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社區有句俗語: “python自己帶著電池” ,別自己寫計時架構。 Python 2.3 具備一個叫做 timeit 的完美計時工具可以測量python代碼的已耗用時間。
timeit 模組
- timeit 模組定義了接受兩個參數的 Timer 類。兩個參數都是字串。 第一個參數是你要計時的語句或者函數。 傳遞給 Timer 的第二個參數是為第一個參數語句構建環境的匯入語句。 從內部講, timeit 構建起一個獨立的虛擬環境, 手工地執行建立語句,然後手工地編譯和執行被計時語句。
- 一旦有了 Timer 對象,最簡單的事就是調用 timeit(),它接受一個參數為每個測試中調用被計時語句的次數,預設為一百萬次;返回所耗費的秒數。
- Timer 對象的另一個主要方法是 repeat(), 它接受兩個選擇性參數。 第一個參數是重複整個測試的次數,第二個參數是每個測試中調用被計時語句的次數。 兩個參數都是可選的,它們的預設值分別是 3 和 1000000。 repeat() 方法返回以秒記錄的每個測試迴圈的耗時列表。Python 有一個方便的 min 函數可以把輸入的列表返回成最小值,如: min(t.repeat(3, 1000000))
- 你可以在命令列使用 timeit 模組來測試一個已存在的 Python 程式,而不需要修改代碼。
- 具體可參見文檔:
http://docs.python.org/library/timeit.html
舉例:
# -*- coding: utf-8 -*-
#!/bin/env python
def test1():
n=0
for i in range(101):
n+=i
return n
def test2():
return sum(range(101))
def test3():
return sum(x for x in range(101))
if __name__=='__main__':
from timeit import Timer
t1=Timer("test1()","from __main__ import test1")
t2=Timer("test2()","from __main__ import test2")
t3=Timer("test3()","from __main__ import test3")
print t1.timeit(1000000)
print t2.timeit(1000000)
print t3.timeit(1000000)
print t1.repeat(3,1000000)
print t2.repeat(3,1000000)
print t3.repeat(3,1000000)
執行結果:
tiny@tiny-desktop:~/workspace/py$ python timetest.py
7.99498915672
3.13702893257
10.6419789791[8.2126381397247314, 8.6312708854675293, 8.6079621315002441][3.3426268100738525, 3.3914170265197754, 3.5281510353088379][11.097387075424194, 10.941920042037964, 10.874698877334595]
利用time模組
利用time模組(僅作練習之用,不推薦)。
time.localtime(),
time.time(),
time.clock() 對比:
- ime.localtime(),localtime返回的是struct_time,包含年月日,顯然沒有必要,更重要的是localtime()的精度依賴於time()
- time.time(),time返回的是UTC時間(seconds since the 00:00:00 UTC on January 1)。在很多系統,包括windows下精度很差,win32下的精度只有1/18.2秒。不過在Unix/Linux系統下,time()的精度還是很高的。
- Python的標準庫手冊推薦在任何系統下都盡量使用time.clock()。不過要注意是在win32系統下,這個函數返回的是真即時間(wall time),而在Unix/Linux下返回的是CPU時間。在win32下,這個函數的時間解析度好於1微秒。
例:
# -*- coding: utf-8 -*-
#!/bin/env python
def test():
L=[]
for i in range(100):
L.append(i)
if __name__=='__main__':
from time import clock
start=clock()
for i in range(1000000):
test()
finish=clock()
print (finish-start)/1000000
結果:
1.749e-05
其他方法
遇到複雜的程式,有很多效能分析工具可用。比如python的標準庫裡的profile可以統計程式裡每一個函數的已耗用時間,並且提供了多樣化的報表。(不瞭解,先記下來)
參考:
- http://docs.python.org/library/timeit.html
- http://woodpecker.org.cn/diveintopython/performance_tuning/timeit.html
- http://hi.baidu.com/shanyaodan0880/blog/item/b446617b7a98a5e42e73b3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