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電子郵件 商業 分享 便宜 女孩 不同 .net 人生 scope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
年少的心有些輕狂,如今你四海為家
曾讓你心疼的姑娘,如今已悄然無蹤影
猶記得上大學攢錢買了第一台智能手機Lumia 520時,下載的第一首歌曲《曾經的你》。
如今這部手機早不在,而最有希望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平台的Windows Phone也即將成為曾經。
微軟應該很想在移動領域有所作為,但是從最早1996年開始研發WinCE系統、Windows Phone到現在的Win10 Mobile,21年間,微軟所做的事情卻是一直在推翻、一直在失敗。
在此之前,微軟一直拒絕公開評論Windows手機平台的形勢和未來,不過現在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
近日,Windows 10 Mobile主管Joe Belfiore(人稱喬北峰)通過推特表示,微軟未來只會為Windows 10 Mobile提供包括修複BUG、更新安全補丁等,不再開發新的系統功能和硬體產品。
這個答案並不令人意外,但它幾乎等同於微軟官方宣布了 Windows Phone 的死亡。
猜中了開局,卻沒猜中結尾
“你能把所有這些東西以及更多的東西存入另一個資訊裝置,我們把它叫做袖珍個人電腦。它和錢包一樣大小,你可把它放進口袋或者手提袋裡。它可以顯示資訊和時刻表,也能讓你閱讀或者寄送電子郵件和傳真,記錄天氣和股票報告,並且可以玩簡單或者複雜的遊戲。開會時你可能會做筆記,檢查一個你與別人的約會,查看一下資訊,如果你感到疲倦還可以翻看你的孩子的幾千張容易挑選的照片。”
1995年,比爾蓋茨在寫下《未來之路》時,曾經這樣預言未來。他所說的皮夾式電腦,差不多就是今天附帶有語音功能的移動智能手機。
當時作為CEO的蓋茨,就這樣神一樣的看到了智能手機的發展前景。
然而,大預言家比爾蓋茨怎麼也想不到,在短短二十一年之後,這個曾夢想佔據第一,飽受挫敗後還想和iOS以及Android一同佔據前三的作業系統便轟然倒塌,名存實亡了。
市場調研機構 IDC曾公布 2017 年 Q1 智能手機市場報告,Windows Phone 在全球範圍內只有 0.1% 的市場份額。此前在 2016 年的預測中,IDC 曾認為 Windows Phone 的份額會在 2020 年達到 0.1%;沒想到,微軟提前 3 年走到這一悲慘的境地。
而比爾蓋茨九月末的一次採訪中還表示自己已經改用了Google 旗下的 Android 系統。
當然為了安慰一下WP的使用者,他也介紹到在手機中使用最多的,仍然是微軟的產品,比如像Office套件、OneNote、微軟必應等APP。
前序——最初的美好
在蓋茨預言智能手機的未來之後,微軟就率先進入了智能手機領域,而手機作業系統的前身Windows CE,就這樣在1996年誕生了,最初的版本是基於Windows95精簡開發,使用者介面也繼承了微軟的經典元素開始菜單。
當時的微軟還構想了一整套商業模式,微軟做手機系統,手機廠商做硬體,然後向手機廠商收取系統的授權費,看起來相當美好。
那時還沒有諾基亞的塞班系統,當時比爾蓋茨頻繁向諾基亞示好,微軟希望快速成長中的諾基亞能夠加入自己,雙方當時還在推進一個名為Phoenix的計劃。
然而正值少年的諾基亞顯然不願意給別人當苦力,於是1998年便聯合當時排名前三的愛立信、松下、摩托羅拉投資了英國PDA公司Psion拆分出來的軟體部門,成立了Symbian公司。
這也引起了微軟的頗為不滿,比爾蓋茨曾公開表示對於諾基亞很失望,“諾基亞從來沒有告訴我們他們要聯合起來。不管Symbian做什麼,對我們都是有害的。”
儘管如此,當時的微軟作業系統還是佔據了當時手機作業系統的一席之地。在2007年蘋果推出iPhone之前,智能手機競賽主要在4大玩家之間展開,分別是Palm、黑莓、Symbian、微軟。那時的Windows Mobile 6系統佔了市場的30%,相當了不起。
那麼,在此之後,微軟到底是怎樣一步步把這個市場玩死的呢?
