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地講從全球範圍來看華為還未達到和世界級巨頭同一量級,無論管理、效率、實力都是如此。朗訊雖然步履維艱,但一個貝爾實驗室蘊涵的能量是無法想象的,我總覺得朗訊還會東山再起,它的產值依然有百億美金之多,華為只有30 多億美金而已。
但至少,華為已經在和國際巨頭同場競技了。
由於華為涉足的通訊產業從一開始就只有較低的關稅保護,所以成立伊始華為就必須面對國際競爭。而通訊產業的高科技特性會讓你在一念之差中就有可能敗走麥城,華為與通訊巨頭們的競爭幾乎在全產品領域和全世界範圍內展開。如今,只要稍大一些項目的統談(省局統一訂貨),客戶的標書一般都要發給以下公司:愛立信、朗訊、阿爾卡特、華為......除非在原有基礎上擴容。幾乎在每個大項目上華為面對的都是這些通訊巨頭;反過來說只要有華為公司參加的競標所有的廠家都會打起精神,也把華為作為重要的甚至是最主要的競爭者。
2002 年華為交換器份額佔全國的44% ,接入網份額在全國佔70% ,寬頻接入佔全國的42% ,高端傳輸佔全國的39% 。什麼概念?就是通訊網路的三大組成部分核心交換層、骨幹傳輸層、邊緣接入層華為都佔了40% 50%的份額。也就是說如果兩個利用固定網路完成的通話其中就有一個是通過華為的裝置來完成的,最可惜的就是華為這兩年在移動領域不幸失手否則把華為形容為中國通訊製造業的恐龍一點也不為過。
說份額大還不算偉大,關鍵要看你的層次,我敢肯定大多數有錢人家裡的電視、電腦、冰箱不太會用我們通常認為中國最優秀企業的產品。通訊在很多人看來是不是沒有層次呢?你有錢也不能說你的電話訊號就比我好。實際上,對通訊略有瞭解的人都知道通訊網路的層次是在電訊廠商那裡被劃分的,有所謂的市話、農話之別,大城市核心交換局需要的裝置要求就更高。華為怎麼樣呢?從北京到香港,從上海到西藏,從西單到中環,從骨幹到邊緣華為的裝置都牢牢地佔據了重要的地位。甚至,在新加坡、在德國、在巴西、在美國都有華為的裝置在飛速地運算著。
華為在西方通訊世界引起的震撼,不僅是份額問題,而是在一塊西方強國習慣以及指望永遠技術殖民的領域,在他們看來更多的只是擁有大片廉價土地、廉價的勞動力碩大市場的中國,誕生了一個叫華為的公司,擁有可以打到他們老家他們心臟地帶的技術實力和市場運作的能力。
華為在中國不是最大的公司,即使高調起來我看任正非也未必有柳傳志們的光彩奪目。但是,我之所以冒犯眾多國人說華為是中國的NO.1, 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迄今為止,中國還沒有哪個公司做出了能與華為比肩的事業的高度。
“神州五號”或許暫時還沒有發明一條拉鏈產生的經濟效益大,但是,我們歌頌她、讚美她。
因為那是一種事業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