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Python學習 Python資料集合
以下是老男孩教育編寫的Python教學資料,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www.oldboyedu.com
set和dict類似,也是一組key的集合,但不儲存value。由於key不能重複,所以,在set中,沒有重複的key,所以說集合是天然出去重的也不為過,我們現在就來定義一個集合吧,來看看他和字典的區別。
一. 定義集合
s = {1,2,3,4}# 這是集合d = {'user':'guo','age':18}# 這是字典
我們可以通過已有的資料類型轉換成集合,例如將列錶轉換成集合
li =[2,3,4,5,6]s = set(li)print(s)運行結果:{2, 3, 4, 5, 6}
二. 集合增加
通過add(key)方法可以添加元素到set中,可以重複添加,但不會有效果:
s = {1,2,3,4}s.add(5)print(s)s.add(5)print(s)運行結果:{1, 2, 3, 4, 5}{1, 2, 3, 4, 5}
三. 集合刪除
通過remove(key)方法可以刪除元素:
s = {1,2,3,4}s.remove(4)# 如果元素不存在,這個刪除會報錯s.discard(4)# 如果元素不存在,這個刪除不會報錯s.pop()# 隨機刪除
set可以看成數學意義上的無序和無重複元素的集合,因此,兩個set可以做數學意義上的交集、並集等操作:
交集
linux = {1,2,3,4,56}python = {4,5,6,98,42,2}print(linux.intersection(python))print(linux & python)運行結果:{2, 4}{2, 4}
並集
linux = {1,2,3,4,56}python = {4,5,6,98,42,2}print(linux.union(python))print(linux | python)運行結果:{1, 2, 3, 4, 98, 5, 6, 42, 56}{1, 2, 3, 4, 98, 5, 6, 42, 56}
差集
linux = {1,2,3,4,56}python = {4,5,6,98,42,2}print(linux.symmetric_difference(python))print(python ^ linux)運行結果:{1, 98, 3, 5, 6, 56, 42}{1, 3, 98, 5, 6, 56, 42}
set和dict的唯一區別僅在於沒有儲存對應的value,但是,set的原理和dict一樣,所以,同樣不可以放入可變對象,因為無法判斷兩個可變對象是否相等,也就無法保證set內部“不會有重複元素”。試試把list放入set,看看是否會報錯。
四. 不可變對象
上面我們講了,str是不變對象,而list是可變對象。
對於可變對象,比如list,對list進行操作,list內部的內容是會變化的,比如:
a = ['c', 'b', 'a']a.sort()print(a)運行結果:['a', 'b', 'c']
而對於不可變對象,比如str,對str進行操作呢:
a = 'abc'print(a.replace('a', 'A'))print(a)運行結果:'Abc''abc'
雖然字串有個replace()方法,也確實變出了'Abc',但變數a最後仍是'abc',應該怎麼理解呢?
我們先把代碼改成下面這樣:
a = 'abc'b = a.replace('a', 'A')print(b)print(a)運行結果:'Abc''abc'
要始終牢記的是,a是變數,而'abc'才是字串對象!有些時候,我們經常說,對象a的內容是'abc',但其實是指,a本身是一個變數,它指向的對象的內容才是'abc':
當我們調用a.replace('a', 'A')時,實際上調用方法replace是作用在字串對象'abc'上的,而這個方法雖然名字叫replace,但卻沒有改變字串'abc'的內容。相反,replace方法建立了一個新字串'Abc'並返回,如果我們用變數b指向該新字串,就容易理解了,變數a仍指向原有的字串'abc',但變數b卻指向新字串'Abc'了:
所以,對於不變對象來說,調用對象自身的任意方法,也不會改變該對象自身的內容。相反,這些方法會建立新的對象並返回,這樣,就保證了不可變對象本身永遠是不可變的。
老男孩Python學習之資料類型 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