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描述:不管是產品也好,運營也好,推廣也好,最終的目的都只有一個就是滿足使用者的需求,解決使用者的問題,讓使用者有很好的體驗,在實現使用者良好的體驗的情況下實現商業的價值。 |
有一個觀點很普遍:產品最重要,好產品自己會說話。
毫無疑問,好產品誰都想要。產品很重要。但是,產品是一切嗎?有好的產品,一定會成功嗎?誰都適合做出好產品嗎?
好產品並不是一切。產品是不是最重要,跟創業團隊的基因相關,有些創業公司是技術基因強大,有些創業團隊產品把握能力超強,有些創業團隊運營強大,有些團隊營銷強大。如果一個團隊並不適合打造完美的產品,產品就不是最重要的。只有少數偏執狂才能打造出完美的產品。可以問問自己,是不是少數偏執打造完美產品的類型?
從現實看,很多初創公司並不是靠完美的產品或者技術來驅動,更多是靠運營驅動。世界上真正出色的產品每三到五年才會誕生少數的幾個代表,可靜下來想一想,能讓你真正動心的作品有幾個?能夠叫得上的又有幾個?
大多數的產品都是微小的改進或者純粹是模仿。如果是拷貝功能,不管是facebook,還是twitter都可拷貝。但是為什麼拷貝完之後,還是不能成功?
因為功能並不代表一切。一個公司能拷貝世界上其他大多數網站的所有功能,能拷貝facebook的功能,但是它無法拷貝facebook的網路關係。除非它能夠找到一種新的模式去顛覆它,改變它。
對於互連網產品來說,產品只是工具,只是實現人性需求的工具而已。對於大多數中國的互連網創業者而言,不包括具有天才技術和產品感覺的複合型創業牛人,在沒有原創性的高深技術和顛覆性產品的情況下,更現實的是靠運營取勝。
不管是產品也好,運營也好,推廣也好,最終的目的都只有一個就是滿足使用者的需求,解決使用者的問題,讓使用者有很好的體驗,在實現使用者良好的體驗的情況下實現商業的價值。
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產品也是整個大運營中的一部分,產品並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靜態,而是為了實現使用者需求的一個部分,以前剛開始做產品的時候,為使用者增加了很多功能,認為這個功能需要,那個功能也需要,什麼都不捨得放棄,好像是為了使用者考慮,為了增加使用者的粘度,為了使用者的方便,但其實使用者可能只需要一個兩個核心功能,過多的功能可能反而形成一種幹擾。以前也經常做使用者調查,做出來才發現,有些功能只是小眾需求,為了小眾需求而犧牲整體性,可能反而得不償失。
佛有一個觀點:不要為名象所累。現在的公司架構下,往往區分為產品、運營、市場、技術、銷售等職能,甚至做產品的還分為產品經理、互動設計師、產品市場經理等細分職業,這樣的好處是各自能做到最專業,但也有一個隱患就是慢慢地失去了整體性,失去了對整體使用者核心需求的把握,產品和運營最後變成各種力量博弈和折中的結果。
區分產品和運營或者營銷那個更重要,本質上意義不大,最重要的永遠只有一點,目標使用者群是誰,他們有哪些痛點?產品的好或者不好,不在於產品背後的技術是否高深,不在於功能是否強大,而在於即使它是最簡單的,但符合了人性,符合最迫切的需求。這就是好產品。
即使是好產品,也有一個運營和起勢的過程。我們看到今天流行的產品,比如twitter,比如說憤怒的小鳥,我們今天說他們產品不錯,成功了。但是在沒有獲得足夠的勢能之前,他們也經曆了一段奮鬥的時光,也有過如何讓更多人瞭解和知曉苦惱。憤怒的小鳥的產品出來之後,並不是在主流的英美市場發力,採用了先佔領邊緣市場的策略,在邊緣市場獲得一定名聲之後,再找知名發行商合作,在英國iphone商店獲得推廣機會,逐步滲透進入主流市場。它的策略對它的成功有很大的協助。如果沒有良好的執行策略,它能成為今天眾人皆知的憤怒的小鳥嗎?
當我們說產品重要的時候,不能把產品本身看成是結果,產品的背後永遠是需求和人性。為了核心需求和人性去打造產品,而不是為了做一個炫酷的產品去做產品。
產品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讓產品滿足產品使用者的人性和需求才是最重要的。同時制定合適的運營和營銷策略也是一個關鍵。在今天資訊泛濫,注意力嚴重缺失的年代,好東西讓人發現,一定要有一個獨特的策略和方法,而不是放在那裡,等待人們去發現。《網站運營之人性、策略與實戰》這本書並不是否認產品的重要性,而是試圖闡述產品背後的真相是人性和需求,產品是靠運營出來的,而不是建造功能出來的。
互連網創業者做創業時,要超越產品,不要被產品拘泥,在必要時候要忘記產品,把心放到人性上,放到使用者真正的核心需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