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辰 (yeekee@sina.com)
周欣 (zhouxin@sei.pku.edu.cn)
垃圾收集器(Garbage Collector,GC)對Java程式員來說,基本 上是透明的,但是一個優秀的Java程式員必須瞭解GC的工作原理、如何最佳化GC的效能、如何與GC進行有限的互動,因為有一些應用程式對效能要求較高,例如嵌入式系統、即時系統等,只有全面提升記憶體的管理效率 ,才能提高整個應用程式的效能。本篇文章首先簡單介紹GC的工作原理之後,然後再對GC的幾個關鍵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最後提出一些Java程式設計建議,從GC角度提高Java程式的效能。
一GC的基本原理
Java的記憶體管理實際上就是對象的管理,其中包括對象的分配和釋放。
對於程式員來說,指派至使用new關鍵字;釋放對象時,只要將對象所有引用賦值為null,讓程式不能夠再訪問到這個對象,我們稱該對象為"不可達的"。GC將負責回收所有"不可達"對象的記憶體空間。
對於GC來說,當程式員建立對象時,GC就開始監控這個對象的地址、大小以及使用方式。通常,GC採用有向圖的方式記錄和管理堆(heap)中的所有對象(詳見參考資料1 )。通過這種方式確定哪些對象是"可達的",哪些對象是"不可達的"。當GC確定一些對象為"不可達"時,GC就有責任回收這些記憶體空間。但是,為了保證GC能夠在不同平台實現的問題,Java規範對GC的很多行為都沒有進行嚴格的規定。例如,對於採用什麼類型的回收演算法、什麼時候進行回收等重要問題都沒有明確的規定。因此,不同的JVM的實現者往往有不同的實現演算法。這也給Java程式員的開發帶來行多不確定性。本文研究了幾個與GC工作相關的問題,努力減少這種不確定性給Java程式帶來的負面影響。
二 增量式GC( Incremental GC )
GC在JVM中通常是由一個或一組進程來實現的,它本身也和使用者程式一樣佔用heap空間,運行時也佔用CPU。當GC進程運行時,應用程式停止運行。因此,當GC已耗用時間較長時,使用者能夠感到Java程式的停頓,另外一方面,如果GC已耗用時間太短,則可能對象回收率太低,這意味著還有很多應該回收的對象沒有被回收,仍然佔用大量記憶體。因此,在設計GC的時候,就必須在停頓時間和回收率之間進行權衡。一個好的GC實現允許使用者定義自己所需要的設定,例如有些記憶體有限有裝置,對記憶體的使用量非常敏感,希望GC能夠準確的回收記憶體,它並不在意程式速度的放慢。另外一些即時網路遊戲,就不能夠允許程式有長時間的中斷。增量式GC就是通過一定的回收演算法,把一個長時間的中斷,劃分為很多個小的中斷,通過這種方式減少GC對使用者程式的影響。雖然,增量式GC在整體效能上可能不如普通GC的效率高,但是它能夠減少程式的最長停頓時間。
就表示了,增量式GC和普通GC的比較。其中灰色部分表示線程佔用CPU的時間。
Sun JDK提供的HotSpot JVM就能支援增量式GC。HotSpot JVM預設GC方式為不使用增量GC,為了啟動增量GC,我們必須在運行Java程式時增加-Xincgc的參數。HotSpot JVM增量式GC的實現是採用Train GC演算法。它的基本想法就是,將堆中的所有對象按照建立和使用方式進行分組(分層),將使用頻繁高和具有相關性的對象放在一隊中,隨著程式的運行,不斷對組進行調整。當GC運行時,它總是先回收最老的(最近很少訪問的)的對象,如果整組都為可回收對象,GC將整組回收。這樣,每次GC運行只回收一定比例的不可達對象,保證程式的順暢運行。Train GC演算法是一個非常好的演算法,具體演算法見參考資料4。
三 詳解finalize函數
finalize是位於Object類的一個方法,該方法的存取修飾詞為protected,由於所有類為Object的子類,因此使用者類很容易訪問到這個方法。由於,finalize函數沒有自動實現鏈式調用,我們必須手動的實現,因此finalize函數的最後一個語句通常是super.finalize()。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實現從下到上實現finalize的調用,即先釋放自己的資源,然後再釋放父類的資源。
根據Java語言規範,JVM保證調用finalize函數之前,這個對象是不可達的,但是JVM不保證這個函數一定會被調用。另外,規範還保證finalize函數最多運行一次。
很多Java初學者會認為這個方法類似與C++中的解構函式,將很多個物件、資源的釋放都放在這一函數裡面。其實,這不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原因有三,其一,GC為了能夠支援finalize函數,要對覆蓋這個函數的對象作很多附加的工作。其二,在finalize運行完成之後,該對象可能變成可達的,GC還要再檢查一次該對象是否是可達的。因此,使用finalize會降低GC的運行效能。其三,由於GC調用finalize的時間是不確定的,因此通過這種方式釋放資源也是不確定的。
通常,finalize用於一些不容易控制、並且非常重要資源的釋放,例如一些I/O的操作,資料的串連。這些資源的釋放對整個應用程式是非常關鍵的。在這種情況下,程式員應該以通過程式本身管理(包括釋放)這些資源為主,以finalize函數釋放資源方式為輔,形成一種雙保險的管理機制,而不應該僅僅依靠finalize來釋放資源。
下面給出一個例子說明,finalize函數被調用以後,仍然可能是可達的,同時也可說明一個對象的finalize只可能運行一次。
class MyObject{ Test main; //記錄Test對象,在finalize中時用於恢複可達性 public MyObject(Test t) { main=t; //儲存Test 對象 } protected void finalize() { main.ref=this;// 恢複本對象,讓本對象可達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finalize");//用於測試finalize只運行一次 } }
class Test { MyObject ref;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test=new Test(); test.ref=new MyObject(test); test.ref=null; //MyObject對象為不可達對象,finalize將被調用 System.gc(); if (test.ref!=null) System.out.println("My Object還活著"); } }
