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油田”到底是什麼呢?如果我們把“數字油田”看作是擁有一整套完整、先進的電腦軟、硬體,那麼,不禁要問,這種先進性我們能保持多久?舉一個不十分貼切的例子做類比,拿我們家庭買個人pc來說,pc的檔次有很多,有近兩萬的,有四、五千的,對於我們普通家庭來說,pc的主要功能就是辦公和娛樂,我們買個近兩萬的和買個五、六千的會有多大差別呢?那個兩萬的pc又能保持多久的先進性呢?如果我們就僅僅把“數字油田”看作是純粹的軟、硬體的堆積,那麼,我想,這個先進性是不會保持太久的。 與此對應,如果我們把“數字油田”看作是我們企業以後的一個核心競爭力,“數字油田”是讓我們具有石油勘探開發資訊技術的創新能力,或者更深一點,石油勘探開發資訊產品的創新能力,那麼,我想,“數字油田”即使現在落後,但只要我們努力,總有追上去的可能,而不會象第一種情況,始終被別人拴著,始終踩著別人的影子走路。 不論上面哪種情況,都面臨著究竟能走多遠,應該走多遠的問題。油田數字化的投入是“天大”的數字,也不知道“天大”究竟有多大?也不知油田企業做過評價沒有:投入五、六千和投入兩萬買的pc究竟有多少差別?那麼大的投入究竟能保持多久的先進性?軟體的更新換代的速度(有很多因素需要軟體更新換代,如流程的改變、機構的改組、計算方法的更新等等),有時不亞於硬體的更新速度,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抉擇?投入的多和少真是應該好好地謀劃謀劃、忖量忖量。 我個人認為,油田資訊化的軟、硬體系統建設應首先考慮國內的公司,實在做不了而又必須有的我們才向國外伸手。如果我們能做到,那麼我們就要自己做。但是這條路也面臨著究竟能走多遠的問題。在目前國內的電腦水平下,我們投入再大,也幾乎不可能超過老美。因為我們的投入是有限的,老外的技術積累也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我們應該量力而行。我們是否能從中吸取點經驗或教訓呢?總之,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我們最大的收穫和進步是我們資訊化建設不可迴避、努力探索的問題。 油田實現資訊化光靠買別人的東西能夠做到多大程度的資訊化呢?我對有些油田公司把資訊化建設項目都包給了國外的幾個公司,而丟棄我們自己的公司抱有不平。軟體和硬體是有區別的,一個比較大的區別就是軟體好比衣服,多大的人需要穿多大的尺碼,硬體好比凳子,不論高矮胖瘦,什麼人都可以坐。把企業當前的總體需求提出來了,然後就把它全權交給別人來做了,根據自己幾年來的工作經驗,感覺這樣做即使做出來了,也會存在尺碼不對的情況,更何況,企業內部、各專業口的詳細需求如果都沒挖掘出來,那做出的東西可能就不是尺碼不對的問題了,而是做沒做錯的問題了。 道理終歸是道理,究竟結果會是怎樣,時間是最好的證人。不論現實情況到底怎樣,我都要呼籲,不能浪費了石油工人的血汗錢,不要錯過了良好的發展機會。數字油田已經誕生好幾年了,我們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談起數字油田,還是經常會引起一些人,特別是工作在基層和科研生產前線的同志們的反感。為什麼呢?其一,我們宣傳得不夠。工作在一線的同志們沒能真正理解數字油田的內涵。他們感覺數字油田的目標虛無縹緲,讓人掌握不住。這不是人家搞不懂,而是因為我們沒說清楚。所以有些同志就反感,認為搞數字油田的都是騙子,只會玩虛的。為了盡量避免這種局面,我們必須耐心宣傳、講解。特別要多做領導的工作。其二,我們確實是研究的多,動手的少。當然這其中有很多問題,不是想幹就能乾的事情。還有一個時機的問題。但無論如何,數字油田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為主營商務服務,提高核心競爭力,但數字油田本身並不是目的,資訊化也不是目的。所以,建設數字油田,必須腳踏實地,一步步地來,要緊緊圍繞油田的勘探開發業務。 我個人以為,數字油田的研究要超前,但實施要穩妥,不可好高騖遠。而且還要充分認識到數字油田建設的困難、阻力,既要高瞻遠矚,又要腳踏實地。縱觀國內做的比較好並且能夠走出國門打入國際市場的公司如:華為、海爾聯想等等,他們的一個共同特點是他們的創新能力非常強。