下面就來看看微軟在手機業務上犯下的這多宗罪。
慫——iPhone發布前的錯失良機
如今,除開功能機,我們已經很少看到鍵盤手機,到處都是形狀各異的觸屏手機。
殊不知,在iOS和Android之前,微軟卻是最早支援手機觸屏的作業系統之一。從PocketPC 2000開始,微軟的手機作業系統就支援觸屏。但那時的觸屏還不是電容式的,微軟的觸屏是為筆設計的,甚至還得去點螢幕左上方的開始菜單。
且不說操作如何,以目前的眼光看,微軟如果堅持了觸屏的道路,再稍作改進,如今該是多麼美好。
然而在當時,觸屏手機的銷量並不怎樣,微軟在賣不動之後,轉而開始設計鍵盤。
2005年,微軟和曾經的對手,已經拆分作業系統的Palm宣布合作,推出了搭載Windows Mobile5的Treo 700W,有全鍵盤,也有觸屏,操作介面卻沒有什麼大改動。Windows Mobile就像強行塞進去的。
摩托羅拉Q9與Palm Treo 700w
2006年,微軟又和摩托羅拉合作推出了Q系列全鍵盤Windows Mobile手機。這次更加乾脆,摩托羅拉Q9已經不支援觸屏了。
就這樣,微軟放棄了觸屏。
因此,我們看到了這樣的畫面——
2007年Macworld大會上,早已經在研發iPhone的喬布斯把摩托羅拉Q、Palm Treo、黑莓、和諾基亞E92調侃了一番,用來襯托iPhone的觸屏互動方式是多麼的創新。
慢——iPhone發布後的蝸行牛步
依稀還記得,喬幫主在發布會上表示,蘋果手機將領先其他手機至少十年。
且不說,如今iPhone8或者iPhone X如今是否還領先,但在當時,iPhone的發布至少是刺激了手機領域的所有廠商,包括安卓與微軟。
2007年1月10日,在iPhone發布的當天上午,安卓之父魯賓正在離拉斯維加斯600英裡的公路上,他正要去CES展會上和電訊廠商們見面。
當他看到電視裡喬布斯手中的iPhone無比驚訝,當即讓司機停車,在網上看完了發布會。他對正在醞釀的Android的未來這麼評價:“我猜我們的手機不會發布了。”
原來當時的Android使用全鍵盤設計,原型機看起來很像黑莓。但是,Google迅速推到了之前的互動設計。一年之後的9月,使用者介面重新修改後的Android1.0亮相了。
2007年,Google聯合HTC、博通、LG、三星等公司成立開放手持功能聯盟。
2008年,世界上第一款Android手機HTCG1誕生。
2009年4月,Android快速迭代到了1.5版,支援了虛擬鍵盤,重力感應器和包括中文在內的多語言。
2009年9月,Google發布了Android1.6的正式版,並推出了搭載1.6正式版的HTC Hero G3,成為當時全球最受歡迎的手機。
到此時,iPhone 3GS已經發布,App Store已經上線了快一年,Android系統已佔據了美國移動系統市場28%的份額,在全球佔據了 17%的市場份額。
在此之間,微軟做了什嗎?
2007年2月,微軟發布了Windows Mobile 6.0。2008年4月,小修小補的Windows Mobile6.1發布。直到2009年中,微軟還在忙著推進Windows Mobile6.5的更新。
微軟真的太慢了!
