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back dict 代參 學習 none 注意 個數 運算式 post
本節主要記錄一下列表產生式,產生器和迭代器的知識點
清單產生器
首先舉個例子
現在有個需求,看列表 [0,1,2,3,4,5,6,7,8,9],要求你把列表裡面的每個值加1,你怎麼實現呢?
方法一(簡單):
info = [0, 1, 2, 3, 4, 5, 6, 7, 8, 9]b = []# for index,i in enumerate(info):# print(i+1)# b.append(i+1)# print(b)for index,i in enumerate(info): info[index] +=1print(info)
方法二(一般):
info = [0, 1, 2, 3, 4, 5, 6, 7, 8, 9]a = map(lambda x:x+1,info)print(a)for i in a: print(i)
方法三(進階):
info = [0, 1, 2, 3, 4, 5, 6, 7, 8, 9]a = [i+1 for i in range(10)]print(a)
產生器什麼是產生器?
通過列表產生式,我們可以直接建立一個列表,但是,受到記憶體限制,列表容量肯定是有限的,而且建立一個包含100萬個元素的列表,不僅佔用很大的儲存空間,如果我們僅僅需要訪問前面幾個元素,那後面絕大多數元素佔用的空間都白白浪費了。
所以,如果列表元素可以按照某種演算法推算出來,那我們是否可以在迴圈的過程中不斷推算出後續的元素呢?這樣就不必建立完整的list,從而節省大量的空間,在Python中,這種一邊迴圈一邊計算的機制,稱為產生器:generator
產生器是一個特殊的程式,可以被用作控制迴圈的迭代行為,python中產生器是迭代器的一種,使用yield傳回值函數,每次調用yield會暫停,而可以使用next()函數和send()函數恢複產生器。
產生器類似於傳回值為數組的一個函數,這個函數可以接受參數,可以被調用,但是,不同於一般的函數會一次性返回包括了所有數值的數組,產生器一次只能產生一個值,這樣消耗的記憶體數量將大大減小,而且允許調用函數可以很快的處理前幾個傳回值,因此產生器看起來像是一個函數,但是表現得卻像是迭代器
python中的產生器
要建立一個generator,有很多種方法,第一種方法很簡單,只有把一個列表產生式的[]中括弧改為()小括弧,就建立一個generator
舉例如下:
#列表產生式lis = [x*x for x in range(10)]print(lis)#產生器generator_ex = (x*x for x in range(10))print(generator_ex)結果:[0, 1, 4, 9, 16, 25, 36, 49, 64, 81]<generator object <genexpr> at 0x000002A4CBF9EBA0>
那麼建立lis和generator_ex,的區別是什麼呢?從表面看就是[ ]和(),但是結果卻不一樣,一個列印出來是列表(因為是列表產生式),而第二個列印出來卻是<generator object <genexpr> at 0x000002A4CBF9EBA0>,那麼如何列印出來generator_ex的每一個元素呢?
如果要一個個列印出來,可以通過next()函數獲得generator的下一個傳回值:
#產生器generator_ex = (x*x for x in range(10))print(next(generator_ex))print(next(generator_ex))print(next(generator_ex))print(next(generator_ex))print(next(generator_ex))print(next(generator_ex))print(next(generator_ex))print(next(generator_ex))print(next(generator_ex))print(next(generator_ex))print(next(generator_ex))結果:0149162536496481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列表產生式.py", line 42, in <module> print(next(generator_ex))StopIteration
大家可以看到,generator儲存的是演算法,每次調用next(generaotr_ex)就計算出他的下一個元素的值,直到計算出最後一個元素,沒有更多的元素時,拋出StopIteration的錯誤,而且上面這樣不斷調用是一個不好的習慣,正確的方法是使用for迴圈,因為generator也是可迭代對象:
#產生器generator_ex = (x*x for x in range(10))for i in generator_ex: print(i) 結果:0149162536496481
所以我們建立一個generator後,基本上永遠不會調用next(),而是通過for迴圈來迭代,並且不需要關心StopIteration的錯誤,generator非常強大,如果推算的演算法比較複雜,用類似列表產生式的for迴圈無法實現的時候,還可以用函數來實現。
比如著名的斐波那契數列,除第一個和第二個數外,任何一個數都可以由前兩個相加得到:
1,1,2,3,5,8,12,21,34.....