他們自己開發的產品敢與國外任何廠家的同類產品叫板,並且,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總能不失時機的推出自己的新產品,努力使自己在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 我始終認為,資訊化是為商務服務的,資訊化階段進入成熟的標誌就是核心業務處理都是通過資訊化來完成,即實現業務處理和管理的資訊化,資訊化徹底滲透到生產管理的主要領域。資訊手段有先進與不先進的區別,但是面向業務的系統是否先進不能完全按照實現手段的先進性與否來判別,而是看該系統能否滲透到業務中去,能滲透到什麼程度,能否完全替代原有的業務模式。 所以要搞大規模資訊系統的建設,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工作要做,就是整合與規範現有的業務模式,使其能適應資訊化管理的要求。有個別油田搞ERP建設就是個典型,先整合相關業務,使其能完全滿足ERP的要求,然後實施ERP系統,這樣成功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建設“數字油田”,首先應該先把我們自己的油田“數字化”了,原始儲量、可采儲量、剩餘分布、井位部署、單井產量控制、根據市場變化安排每口井的生產等等,最大化的產出,賣最高的錢,才是油公司資訊化的目的。否則,“數字油田”就整成“花活”了。到底是要怎樣“數字化”呢?我們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構造“數字油田”和構造一個什麼樣的“數字油田”,而不是“數字油田”能給我們帶來什嗎? 現在,我們石油企業手裡還有一些錢,我們為什麼不把它用在提高我們自身的資訊技術上面呢?我們把錢用在國外大公司身上,然後讓他們再回過頭來“打”我們,這是不是多少有點可笑呢(當然,更多的是無奈)?國內那麼多需要資金壯大實力、自強不息、與自己唇齒相連的公司,我們為什麼視而不見呢?這是不是有點可悲呢?東部的油田現在開採能力逐年下滑,國家的石油中心逐漸向西轉移。東部油田佔全國產量的30%,西部佔70%。當我們開始重新創業的時候,當我們沒有多少錢來購買國外昂貴的軟、硬體裝置的時候,我們該如何立足呢?“數字油田”不是“花活”,“數字油田”是實實在在的真本領,“數字油田”是用我們頭腦和雙手將資訊技術植入企業龐大身軀的手術。 “只要想幹好,就能幹好。”道理上說的對,但還得要講究些方法方式。項目難度很大,主要是我們沒有做過,國內過去可以借鑒的經驗不多。外國人做過一些這樣的項目,我們就是要學習他們是如何作的,哪裡作的好?哪裡作的不好?多聽多看多學習。 針對油田企業點多、面廣、專業門類繁多等特點,我們要按照“強化基礎、源頭做起、應用主導、注重成效”的原則進行資訊化的設計與建設。資訊化技術被廣泛應用於油田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層次和環節。勘探上的資訊技術應用,保證了油田在勘探開發後期仍能保持每年的儲量;開發上的資訊技術應用,確保了油田老區不斷有新的發現,促進了三次採油水平的不斷提高。在生產過程中,未經處理資料做到了源頭自動採集、現場處理、即時傳輸,採油隊和所有作業隊實現源頭資料現場採集,油氣集輸系統實現現場採集和生產過程自動控制,並對長輸管線進行即時監測。經營管理上的財務管理資訊、油田物資採購供應計劃提報、需求計劃處理、物資領用結算都可在網上進行處理。資訊化管理在計劃統計、機動裝置、節能改造、辦公自動化等方面也都得到推廣和應用。 油田可視化軟體全面直觀地展示油田開發建設以來的地面工程建設情況,實現了全油田地面建設資訊和資源的高度利用和共用,規範了油田地面工程建設的資訊化管理制度,為油田提供了一個現代化的地面建設資訊管理和應用平台,發展成為集查詢、統計、分析等功能為一體的可視化資料平台,在油田生產設施管理、規劃計劃和輔助工程設計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油田領導、相關單位的規劃管理和輔助決策提供了資料支援。 通過可視化資料平台與其他專業系統整合整合,形成“數字油田”的基礎架構,並建立了可視化的生產調度運行指揮中心,加快生產調度反應速度,保證油田生產安全平穩運行。並完成各類應用與地理資訊的互動式可視化定位查詢,從而形成一個多層次、全方位的大型資訊系統,實現在生產管理手段上的“精細化”和管理員模式上的“扁平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