亂——本可完美的Windows Phone 7
不得不說,之後2010年發布的Windows Phone 7作為Windows Mobile的後續版本,給人帶來了眼前一亮的設計。
世界性的切換動畫、流暢的直覺式互動和排除無用幹擾的高速資訊流傳遞,一點不像Android一味模仿iPhone。
事實上還不僅僅如此,Windows Phone平台早期的流暢也體現在一些細節的互動處理上,比如點按按鈕的按壓回饋、輸入鍵盤點擊時系統發出的聲響反饋都頗有劃時代的意義。這樣超前的設計語言後來也被其他產品模仿。
然而,Windows Phone7.0有著完整的UI設計理念,但卻並沒有讓大多數使用者感到滿意,因為在系統以外的各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
首先,功能十分不完善,很多早在安卓和iOS上實現了的東西,比如複製粘貼的功能,可能直到Windows Phone 8的時候才到來。
雖然2007年iPhone發布的時候,也沒有複製粘貼和多任務。但是,iPhone在2007年可以有這些缺點,遲到3年的Windows Phone 7不行,因為它是後來者。又都說後發優勢,但微軟身上完全體現不出來這樣的優勢。
同時最為常用的IME卻也成了問題。Windows Phone 7初期版本僅提供了英文語言的支援,除了不支援系統不支援中文語言顯示外,也沒有提供第三方IME介面,這意味著使用者本身無法切換中文IME鍵盤。這可就苦了應用開發商,需要在早期的Windows Phone的中文應用中內建中文輸入鍵盤,很是尷尬。
直到2011年Windows Phone7.5推送後,這一問題才真正得到解決。但此時,卡頓的問題幾乎出現在每一個第三方應用。
這段時期,面對市場份額整整日上的蘋果和安卓,微軟急了,卻更讓倉促的Windows Phone亂了。
坑——3年搞垮諾基亞
時間進入2011年,微軟終於拉到了一個重量級夥伴——當年背叛了微軟手機的諾基亞。
在這裡就不得不提下一位了不起的人物——3年搞垮諾基亞的埃洛普。
2010年9月,史蒂芬·埃洛普正式從微軟跳槽至諾基亞出任CEO。
那時,蘋果推出了真正將影響全世界的iPhone 4;安卓的小夥伴HTC Desire、Moto Milestone2、三星i9000們則正在吸引普羅福士的眼球,而那時諾基亞有什麼呢?
覆蓋低收入國家的低端非智能機,在各國以堅固耐用而聞名的塞班智能手機,還有諾基亞未來的希望——Meego系統。
史蒂芬·埃洛普的上任是帶著重要的使命的——重振諾基亞。
然而,2011年2月11日,埃洛普發表的公開講話卻改變了眾多人的命運——宣布諾基亞和微軟合作開始開發Windows Phone,同時Nokia將會停止對於Symbian的開發,作為Nokia未來計劃的Meego也將被放棄。
此話一出,原本在自然衰落周期中的Symbian幾乎是遭遇了休克式的突然死亡,同一季度Nokia的智能機銷量被蘋果超越,而Nokia多年以來首次出現了虧損。
坑了諾基亞不說,Windows Phone還是沒有扶上牆,2011年合作剛開始,微軟的Windows Phone系統更新突然停了下來。一直到2012年夏天,Windows Phone 8發布。而這兩年裡,iPhone銷量翻了三倍、Android翻了六倍多。
而2012年之後,移動市場已經和微軟沒什麼真正的關係,儘管它花費超過72億美元收購諾基亞,著讓 Windows Phone 徹底失去了崛起的機會。微軟陷入到財務困境中,不得不通過各種裁員計劃和業務調整來彌補。
而回頭看在這條路上閉著眼越走越遠的Nokia,早已經是面目全非。
蠢——拋棄了使用者的系統換代
2012 年 6 月,微軟在發布 Windows Phone 8 還挺美好,微軟驕傲地宣布,Windows Phone 8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放棄了Windows CE核心,使用和Windows8一樣的Windows NT6.2,未來Windows上的應用能直接通用,手機和PC能無縫協作。
Windows Phone版本還首次對多核心CPU提供了支援,手機解析度的標準也提升至WVGA、WXGA和720P,這使得Windows Phone硬體落後的情況成為了曆史。
然而看似的美好對於老使用者而言卻是無言的悲劇。
由於更換了核心,所有的搭載 Windows Phone 7 系統的手機都無法升級到 Windows Phone 8。
這對於剛剛起步幾個月的 Windows Phone 7 來說,無疑是一個致命的打擊。要知道當時諾基亞的 Lumia 800 和 Lumia 900 等 Windows Phone 7 手機剛剛發布沒多久,微軟此舉等於說是宣布了它們的死刑。
原本就不多的WP會怎麼想?
