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件瀏覽器
在使用者介面設計器上任選一個控制項,則在右下方就會出現物件瀏覽器。物件瀏覽器在程式開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使用者進行可視化編程的基礎。物件瀏覽器的主要作用是向使用者提供對象的聲明段中的屬性(Properties)的訪問,如讀取和修改。同時,物件瀏覽器還提供了對象的事件(Events)的設定,在這些設定中往往可以完成在物件導向技術中需要很多工作才能完成的任務,甚至這些改變屬性和事件的工作就是編寫程式的全部。這大大增加了代碼的重用性,這就是物件導向技術的優勢所在。
四)使用者介面設計器
由於目前使用者對介面的要求逐步提高,因此,現在的可視化編程已經取代了傳統的使用者介面的設計方法。而在可視化編程中,人機之間的直接聯絡主要是通過一些視窗和對話方塊來實現。JBuilder9也不例外,它也是通過這些視窗和對話方塊來實現表單。使用者需要的控制項則可以直接放置在表單上,利用這些控制項來實現複雜的功能。
使用者介面設計器是使用者在編寫程式過程中最常用到的工具。使用者在進行介面設計時,只需單擊檔案視表徵圖簽中的Design頁,就會出現該使用者介面設計器。使用者可以利用JBuilder提供的各種控制項來搭建自己的程式介面。而且同時,JBuilder9還為這些介面自動產生了相應的代碼,為使用者提供了程式的環境。接下來,就要由使用者佈建屬性,來編寫一些實現使用者特定功能的代碼。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使用者介面設計的複雜度,使使用者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如何?和加強功能上來。
五)原始碼編輯器
只要使用者進行有關的程式編寫,就需要相應的程式編輯器,JBuilder9同樣提供了這樣一個編輯器,在進行程式設計時,只需單擊檔案視表徵圖簽中的Source頁,就會出現原始碼編輯器,利用它就可以進行JBuilder的程式編輯了。
對於原始碼編輯器,使用者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習慣進行設定,其設定方法主要是:通過單擊Tools->IDE Options顯示IDE Options對話方塊,在這個對話方塊中可設定視窗大小、字型大小等資訊。通過Tools->Editor Options功能表項目開啟的標籤頁可以對編輯器、顯示、顏色、代碼預覽、模板、Java結構等內容進行設定。例如,使用者可以設定自己喜歡的編輯顯示模板。使用代碼摸板也同樣可以加快編程的速度。JBuilder9已經預定義了若於代碼模板,包括類聲明、if語句、if else語句、try/catch語句以及while語句等模板。
在程式碼編輯器中,如果使用者想獲得協助,只要在將滑鼠停放在想要查詢的關鍵詞、對象或其他標記上,然後按F1鍵,就能得到相應的協助。當建立一個應用時,JBuilder 9 便在代碼編輯器中為主表單建立一單元檔案Frame1.java。
如果要在原始碼編輯器中訪問其他檔案,只要在工程視窗中單擊相應的檔案即可。在程式編譯時間,如果出現了錯誤,除了在訊息框視窗顯示錯誤資訊,還會在原始碼編 輯器中高亮顯示出現錯誤的行。 使用者可以在原始碼編輯器中快速定位需要尋找的方法、屬性與事件。此外,雙向設計工具支援在可視化編輯器對代碼的修改,同時可以反映到設計檢視中。
JBuilder9的代碼預覽功能(CodeInsight)可以在編輯器中顯示一個與上下文相關的快顯視窗。它可以協助使用者快速、準確地編寫Java代碼。例如,單擊一個對象,馬上在相應位置出現其所有的屬性和方法等內容,使用者可以快速地選擇所需要的內容。代碼預覽功能可協助使用者顯示與上下文相關的資料成員與方法列表(MemberInsight)、當前代碼中要使用的方法的參數列表(ParameterInsight)、可以通過當前類路徑訪問的類列表(ClassInsight)、結構視窗中的錯誤(ErrorInsight)以及在調試時顯示變數值及運算式的值。
六)錯誤檢查和調試
在JBuilder9中,在編輯器中可以用紅點顯示當前行的代碼錯誤,但是並不能顯示在邏輯上的錯誤,以及啟動並執行錯誤,所以還需要進一步瞭解如何進行錯誤檢查和調試,來排除邏輯以及運行時的錯誤。
首先,要進行斷點設定。方法非常簡單,在編輯器中的任意一行語句的前面單擊滑鼠,將會自動將該行設定為斷點。上面的斷點只是最簡單的行斷點,其實斷點還有其他類型。斷點共有5種類型:Line、exception、class、method和cross-process。具體的含義請大家參考說明資料。
使用者還可以通過選擇Run菜單中的Debug ,用藍色顯示的是出錯的檔案Project功能表項目進入程式的調試介面。在調試和運行程式時,系統會將錯誤顯示出來(紅色部分的文字),其中名和程式行,單擊該部分,在編輯器中將會切入該檔案,並以高亮顯示出錯的程式行。當使用者需要觀測對象的情況時,首先要添加觀測對象,方法是單擊Run菜單中的Add Watch功能表項目,然後找到該對象的斷點,再運行Debug Project進入調試狀態。
四、用Jbuilder 9開發一個簡單的應用程式
在JBuilder 9中編寫程式的一般過程包括下面4個步驟:
(1)建立一個工程檔案。
(2)利用嚮導產生程式架構和介面。
(3)手工修改程式碼。
(4)編譯和運行程式。
這裡我們只介紹產生程式的"全自動"方法,不用手工修改程式碼。我們在瞭解了整合式開發環境之後,現在就可以開始利用JBuilder9所提供的應用程式嚮導來進行應用程式設計。下面將以構建一個簡單的架構應用程式為例,來說明JBuilder9應用程式的開發過程。
1、使用Proioct Wizard建立工程
使用者可以使用JBuilder9的Project Wizard來建立工程。工程名為example.jpx。工程檔案包含了工程中其他檔案所在的目錄資訊。使用Project Wizard建立工程的具體步驟如下。
(1) 選擇File->New Proiect功能表項目,出現19所示的對話方塊。
(2)在Name(名稱)文字框中,輸入example,其他選項使用預設值。
(3)單擊Next按鈕,進入20所示的對話方塊。
(4)保持預設設定,單擊Next按鈕,進入21所示的對話方塊。
(5)在Title(標題)中輸入Example,並輸入相關的Description(描述)資訊以及Author(作者)等。
(6)單擊Finish(完成)按鈕,完成工程設定,JBuilder將會自動產生工程example。
2、使用Application Wizard建立應用程式
我們可以使用Application Wizard來建立一個Java應用程式,具體步驟如下。
(1)選擇File->New功能表項目,出現Object Gallery對話方塊。22所示,該對話方塊提供了建立各種不同檔案的嚮導。
(2)單擊Application表徵圖,出現Application Wizard對話方塊,23所示,保持預設設定,單擊Next按鈕,進入應用程式嚮導的步驟2。
(3) 24所示,在Class(類)文字框中輸入Frame1,在Title文字框中輸入Example。
(4)勾選Center frame on screen複選框,可以使應用程式運行在螢幕的中心位置,單擊Next按鈕,進入應用程式嚮導步驟3,25所示。
(5)保持預設設定,單擊Finish按鈕,即完成Java應用程式的設定,系統會自動建立example.java和Frame1.java程式並添加到工程中,還會自動產生與該應用程式介面相對應的來源程式。
單擊Frame1.java和example.java就可以查看相應的原始碼,26所示。
選擇Run->Run Project功能表項目,或者按快速鍵F9,系統會運行應用程式。結果27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