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就是個所謂“興趣廣泛”的人。曾經一度或是因為被洗腦,或是因為自己缺乏智慧,以為這是無可厚非的優點。許多年之後,才開始慢慢清醒——那年我二十六歲,到現在已經十年了。
仔細反省,才知道自己的所謂“興趣廣泛”實際上只不過是小聰明的表現。因為有些小聰明,所以學什麼東西都相對快一點,於是還沒怎麼樣呢就已經感覺有些資本可以“沾沾自喜”,然後就接著做別的去了。可是,“學習”是一個實際上不應該分割的詞彙,只有“學”沒有“習”將必然導致膚淺。在學校裡學的專業往往並不會自動發揮作用,就是因為那時只不過在“學”,要畢業了之後開始工作,才真正有機會去“習”。
“興趣廣泛”的另外一個直接原因在於“缺乏長性”。做什麼事情都沒做太久,於是每每都是“淺嘗即止”。而正因為每樣東西都沒有做多久才最終有可能有時間去做,以及“有興趣做”,很多事情。確實“廣”了,但實際上也必然“泛”。
無論是誰,一生註定要學很多東西。為了把道理講清楚,只好在這裡簡化一點,讓我們假設學很多東西只有兩個模式:
- 一個一個學,每個學精通了之後再學下一個;
- 一起學,每樣東西都同時進行。
這兩個模式哪個更好呢?我現在覺得第一個更好,但過去卻以為第二個更好——因為“覺得”那樣比較快。(這儘管是很粗暴的二分法,但畢竟說明問題。有些時候我們確實必須也應該同時學或者做好幾樣東西……)
人生就是這樣,追求的東西往往會正因為追求反而難得。現在想來,我過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認真學好一樣東西,直至精通的境界,會導致一個人對學習的看法產生巨大的變化,而學習能力也會因此達到過去完全不可比擬的境界。(這就象好好地看完一篇很長很長的文章之後你能聯想到的一樣)因此,如果花費很長學習一樣東西卻最終真的可以精通,那麼學下一個東西就有能力更快更精地搞定。
從那時候起,我知道我一定要花很長時間去做一個我能做的事情,並且在那件事情上非要做到一個境界不可。我開始討厭自己過去的小聰明,不再相信智商——因為智慧更重要,而智慧只能靠時間積累。
一晃十年過去。果不其然事實印證了二十六歲時的感悟。做銷售、做老師、再做公司,這期間我專心做的事情其實只有一個,“溝通”。有效傳達資訊有多麼困難,我“竟然”只有在專心做了十年之後才知道。任何事物,如若盯著它看足夠長的時間,就會發現越來越多的細節慢慢浮現,並且越來越清晰。專心許久的人大概都有這樣的感觸,因為專心許久才有能力真正關注細節。誰不知道細節決定成敗呢?都知道,但“初哥”的眼睛是看不到那些細節的。
十年前想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十年的實踐,使我真正意義上“脫胎換骨”。再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對自己的要求已經不同。我現在常常要求學生定期與我溝通,想像六個月之後的自己應該是什麼樣子,而後寫下來,再然後經常自檢自驗,就是基於我自己這樣的經曆。對自己的定義將決定一個人對自己的要求,而對自己的要求將決定一個人行動的品質。
這就是所謂的“自律”了。其實,“自律”並不意味著要做“苦行僧”(苦行僧一定不覺得自己苦,他已經把修養當作一種樂趣)。苦行僧之所以能做到苦行,大抵上是因為他已經達到某一個境界(有些人比如我就可能一輩子達不到)之後對自己的定義與常人大不相同。“自律”只不過是一個人在現在用未來某一刻對自己的定義來要求自己,以便其行為能夠滿足那個要求,最終保證那個品質,而後達到那個境界。
十年前,我定義了自己的某一個方面:“在做事的時候我應該是個專心做很久的人,直到達到一個境界——至於是什麼境界,我不知道;因為無法知道也就不去關心,因為關心了也沒用”。這期間,我在工作學習上犯了無數的錯誤,在生活裡也同樣跌跌撞撞,但最終竟然只因為做對了一方面——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做了很久——而依然保持全身而未在生活的風浪中粉身碎骨。
我從來都不是人們定義的那種“有毅力”的人。有的時候他們會這麼說,比如他們看到我堅持健身三年以上,或者他們看到我兩年之內悄無聲息裡學會我想學會的東西。但,我知道我沒有他們所說的那個“毅力”——這個東西是否存在我都非常懷疑。我做任何事情從未“堅持”過,之所以一直做只不過是因為“那是我應該做的”,為什麼呢?只因為我對自己的定義。
我把這個道理給學生講清楚之後,往往會看到學生巨大的轉變,甚至是短期之內的絕大變化——尤其是中學生。說來奇怪,大學生原本應該相對中學生有更強的學習能力,但事實上,面對大學生的時候我常常覺得無能為力。其原因實際上也很清楚,大學生對自己的定義是“我現在已經是大人了,我自己應該全能想明白,不用誰告訴我”。中學生相對“盲從”一點,但恰恰可能因為這個,當他們遇到正確道理的時候,更容易接受,並且更可能發生變化。
“自律”很重要,誰都知道。但為什麼那麼多關於自律的建議好像都有道理,看懂了,記下來了,卻最終被證明為沒用呢?因為,那些建議沒有觸及問題的實質——它們並沒有改變你對你自己的定義。在閱讀並記錄那些建議之前之後,你對你自己的定義都是一樣的,所以,你對自己的行為實際上沒有產生新的要求,你的行為就不會發生任何品質上的變化,於是你的境界不可能有所提高。
片面接受那些關於自律的建議,而不從根本上轉變,就等於在你並沒有改變你對你自己的定義的情況下,卻給自己增加了許多“約束”。所以,嘗試(或曾經嘗試)“自律”的你,所能感受到的沒有進步只有痛苦——而後沒多久,你就開始“渴望自由了”。於是,你又恢複到原來的樣子。當然,一段時間的“約束”之後,通常的結果比“打回原形”更慘烈——所有你曾嘗試“律”掉的東西,會因為“被壓抑”而瞬間開始“變本加厲”。
那句話是對的——“You are what you think you are.” 這並不意味著說你可以做白日夢——並不會僅僅因為你認為你是愛因斯坦,你就真的是愛因斯坦。所以,我常常把這句話稍加修改之後送給學生:“You are what you truely believe you are”——因為,人通常會真誠相信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