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位倡導“教育改變人生,我們改變教育”理念的朋友來我家看我,送來一盆鮮花,祝福我的生日。本月20日,他與許女士舉行結婚典禮,邀請我去參加。在此,我預祝他們兩人的婚姻幸福、美滿!
回顧曆史,1675年,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Leibniz)發明無窮小方法,並且藉此創立了微積分學。
1875年,德國數學家維爾斯特拉斯(K.Weierstrass)確立了(ε,δ)極限論,將無窮小從微積分學驅逐去了。
1960年,德國數學家羅賓遜(A.Robinson)藉助數理邏輯模型論為萊布尼茲發明的無窮小方法恢複了名譽,創立了超實無窮小理論。
1976年,美國J.Keisler首次將羅賓遜的無窮小理論用於大學數學教育之中,並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以《基礎微積分》教材為代表)。
1908年,微積分首次傳入國內。1954年,原蘇聯菲氏《微積分學教程》中文版出版,從此,國內大規模的現代微積分學教育拉開帷幕。1978年,同濟大學《高等數學》出版,延用至今(第六版),成為我國普通高等學校”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2013年,無窮小微積分袖珍電子書在國內互連網上首次出現,至今,算是已經“初現端倪”,並且此舉已經引起了J.Keisler本人的關注。
J.Keisler撰寫的《Elementary
Calculus: An Infinitesimal Approach》(即《基礎微積分》教材),7月15日,從深圳用快件發出,預計7月17日能夠送到我的手中,作為送給我的生日禮物。有了這本書,我們將與國內有關出版社聯絡此書的翻譯出版事宜,同時,也將與有關教育部門聯絡如何進行教育試驗的問題。
從袖珍電子書“第6.6節某些物理方面的應用”來看,無窮小方法將進一步會影響到我國的基礎教育體系(比如高中物理學)的教學改革,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業。
目前,細心關注“無窮小微積分學”袖珍電子書的人雖然是極少數,甚至只有少數幾個人,但是,無窮小微積分學是基礎科學,不是新聞宣傳,多年之後,也不會過時被人們逐漸忘卻。現在,雖然我人已老沒有用了,但是,我有幾個小幫手,他們”人小能耐大“,不可小視也。
說明:從實質上來說,羅賓遜的無窮小方法就是對當年萊布尼茲無窮小演算的現代數學辯護,而我們都算是萊布尼茲的”徒子徒孫“。學習微積分,不學(超實)無窮小,才是真正的”邪門怪道“,時間會告訴你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