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開發各列階段需要達到的目標和產生的成果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轉自http://wenwen.soso.com/z/q219099075.htm軟體系統的開發是按階段進行的,一般劃分為以下階段:可行性討論;需求分析;系統設計(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程式開發;編碼,單元測試;系統測試;系統維護。 軟體開發過程中要明確各階段的工作目標、實現該目標所必需的工作內容以及達到的標準。只有在上一個階段的工作完成後,才能開始下一階段的工作。 1.可行性討論 明確系統的目的、功能和要求,瞭解目前所具備的開發環境和條件,論證的內容有:① 在技術能力上是否可以支援;② 在經濟上效益如何;③ 在法律上是否符合要求;④ 與部門、企業的經營和發展是否吻合;⑤ 系統投入運行後的維護有無保障。 可行性討論的目的是判定軟體系統的開發有無價值。分析和討論的內容形成“系統開發計劃書”,主要內容有: (1) 開發的目的及所期待的效果; (2) 系統的基本設想,涉及的業務對象和範圍; (3) 開發進度表,開發組織圖; (4) 開發、啟動並執行費用; (5) 預期的系統效益; (6) 開發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注意事項。 2、系統需求分析 系統需求分析是軟體系統開發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直接決定著系統的開發品質和成敗,必須明確使用者的要求和應用現場環境的特點,瞭解系統應具有哪些功能、資料的流程和資料之間的聯絡。需求分析應有使用者參加,到使用現場進行調研學習,軟體設計人員應虛心向技術人員和使用人員請教,共同討論解決需求問題的方法,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明確問題的所在。需求分析的內容編寫成“系統需求分析報告”。 3.系統設計 可根據系統的規模分成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兩個階段。 概要設計包括:① 劃分系統模組;② 每個模組的功能確定;③ 使用者使用介面概要設計;④ 輸入輸出資料的概要設計;⑤ 報表概要設計;⑥ 資料之間的聯絡、流程分析;⑦ 檔案和資料庫表的邏輯設計;⑧ 硬體、軟體開發平台的確定;⑨ 有規律資料的正常化及資料惟一性要求。 系統的詳細設計是對系統的概要設計進一步具體化,其主要工作有:① 檔案和資料庫的實體設計;② 輸入輸出記錄的方案設計;③ 對各子系統的處理方式和處理內容進行細化設計;④ 編製程式設計任務書。程式說明書通常包括程式規範、功能說明、程式結構圖,通常用HPIPO(Hierarchy Plus Input Process Output)圖描述。 4、程式開發 根據程式設計任務書的要求,用電腦演算法語言實現解題的步驟,主要工作包括:① 模組的理解和進一步劃分;② 以模組為單位的邏輯設計,也就是模組內的流程圖的編製;③ 編寫代碼,用程式設計語言編製程式;④ 進行模組內功能的測試、單元測試。 程式品質的要求包括:① 滿足要求的確切功能;② 處理效率高;③ 操作方便,使用者介面友好;④ 程式碼的可讀性好,函數、變數標識符合規範;⑤ 擴充性、維護性好。 降低程式的複雜性也是十分重要的。系統的複雜性由模組間的介面數來衡量,一般地講,n個模組的介面數的最大值為n(n-1)/2;若是階層,n個模組的介面數的最小值為n-1。為使複雜性最小,對模組的劃分設計常常採用階層。要注意編製的程式或模組應容易理解、容易修改,模組應相互獨立,對某一模組的修改應對其他模組的功能不產生影響,模組間的聯絡儘可能少。 5.系統測試 測試是為了發現程式中的錯誤,對於設計的軟體,出現錯誤是難免的。系統測試通常由經驗豐富的設計人員設計測試方案和測試樣品,並寫出測試過程的詳細報告。系統測試是在單元測試的基礎上進行的,包括:① 測試方案的設計;② 進行測試;③ 寫出測試報告;④ 使用者對測試結果進行評價。 6、文檔資料 文檔包括開發過程中的所有技術資料以及使用者所需的文檔,軟體系統的文檔一般可分為系統文檔和使用者文檔兩類。使用者文檔主要描述系統功能和使用方法,並不考慮這些功能是怎樣實現的;系統文檔描述系統設計、實現和測試等方面的內容。文檔是影響軟體可維護性、可用性的決定因素,有句話講,系統編程人員的每一張紙片都要保留,所以文檔的編製是軟體開發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系統文檔包括:開發軟體系統在計劃、需求分析、設計、編製、調試、運行等階段的有關文檔。在對軟體系統進行修改時,系統文檔應同步更新,並註明修改者和修改日期,如有必要應註明修改原因,應切記過時的文檔是無用的文檔。 使用者文檔包括:① 系統功能描述;② 安裝文檔,說明系統安裝步驟以及系統的硬體設定方法;③ 其他有意義的參考:http://se.csai.cn/SoftDocuments/No0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