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朋友寫的部落格 程式員的燈下黑:如果你想考研究生或是研究生 ,就非常想談談研究生的教育,但也非常不想談這個話題。想談的原因是,自己比較瞭解當今國內研究生教育的方方面面,對研究生教育所存在問題理解比較深刻。不想談的原因,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問題,也是有目共睹,用Google搜一搜,不少文章也分析得入木三分;而且,這種問題的存在,已有相當長的時間,似乎也無力解決,只有無奈。
要理解研究生教育所存在的問題,兩個執行個體可以告訴我們。
【執行個體一】
也就在上周,我面試一個來應聘的、即將畢業的研究生,下面是一段真實的對話:
我問他,“讀研究生的最大收穫是什嗎?”
“知道做項目是怎麼一回事了,讀研究生期間,參與了導師的兩個項目”,他回答到。
我繼續問,“如果從做項目看,你的同學,沒有去讀研究生,而是畢業以後直接去工作,到現在應該可以獨立負責一個項目,那你有什麼優勢?”
他回答到,“他可能局限於某個領域,我就比較自由 ... ... ”
我換個角度問他, “你的導師給你的協助是什嗎?”
他是這樣回答的:“他安排任務給我,而且可以督促我”
我說,“ ‘導師’意味著什嗎?應該比'老師'更高一層次,對吧? 他應該指導你努力的方向、指導你採用什麼樣的研究方法、指出技術路線中所存在的問題等等,更何況你的導師還是博士生導師、副校長?”
他無語,過了一段時間後說,“我實際也很難見到我的導師,主要是和他的博士生一起工作 .....”
評論:到這裡我們明白,現在的研究生導師能給他/她的學生什嗎?記得我讀研究生時(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每周能和老師見上一面,至少在做論文期間,在研究方法和思想上受益匪淺。導師,導師,就是在研究思想上、工作方法上的指導老師,包括在做人、做事態度上的影響。要稱得上“導師” 實際上是非常不容易的、非常驕傲的一件事情,“導師”往往和“領袖”在一起,至少包含者 “領導” 、“疏導” 、“開導” 的含義,需要較強的指導力或領導力 。而如今,導師往往被稱為 “老闆”, 是給學生安排專案工作的,學生在讀研期間是在給導師幹活、打工的。
【執行個體二】
許多研究生課程選了,上課基本不去(但並不是自己去鑽研,也不是老師上課太差),但到了考試前幾周會去,想瞭解有關考試題的更多的資訊,只對考試感興趣。實際上,這些研究生要交3萬元左右,才能完成研究生期間的學業,這還不包括其它費用。如果是脫產學習的,將無工作收入考慮進去,其經濟成本將是10多萬元。在研究生期間,大概學15~20門課,每門課價值在5000元之上,但我們的學生不珍惜,原因在哪裡?
- 重文憑,不重能力,覺得讀研究生就是拿到這張 “工程碩士” 或 “理學碩士·” 的文憑、成為敲門磚,這是主要思想根源之一。
- 對讀研究生自己也沒有想清楚,或缺乏‘導師’ 的指導,對讀研究生究竟獲得什麼能力、取得哪些優勢也不清楚。一方面,有些研究生也知道,“文憑”不是優勢,多數企業重能力、重經驗和重人品,但另一方面,這些研究生還是不知道——在讀研期間自己最想要什嗎?
- 研究生的出路。畢竟現在研究生越來越多,多數人畢業之後還是進入企業,大學只要博士畢業生,研究所也不景氣或者說研究所本身就是公司,主要是做項目,做研究的越來越少。而從做項目、做實際工作看,研究生在大學期間學的東西又和實際應用差距很大。例如,大學的電腦系裡的許多老師都不知道 “軟體產品是如何真正被開發出來的”, 所講的編程、專案管理等都是書本上的、理論上的,所以研究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很差。
現在研究生教育的狀態是什嗎?概括地說,導師掙導師的錢,學生也得掙錢交學費;導師對學生無奈,學生對導師也無奈。旁觀者對研究生教育就更是無奈,只有無奈。
PS: 這裡呈現的是普遍現象,不是全部,沒有一棍子打死,還有不少優秀的導師活躍在各個大學裡。
佐證:
我國教育中令人揪心的若干個"不等式"
資深人士:中國研究生教育存在很大問題
西安交大校長:研究生教育存在四大弊病
置疑研究生--現今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問題研究生教育:培養模式、品質與問題
院士謝和平:如何解決研究生培養問題--中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