|
運行結果:
This is finalize
MyObject還活著
此例子中,需要注意的是雖然MyObject對象在finalize中變成可達對象,但是下次回收時候,finalize卻不再被調用,因為finalize函數最多隻調用一次。
四 程式如何與GC進行互動
Java2增強了記憶體管理功能, 增加了一個java.lang.ref包,其中定義了三種引用類。這三種引用類分別為SoftReference、WeakReference和PhantomReference。通過使用這些引用類,程式員可以在一定程度與GC進行互動,以便改善GC的工作效率。這些引用類的引用強度介於可達對象和不可達對象之間。它們的引用強度如所示:
建立一個引用對象也非常容易,例如如果你需要建立一個Soft Reference對象,那麼首先建立一個對象,並採用普通引用方式(可達對象);然後再建立一個SoftReference引用該對象;最後將普通引用設定為null。通過這種方式,這個對象就只有一個Soft Reference引用。同時,我們稱這個對象為Soft Reference 對象。
Soft Reference的主要特點是據有較強的引用功能。只有當記憶體不夠的時候,才進行回收這類記憶體,因此在記憶體足夠的時候,它們通常不被回收。另外,這些引用對象還能保證在Java拋出OutOfMemory 異常之前,被設定為null。它可以用於實現一些常用圖片的緩衝,實現Cache的功能,保證最大限度的使用記憶體而不引起OutOfMemory。以下給出這種參考型別的使用虛擬碼;
//申請一個映像對象 Image image=new Image();//建立Image對象 … //使用 image … //使用完了image,將它設定為soft 參考型別,並且釋放強引用; SoftReference sr=new SoftReference(image); image=null; … //下次使用時 if (sr!=null) image=sr.get(); else{ //由於GC由於低記憶體,已釋放image,因此需要重新裝載; image=new Image(); sr=new SoftReference(image); }
|
Weak引用對象與Soft引用對象的最大不同就在於:GC在進行回收時,需要通過演算法檢查是否回收Soft引用對象,而對於Weak引用對象,GC總是進行回收。Weak引用對象更容易、更快被GC回收。雖然,GC在運行時一定回收Weak對象,但是複雜關係的Weak對象群常常需要好幾次GC的運行才能完成。Weak引用對象常常用於Map結構中,引用資料量較大的對象,一旦該對象的強引用為null時,GC能夠快速地回收該對象空間。該例子見參考資料4;
Phantom引用的用途較少,主要用於輔助finalize函數的使用。Phantom對象指一些對象,它們執行完了finalize函數,並為不可達對象,但是它們還沒有被GC回收。這種對象可以輔助finalize進行一些後期的回收工作,我們通過覆蓋Reference的clear()方法,增強資源回收機制的靈活性。
五一些Java編碼的建議
根據GC的工作原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技巧和方式,讓GC運行更加有效率,更加符合應用程式的要求。以下就是一些程式設計的幾點建議。
- 最基本的建議就是儘早釋放無用對象的引用。大多數程式員在使用臨時變數的時候,都是讓引用變數在退出活動域(scope)後,自動化佈建為null。我們在使用這種方式時候,必須特別注意一些複雜的對象圖,例如數組,隊列,樹,圖等,這些對象之間有相互參考關聯性較為複雜。對於這類對象,GC回收它們一般效率較低。如果程式允許,儘早將不用的引用對象賦為null。這樣可以加速GC的工作。
- 盡量少用finalize函數。finalize函數是Java提供給程式員一個釋放對象或資源的機會。但是,它會加大GC的工作量,因此盡量少採用finalize方式回收資源。
- 如果需要使用經常使用的圖片,可以使用soft應用類型。它可以儘可能將圖片儲存在記憶體中,供程式調用,而不引起OutOfMemory。
- 注意集合資料類型,包括數組,樹,圖,鏈表等資料結構,這些資料結構對GC來說,回收更為複雜。另外,注意一些全域的變數,以及一些靜態變數。這些變數往往容易引起懸掛對象(dangling reference),造成記憶體浪費。
- 當程式有一定的等待時間,程式員可以手動執行System.gc(),通知GC運行,但是Java語言規範並不保證GC一定會執行。使用增量式GC可以縮短Java程式的暫停時間。
參考資料
文章
- 歐陽辰,周欣 "Java與記憶體流失" http://www-900.ibm.com/developerWorks/cn/java/l-JavaMemoryLeak/index.shtml
- Y. Srinivas Ramakrishna "Atuomatic Memory Management in the Java HotSpot Virtual Machine",此文章JavaOne2002的演講材料, http://java.sun.com/javaone
- Monica Pawlan "Reference Objects and Garbage Collector" 此文章為JDC的文章,可在http://developer.java.sun.com/上找到
- Bill Venners Chapter 9 of "Inside the Java 2 Virtual Machine" http://www.artima.com/insidejvm/ed2/ch09GarbageCollectionPrint.html
- Sun Microsystems, "Java Language Specification, Second Version"
關於作者 歐陽辰,北京大學電腦碩士畢業,98年起開始研究基於java的軟體開發、測試,參與開發、測試過多個基於Java的應用程式和Web服務項目。連絡方式yeekee@sina.com 周欣,北京大學電腦系在讀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程式理解、逆向工程及軟體度量,連絡方式 zhouxin@sei.pku.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