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靜態庫和動態庫的基本概念
靜態庫,是在可執行程式串連時就已經加入到執行碼中,在物理上成為執行程式的一部分;使用靜態庫編譯的程式運行時無需該庫檔案支援,哪裡都可以用,但是產生的可執行檔較大。動態庫,是在可執行程式啟動時載入到執行程式中,可以被多個可執行程式共用使用。使用動態庫編譯產生的程式相對較小,但運行時需要庫檔案支援,如果機器裡沒有這些庫檔案就不能運行。
2. 如何使用動態庫
如何程式在串連時使用了共用庫,就必須在啟動並執行時候能夠找到共用庫的位置。linux的可執行程式在執行的時候預設是先搜尋/lib和/usr/lib這兩個目錄,然後按照/etc/ld.so.conf裡面的配置搜尋絕對路徑。同時,Linux也提供了環境變數LD_LIBRARY_PATH供使用者選擇使用,使用者可以通過設定它來尋找除預設路徑之外的其他路徑,如尋找/work/lib路徑,你可以在/etc/rc.d/rc.local或其他系統啟動後即可執行到的指令碼添加如下語句:LD_LIBRARY_PATH =/work/lib:$(LD_LIBRARY_PATH)。並且LD_LIBRARY_PATH路徑優先於系統預設路徑之前尋找(詳細參考《使用LD_LIBRARY_PATH》)。
不過LD_LIBRARY_PATH的設定作用是全域的,過多的使用可能會影響到其他應用程式的運行,所以多用在調試。(LD_LIBRARY_PATH的缺陷和使用準則,可以參考《Why LD_LIBRARY_PATH is bad》 )。通常情況下推薦還是使用gcc的-R或-rpath選項來在編譯時間就指定庫的尋找路徑,並且該庫的路徑資訊儲存在可執行檔中,運行時它會直接到該路徑尋找庫,避免了使用LD_LIBRARY_PATH環境變數尋找。
3.庫的連結時路徑和運行時路徑
現代連接器在處理動態庫時將連結時路徑(Link-time path)和運行時路徑(Run-time path)分開,使用者可以通過-L指定串連時庫的路徑,通過-R(或-rpath)指定程式執行階段程式庫的路徑,大大提高了庫應用的靈活性。比如我們做嵌入式移植時#arm-linux-gcc $(CFLAGS) –o target –L/work/lib/zlib/ -llibz-1.2.3 (work/lib/zlib下是交叉編譯好的zlib庫),將target編譯好後我們只要把zlib庫拷貝到開發板的系統預設路徑下即可。或者通過-rpath(或-R )、LD_LIBRARY_PATH指定尋找路徑。
小問題:
1.編譯時間的-L選項是否影響LD_LIBRARY_PATH的值?
舉一個執行個體:
當前檔案夾結構如下:
test.c tools/
tool下有tool.c tool.h my_err.h 以及由此產生的libtool.so
tool下編譯產生庫檔案
gcc -Wall -g -shared -o tool.so tool.c
在當前檔案夾引用:
gcc -Wall -g –o test.c -Ltools -ltool
編譯不報錯,但是運行載入的時候就出現cannot open shared object file。
如果將該庫檔案拷貝到/usr/lib下就沒有錯誤,正常運行。
說明編譯時間的-L選項並不影響環境變數LD_LIBRARY_PATH,-L只是指定了程式編譯串連時庫的路徑,並不影響程式執行時庫的路徑,系統還是會到預設路徑下尋找該程式所需要的庫。
原文:http://www.xxlinux.com/linux/article/development/soft/20070925/9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