斐波那契數列用列表產生式寫不出來,但是,用函數把它列印出來卻狠容易:
#fibonacci數列def fib(max): n,a,b =0,0,1 while n < max: a,b =b,a+b n = n+1 return ‘done‘a = fib(10)print(fib(10))
a,b = b ,a+b 其實相當於 t =a+b ,a =b ,b =t ,所以不必寫顯示寫出臨時變數t,就可以輸出斐波那契數列的前N個數字。上面輸出的結果如下:
1123581321345511235813213455done
仔細觀察,可以看出,fib
函數實際上是定義了斐波拉契數列的推算規則,可以從第一個元素開始,推算出後續任意的元素,這種邏輯其實非常類似generator。
也就是說上面的函數也可以用generator來實現,上面我們發現,print(b)每次函數運行都要列印,占記憶體,所以為了不佔記憶體,我們也可以使用產生器,這裡叫yield。如下:
def fib(max): n,a,b =0,0,1 while n < max: yield b a,b =b,a+b n = n+1 return ‘done‘a = fib(10)print(fib(10))
但是返回的不再是一個值,而是一個產生器,和上面的例子一樣,大家可以看一下結果:
<generator object fib at 0x000001C03AC34FC0>
那麼這樣就不佔記憶體了,這裡說一下generator和函數的執行流程,函數是順序執行的,遇到return語句或者最後一行函數語句就返回。而變成generator的函數,在每次調用next()的時候執行,遇到yield語句返回,再次被next()調用時候從上次的返回yield語句處急需執行,也就是用多少,取多少,不佔記憶體。
def fib(max): n,a,b =0,0,1 while n < max: yield b a,b =b,a+b n = n+1 return ‘done‘a = fib(10)print(fib(10))print(a.__next__())print(a.__next__())print(a.__next__())print("可以順便幹其他事情")print(a.__next__())print(a.__next__())結果:<generator object fib at 0x0000023A21A34FC0>112可以順便幹其他事情35
在上面fib的例子,我們在迴圈過程中不斷調用yield
,就會不斷中斷。當然要給迴圈設定一個條件來退出迴圈,不然就會產生一個無限數列出來。同樣的,把函數改成generator後,我們基本上從來不會用next()
來擷取下一個傳回值,而是直接使用for
迴圈來迭代:
def fib(max): n,a,b =0,0,1 while n < max: yield b a,b =b,a+b n = n+1 return ‘done‘for i in fib(6): print(i) 結果:112358
但是用for迴圈調用generator時,發現拿不到generator的return語句的傳回值。如果拿不到傳回值,那麼就會報錯,所以為了不讓報錯,就要進行異常處理,拿到傳回值,如果想要拿到傳回值,必須捕獲StopIteration錯誤,傳回值包含在StopIteration的value中:
def fib(max): n,a,b =0,0,1 while n < max: yield b a,b =b,a+b n = n+1 return ‘done‘g = fib(6)while True: try: x = next(g) print(‘generator: ‘,x) except StopIteration as e: print("產生器傳回值:",e.value) break結果:generator: 1generator: 1generator: 2generator: 3generator: 5generator: 8產生器傳回值: done
還可以通過yield實現在單線程的情況下實現並發運算的效果
import timedef consumer(name): print("%s 準備學習啦!" %name) while True: lesson = yield print("開始[%s]了,[%s]老師來講課了!" %(lesson,name))def producer(name): c = consumer(‘A‘) c2 = consumer(‘B‘) c.__next__() c2.__next__() print("同學們開始上課 了!") for i in range(10): time.sleep(1) print("到了兩個同學!") c.send(i) c2.send(i)結果:A 準備學習啦!B 準備學習啦!同學們開始上課 了!到了兩個同學!開始[0]了,[A]老師來講課了!開始[0]了,[B]老師來講課了!到了兩個同學!開始[1]了,[A]老師來講課了!開始[1]了,[B]老師來講課了!到了兩個同學!開始[2]了,[A]老師來講課了!開始[2]了,[B]老師來講課了!到了兩個同學!開始[3]了,[A]老師來講課了!開始[3]了,[B]老師來講課了!到了兩個同學!開始[4]了,[A]老師來講課了!開始[4]了,[B]老師來講課了!到了兩個同學!開始[5]了,[A]老師來講課了!開始[5]了,[B]老師來講課了!到了兩個同學!開始[6]了,[A]老師來講課了!開始[6]了,[B]老師來講課了!到了兩個同學!
