚上,他就收到了對方的回複......

  陳先生,我們十分賞識您的才華,但我們調閱了您的信用記錄後,非常遺憾地發現,您有三次乘車逃票記載。我們認為此事至少證明了兩點:

        1.您不尊重規則。

        2.您不值得信任。鑒於能上能下原因,敝公司不敢冒昧地錄用您,請見諒。

        直到此時,他才如夢初醒、懊悔難當。然而,真正讓他產生一語驚心之感的,卻還是對方在回信中最後摘錄的一句話:

         道德常常能彌補才智的缺陷,而才智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

    第二天,他就啟程回國了。

     故事講完了,電視中出現一片沉寂。

     主持人困惑地問:這能說明你的成功之道嗎?

     “能”!因為故事中的年輕人就是曾經的我,他坦誠而高聲地說:“我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只是因為我一起將昨天的‘絆腳石’當成今天的‘墊腳石’而已。”

 

 啟示:人生總是複雜,商業總是複雜,如何對己,道德對己!道德境界第一,才能智慧第二。

 

2. 如何對人:

  一家生意很好的點心店門口來了一個乞丐。他衣衫襤褸,渾身散發著一種怪味,當他畏縮著走到蒸點心的大爐子前時,周圍的客人都皺眉掩鼻,露出嫌惡的神色來。

  夥計急忙呵斥乞丐要他滾開。乞丐卻拿出幾張髒乎乎的小面額鈔票,說:「今天我不是來乞討的,我聽說這裡的點心好吃,我也想嘗嘗。我已經想了好久了,好不容易才湊到這些錢。」

  店老闆目睹這一幕,他走上前十分恭敬地將兩個熱氣騰騰的點心遞給乞丐,並深深地向他鞠了一躬,說:「多謝關照,歡迎再次光臨!」

  在這之前,無論多麼尊貴的客人來買點心,店老闆都交給夥計們招呼;可是今天他卻親自招呼客人,對他畢恭畢敬,而這個客人卻是一個乞丐!

  店老闆解釋說:「那些常來光顧我們店的顧客,當然應受到歡迎,但他們都是有錢人,買幾個點心對他們而言,是一件很容易也很平常的事。今天來的這位客人,雖然是位乞丐,卻與眾不同,他為了品嘗我們的點心,不惜花去很長時間討得的一點點錢,實在是難得之至,我不親自為他服務怎麼對得起他的這份厚愛?」

 「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收他的錢呢? 」旁邊的孫子不解地問。

  老闆笑笑說:「他今天! 是作為一個客人來到這裡的,不是來討飯的,我們應當尊重他。如果我不收他的錢,豈不是對他的侮辱?我們一定要記住,要尊重我們的每一個顧客,哪怕他是一個乞丐;因為我們的一切都是顧客給予的。」

  這個店老闆就是兩次被《福布斯》評為世界首富的日本大企業家堤義明的爺爺,他對乞丐的鞠躬之舉深深地印在了當時只有十歲的堤義明的腦海裡。後來堤義明曾多次在集團的員工培訓會上講到這個故事,要求員工像他爺爺那樣,尊重每一個顧客。

 

啟示:人生總是複雜,商業總是複雜,如何對人,尊重對人! 這裡的「尊重」絕不是社交場合的禮貌,而是來自於人心深處對另一個生命深切的理解、關愛、體諒與敬重,這樣的尊重絕不含有任何功利的色彩,也不受任何身份地位的影響;惟其如此,才最純粹最質樸也最值得回報.