既然不讓用,那就轉去iOS或者Android這倆更成熟的平台不是更好?
貪——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其實,Windows Phone系統剛剛推出時,確實吸引了很多廠商加入。最終很多廠商選擇離開微軟,雖有平台生態系統不完善,應用較少等關係,但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微軟的授權費用hou貴啊!
一直以來,微軟依靠收取PC製造商使用Windows作業系統的授權費用賺了很多真金白銀。
因此他們便將這一傳統延續到手機平台,向手機製造商收取每台10-20美元的Windows Phone系統授權費用。
但是,安卓是免費的!
中興就曾表示,每生產一部WP手機,要交給微軟27美元,這直接導致其無法針對中國市場推出廉價版手機。
同時,據瞭解微軟2012年通過WP系統擷取的授權費用,約為7.36億美元,僅占該公司當年總營收的1%——甚至遠低於微軟通過安卓裝置上獲得的專利授權收益(2013年,微軟在安卓裝置上可獲得約43億美元授權收入)。
這點小便宜,丟了不可惜,反而可以刺激銷量,這點來說,微軟當時怎麼就看不清呢?
真正到了2014年的時候,納德拉才看清了免費授權的大勢所趨,但此時為時已晚,非但沒有獲得更多第三方OEM的支援,反而讓市場認為Windows Phone已不具備收費的價值。
想要彌補過錯,反而一錯再錯,真難!
與此同時,微軟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不肯在硬體上讓利來擴大Windows手機的銷量。
從所有Windows手機上可以看出,這些手機基本沒有什麼性價比可言,入門級的低端機型價格也要高出Android機型,這種銷售策略基本不要想吸引太多消費者,更何況在系統平台還要落後於別家的情況下。
後來微軟似乎也意識到了低價的重要性,因此,Lumia 520/521開始出現在各大領域,其在Google的搜尋量迅速超過旗艦Lumia 920。Lumia 520在最鼎盛的時期,佔據了Windows Phone8平台27%的份額,在所有Windows Phone也有20%的佔有率。
而與之相對的,卻是Lumia高端產品的遇冷。
然而當2014年Android千元機開啟後,Lumia的銷量開始出現雪崩式的下滑,而隨後出場的Lumia 620、630等產品也難以重現Lumia520/521的盛況。
中國有句話叫做“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這個道理微軟也懂,但是只因一個字——貪。
崩——使用者缺失與應用缺少的死迴圈
沒套得住使用者,自然也就套不住應用開發人員。
缺乏足夠豐富、優秀的APP又成為Windows Phone平台的詬病,使用者因此大量流失……
於是乎,Windows Phone平台就陷入了這樣一個死迴圈。
在眾多人詢問喬北峰微軟手機失敗的原因——
喬北峰給出的回應是儘管微軟花了很多錢請開發人員為Windows 10 Mobile研發應用軟體,甚至開發人員不願意參與時,親自開發應用,但由於使用者體量太小,很多公司都不願意投資。
即便是很多APP支援Windows,設計和功能也很粗糙,或者更新緩慢,喬北峰也承認這確實是問題,但是無解。
2015 年 7 月,微軟發布了 Windows 10 作業系統;與此同時,Windows Phone 也進入到 Windows 10 Mobile 時代。然而,這也只能保證 Windows Phone再多活兩年。
2017年10月13日的採訪中,納德拉無奈回答道——
“我們沒有擁有絕對的智能手機硬體份額,這是經過了消費者的真正選擇。這就是現實。...現實情況是,我們不能作為第三個移動系統生態存在,沒有市場份額,並能夠吸引開發商。”
很難說究竟是哪個問題造成了Windows Phone現在的局面,只能說,現在的形勢已經基本不可挽回。
又或許,我們真的也不再需要Android和iOS以外的手機系統了。
“經曆了人生百態世間的冷暖,這笑容冷暖純真”——《曾經的你》
來源:搜狐科技 崔家樂
相關連結
- Windows Phone 的詳細介紹:點擊查看
- Windows Phone 的:點擊下載
本站文章除註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編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註明出處,尊重他人勞動共創開源社區。轉載請註明:文章轉載自 開源中國社區 [http://www.oschina.net]本文標題:細數 Windows Phone 滅亡的七宗罪本文地址:https://www.oschina.net/news/89574/why-windows-phone-died 收藏 分享 評論(17)精彩評論
4魯迅語錄昨天 10:48一大塊一大塊的 磁動態UI設計 本身就是腦殘決策....還差點搞死了 案頭系統...
