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連網時代對於創新者來說, 既是一個偉大的時代, 又是一個糟糕的時代。 你有很多機會做出影響世界的產品, 但是, 似乎任何想法都被別人想到過了, 做出來了, 上市了, 移植到各種平台上去了… 那麼我們後來人除了羨慕別人生得早, 還有什麼機會呢? 但是往往不經意間, 在同學們熱衷於偷菜, 三國殺的時候, 又一批新的想法, 新的技術蜂擁而至, 別人又想出了新的點子, 新的商業模式. 我們的菜偷了不少, 三國殺玩了好幾個通宵, 但是想法還是沒有 …
在《現代軟體工程》 這門課裡, 同學們不能穿新鞋, 走老路 - 學習了很多新技術, 新的開發模式, 新的團隊管理方法, 卻做一個毫無新意, 沒人使用, 示範後就扔掉的東西 (例如: 虛擬學籍管理系統, 圖書館管理系統…)。 我們要做創新的項目。
首先“創新”可以分為改良型的創新 incremental innovation - (軟體中增加幾個功能, 把某個程式變得更快一點, 把程式移植到新的平台), 和顛覆型的創新 (disruptive innovation). 這兩種類型各有其重要性, 不宜偏廢。
那我們怎麼提出新的創意, 怎麼說服別人我的創意是靠譜的? 有些同學會通過“二拍”的辦法來解決:
- 拍腦袋: 嘿, 咱們做一個圖書拍賣網站怎麼樣?
- 拍胸脯: 沒問題的, 市面上Asp.net 的書很多, 我看兩個晚上就能寫出一個購物網站。
這些事情光靠拍腦袋和拍胸脯是不夠的, “二拍" 的後果往往是第三拍 - 拍屁股走人. 有些同學可能還會遭到腦袋被磚頭拍, 或者被胸襲的後果。 如果不能拍腦袋, 胸脯, 屁股, 那我們怎麼才能想出靠譜的想法, 然後有條理地說服別人? 在宿舍裡睡覺, 聚餐, 喝酒, 搞頭腦風暴?
下面是一個比較系統的架構 - NABC 模型, 可供大家參考:
1) N (Need 需求)
你的創意解決了使用者的什麼需求? 這個需求可以是明確的, 公開的 (例如: 希望能上網玩三國殺). 也可能是說不清道不明的, 例如 - 以前沒人說: 嗯, 如果我能找到這樣一個網站, 我可以去偷菜, 就好了…
我們要充分瞭解使用者的痛苦, 他們對已有軟體, 服務不滿意的地方。但是使用者往往也不知道顛覆型的創新。 例如亨利 · 福特 當年發明汽車之前, 如果他深入使用者之中, 瞭解他們的需求, 使用者會告訴他 - 我希望我的馬車更快一些!
2) A (Approach 做法)
好, 你找到了N, 下一步怎麼辦的, 得看看你有什麼招數, 特別是獨特的招數, 來解決使用者的痛苦。 你不能說我會C++, 所以我一定可以寫好這個軟體. 你得有獨特的辦法, 例如, 有Face Service技術, 會做超大規模的資料處理。 那你 (你的團隊) 會什麼呢? 只會冒泡排序?
這些招數不光是技術上的, 也可以是商業模式上的, 地區的, 人脈的, 行業的.
3) B (Benefit 好處)
這時候你已經有了獨特的做法 (Unique Approach), 那你這個供應項目會給客戶/使用者帶來什麼好處呢? 如果使用者已經有一個解決方案 (例如使用者已經在用 QQ 聊天), 那你的產品具體有哪些好處, 能讓使用者離開現有產品, 使用你的產品呢? 另外這還有一個 Benefit/Cost (成本) 的問題。 如果你要使用者必須有4G 記憶體, 最好的視頻驅動, 4M 寬頻連線, 才能使用你的 “更好的”視訊交談工具, 那會有多少使用者願意支付這個成本呢?
4) C (Competitors 競爭)
競爭者也沒有閑著, 這個市場有多大, 目前有多少競爭者在瓜分, 你瞭解麼? 你如果不是最先進入某個市場的產品, 你還能贏麼?
大家可以看看有關 First Mover Advantage (FMA), Second Mover Advantage (SMA) 的描述。
關於更多NABC 以及相關的案例, 論述, 大家可以看這本很厚的書 -
Innovation: The Five Disciplines for Creating What Customers Want
中科大 《現代軟體工程》班的同學, 請把你們的每一個靠譜的創意按照 NABC 的架構發表在你們的部落格上, 每一個組員至少提出一個創意, 多多益善。
2012/4/15 更新:
在練習了多次的 NABC 之後, 我意識到也許還應該加一個D: Delivery。 怎樣把你的創新產品交到使用者的手中?
例1, 你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建一個比 hao123 更好的導航頁面! 我們姑且認為NABC 都沒問題, 那如何把這麼好, 這麼簡單的產品交到 (Deliver) 使用者手中呢?
例2, 你想到了一個手機的應用, NABC 都不錯, 那如何把產品交到千萬個使用者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