 

3.  如何對事:

 從前,縣城南街開著兩家米店,一家叫"永昌",另一家叫"豐裕"。

  "豐裕"米店的老掌柜眼看兵荒馬亂生意不好做,就想出個多賺錢的主意。

  這一天,他把調秤師傅請到家裡避開眾人,對調秤師傅說:「麻煩師傅給調一杆十五兩半一斤的秤,我多加一串錢。」

  調秤師傅為了多得一串錢,就忘掉了行德,滿口答應下來。

  老掌柜吩咐完畢,留下調秤師傅自己就踱進米店料理生意去了。

  米店老掌柜有四個兒子,都幫他料理米店。

   最小的兒子兩個月前娶一塾師的女兒為妻。新媳婦正在屋內煮粥跟麵線,公公吩咐調秤師傅的話被她聽見了。

  老掌柜離開後,新媳婦沉思了一會兒,走出新房對調秤師傅說:「俺公爹年紀大了,有些胡塗,剛才一定是把話講錯了。請師傅調一杆十六兩半一斤的秤,我再送您兩串錢。不過,千萬不能讓俺公爹知道。」

  調秤師傅為了再多得兩串錢,就答應了。一杆十六兩半一斤的秤很快製成,調秤師傅果真沒把秤的變化告訴老掌柜。

  老掌柜曾多次請他調秤,對他的手藝信得過,當天就把新秤拿到米店使用了。

  一段時間後,"豐裕"米店的生意興旺起來,"永昌"米店的老主顧也趕熱鬧,紛紛轉到"豐裕"買米。

  又一段時間後,縣城東街、西街的人也捨近求遠,穿街走巷來"豐裕"買米,而斜對門的"永昌"米店簡直門可羅雀。到了年底,"豐裕"米店發了財,"永昌"米店沒法開張了,把米店讓給了"豐裕"。

  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餃子。

  老掌柜心裡高興,就出了個目讓大家猜,看誰猜得出自家發財的奧秘。

  大家七嘴八舌,有說老天爺保佑的,有說老掌柜管理有方的,有說米店位置好的,也有說是全家人齊心合力的……

  老掌柜嘿嘿一笑,說:「你們說的都不對。咱靠啥發的財?是靠咱的秤!咱的秤十五兩半一斤,每賣一斤米,就少付半兩,每天賣幾百幾千斤,就多賺幾百幾千個錢,日積月累,咱就發財了。接著,他把年初多掏一串錢調十五兩半一斤秤的經過講說了一遍。」

 兒孫們一聽,都驚訝得忘了吃餃子。驚訝過後,大家都說他不露山不顯水的,連自家人都沒察覺,就把錢賺了,老人家實在高明。

  老掌柜高興極了,把鬍子捋了一遍又一遍。

  這時,新媳婦從座位上慢慢站起來,對老掌柜說:“我有一件事要告訴爹,在沒告訴爹以前,希望您老人家答應原諒我的過失。”

  待老掌柜點頭後,新媳婦不慌不忙,把年初多掏兩串錢調十六兩半一斤秤的經過講給大家聽。

  她說:"爹說得對,咱是靠秤發的財。咱的秤每斤多半兩,顧客都知道咱做買賣實在,就願買咱的米,咱的生意就興旺。儘管每一斤米少獲了一點利,可賣的多了獲利就大了。咱是靠誠實發的財呀。"

  大家更是一陣驚訝,一個個張大了嘴巴老掌柜不相信這是真的,拿來每日賣米的秤一校,果然每斤十六兩半。

  老掌柜呆住了,一句話也說不出,慢慢地走進自己的臥室。

  第二天吃過年初一早飯,老掌柜把全家人召集到一塊,從腰間拿出賬房鑰匙說:"我老了,不中用了。我昨晚琢磨了一夜,決定從今天起,把掌柜讓給老四媳婦,往後,咱都聽她的!"

啟示:做生意,講究"誠",半兩之差,心明如鏡。 如何對事:舍和得,以眾人為秤!

 

總之,商業之道的三個德與行:

1.       對己:以對道德的敬畏之心對己,約束和升華自己!

2.       對人:以對另一個生命深切的理解、關愛、體諒與敬重對人!

3.       對事:"誠"和"舍"為先,以眾人為秤,自然“擷取” !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