1IceRainYWC昨天 19:45還是有點懷念Windows Phone,介面簡潔流暢,尤其是字型,看上去很舒服,可惜沒跟上時代。 最新評論 土衛十六剛剛看UI,我覺得WP才是最美的手機,而且這麼多Windows開發經驗也可以用上,真是太可惜了!!
0沙發迪16樓 昨天 20:17引用來自“魯迅語錄”的評論一大塊一大塊的 磁動態UI設計 本身就是腦殘決策....還差點搞死了 案頭系統...最他媽討厭大塊的磁帖面,搞的很炫沒卵用
1IceRainYWC15樓 昨天 19:45
還是有點懷念Windows Phone,介面簡潔流暢,尤其是字型,看上去很舒服,可惜沒跟上時代。
0wangxuwei14樓 昨天 16:32阿三就是個坑貨
0阿爆g13樓 昨天 16:25個人覺得 微軟的手機 是鮑勃兒搞爛的 讓一個搞銷售當CEO 真是白癡的做法
果然現在微軟換了阿三CEO 就是不一樣 各種開源 各種免費
1cole_yang
12樓 昨天 16:17
時代不同,微軟的思維還是windows時代的買license。一個手機廠商安裝一個windows phone系統,需要100元人民幣,而且廠商還不可以修改。android免費。現在很難通過買license賺錢,都是通過買服務,windows phone應該通過內建的網路儲存,im,搜尋等賺錢了。windows案頭系統現在還是老大的主要原因就是應用太多了,其它系統很難替換,沒有辦法。
0綾小路清隆11樓 昨天 16:03是因為android太強了
0張偉斌卍10樓 昨天 15:09拋棄CE,拋棄WP7拋棄的越多,得到的越少,和微軟合作的基本沒有好下場.所以IT公司們要記住NOKIA的教訓.珍愛生命,遠離微軟
0純潔徐9樓 昨天 15:02
讓唐駿當BOSS 都好過死胖子
1Caelebs8樓 昨天 14:48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 後來作業太多就沒去.
1MGL_ONE7樓 昨天 14:33
只有當再次顛覆手機市場的作業系統才有可能 否則 ,,,我們真的也不再需要Android和iOS以外的手機系統了
0小安是屌絲6樓 昨天 13:50主流作業系統不太可能出現第三個
0采女孩的小蘑菇5樓 昨天 13:31說白了,找了一堆馬謖當主管
0haitaosoft4樓 昨天 12:51大公司,不作怎麼顯得高管的價值。。。。
1Thlhkhkxiq3樓 昨天 12:47
不怕還有IoT VR 機器人 太空梭 崛起去,
4魯迅語錄2樓 昨天 10:48一大塊一大塊的 磁動態UI設計 本身就是腦殘決策....還差點搞死了 案頭系統...
0amita1樓 昨天 09:33大船難調頭
http://www.oschina.net/news/89574/why-windows-phone-died
細數 Windows Phone 滅亡的七宗罪(過程很詳細,評論很精彩,但主要還是因為太慢了,生態跟不上,太貪了,廠商不願意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