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K12,再好的願景遇到商業都會慢慢失去真正的目標
太陽火神的美麗人生 (http://blog.csdn.net/opengl_es)
本文遵循“署名-非商業用途-保持一致”創作公用協議
轉載請保留此句:太陽火神的美麗人生 - 本部落格專註於 敏捷開發及移動和物聯裝置研究:iOS、Android、Html5、Arduino、pcDuino,否則,出自本部落格的文章拒絕轉載或再轉載,謝謝合作。
K12,全稱 kindergarten through 12 grade。主要被美國、加拿大等北美國家 採用,是指從幼兒園(Kindergarten,通常 5-6 歲)到十二年級(grade12, 通常 17-18 歲),這兩個年級是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等免費教育頭 尾的兩個年級,此外也可用作對基礎教育階段的通稱。對照中國來說基本就是小學到高中階段。
佛說,有了布施之像,那麼就失去了布施之本。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傳道、授業、解惑。
然後,。。。。。。
前段時間,遇到一位元學系的老師,攀談一下午,除了對現狀的各種xxx之外,倒是明白一個道理,對某一學科的不同理解程度,決定了其所能傳授出的效果。這就是K12商業模式所依託的,資源不均等現實與資源共用願景之間予盾所產生的推動力。
然後,K12所依託的互連網,僅僅用這種通道來消除資源差異,確實有遠水不解近渴之閑,更有哄抬資源價值之意。
那麼,K12是否可以吸取優勢資源,轉化成能固化在互連網之上進行傳播的內容呢?答案是肯定的,無論是遊戲、視頻、音頻、圖片、文字、虛擬現實等等,這些技術足夠了。
那麼問題在哪裡,為何K12依然要受制於緊缺的資源,而不是使緊缺資源變得不緊缺呢?
這就要從教育本身來考慮。
記得高中時,物理老師三年內,只在重複和證明他說的一句話:沒有什麼大題,沒有什麼難題,都是小題、小知道點粘合起來的,不信,咱們看看這道超難的附加題。。。。。。三五個拆分之後,確實是小題,而這些小題同學們都會做,接著總結給大家一句話:小題粘接成大題的技巧要注意。不要見大題就怕,戰略上要渺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看到大題,先拆分,拆成小題後,要認真地做好,最後再組合起來。
確實如此,就連小學一年級的算術都是這樣,10以內每一個數的拆分組合能脫口而出,那麼20以內就容易了,20以內每個數的拆分組合能脫口而出,那麼100以內,甚至再往上,就都是一些規則的熟悉了。而借十法、湊十法等等,這些常用的方法,也需要反覆練習才能熟能生巧,由思維層面固化到潛意識層面。只有潛意識層面掌握的東西,才會不需要思考,下意識的就能反饋出來。
這個反覆重複的過程,很枯燥,我們都深有體會。
如果植物大戰殭屍遊戲中出現的殭屍等級,需要使用兩種或多種武器的等級合起來才能打掉,那麼是否這個過程會更有趣呢,為了打殭屍這個目標所做的事情,潛在地達到了反覆練習算術的目的了。這個還用天天提醒嗎?興趣驅使孩子自已就去打殭屍,一舉兩得,高興了,算術天天在鞏固。
其實,總結起來就兩點:
一是理解:知識本身並不難,只是為了從古至今的運輸方便,需要濃縮成原漿,再運過來。而現代人,能充分解讀原漿的不多,致使這方面資源變得緊缺。
二是記憶:機械記憶,也是以重複和反覆為基本方法;那麼讓記憶融入在重複的有趣的其它事情當中,以其它事情的吸引來達到重複,並每一次都同時重複了需要加深記憶的內容。用嫁接法命名可能也不錯,借它物的營養來培育自已的苗。
預告:就“20以內加減法口訣”向邱老請教心得
著作權聲明:本文為博主原創文章,未經博主允許不得轉載。
K12,再好的願景遇到商業都會慢慢失去真正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