由上面的例子我麼可以發現,python提供了兩種基本的方式
產生器函數:也是用def定義的,利用關鍵字yield一次性返回一個結果,阻塞,重新開始
產生器運算式:返回一個對象,這個對象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產生結果
——產生器函數
為什麼叫產生器函數?因為它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了一個數值隊列。一般的函數在執行完畢之後會返回一個值然後退出,但是產生器函數會自動掛起,然後重新拾起急需執行,他會利用yield關鍵字關起函數,給調用者返回一個值,同時保留了當前的足夠多的狀態,可以使函數繼續執行,產生器和迭代協議是密切相關的,可迭代的對象都有一個__next__()__成員方法,這個方法要麼返回迭代的下一項,要買引起異常結束迭代。
# 函數有了yield之後,函數名+()就變成了產生器# return在產生器中代表產生器的中止,直接報錯# next的作用是喚醒並繼續執行# send的作用是喚醒並繼續執行,發送一個資訊到產生器內部‘‘‘產生器‘‘‘def create_counter(n): print("create_counter") while True: yield n print("increment n") n +=1gen = create_counter(2)print(gen)print(next(gen))print(next(gen))結果:<generator object create_counter at 0x0000023A1694A938>create_counter2increment n3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產生器運算式
產生器運算式來源於迭代和列表解析的組合,產生器和列表解析類似,但是它使用角括弧而不是方括弧
>>> # 列表解析產生列表>>> [ x ** 3 for x in range(5)][0, 1, 8, 27, 64]>>> >>> # 產生器運算式>>> (x ** 3 for x in range(5))<generator object <genexpr> at 0x000000000315F678>>>> # 兩者之間轉換>>> list(x ** 3 for x in range(5))[0, 1, 8, 27, 64]
一個迭代既可以被寫成產生器函數,也可以被協程產生器運算式,均支援自動和手動迭代。而且這些產生器只支援一個active迭代,也就是說產生器的迭代器就是產生器本身。
迭代器(迭代就是迴圈)
我們已經知道,可以直接作用於for迴圈的資料類型有以下幾種:
一類是集合資料類型,如list,tuple,dict,set,str等
一類是generator,包括產生器和帶yield的generator function
這些可以直接作用於for 迴圈的對象統稱為可迭代對象:Iterable
可以使用isinstance()判斷一個對象是否為可Iterable對象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Iterable>>> isinstance([], Iterable)True>>> isinstance({}, Iterable)True>>> isinstance(‘abc‘, Iterable)True>>> isinstance((x for x in range(10)), Iterable)True>>> isinstance(100, Iterable)False
而產生器不但可以作用於for迴圈,還可以被next()函數不斷調用並返回下一個值,直到最後拋出StopIteration錯誤表示無法繼續返回下一個值了。
所以這裡將一下迭代器
可以被next()函數調用並不斷返回下一個值的對象稱為迭代器:Iterator。
可以使用isinstance()判斷一個對象是否是Iterator對象: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Iterator>>> isinstance((x for x in range(10)), Iterator)True>>> isinstance([], Iterator)False>>> isinstance({}, Iterator)False>>> isinstance(‘abc‘, Iterator)False
產生器都是Iterator
對象,但list
、dict
、str
雖然是Iterable(可迭代對象)
,卻不是Iterator(迭代器)
。
把list
、dict
、str
等Iterable
變成Iterator
可以使用iter()
函數:
>>> isinstance(iter([]), Iterator)True>>> isinstance(iter(‘abc‘), Iterator)True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list
、dict
、str
等資料類型不是Iterator
?
這是因為Python的Iterator
對象表示的是一個資料流,Iterator對象可以被next()
函數調用並不斷返回下一個資料,直到沒有資料時拋出StopIteration
錯誤。可以把這個資料流看做是一個有序序列,但我們卻不能提前知道序列的長度,只能不斷通過next()
函數實現按需計算下一個資料,所以Iterator
的計算是惰性的,只有在需要返回下一個資料時它才會計算。
Iterator
甚至可以表示一個無限大的資料流,例如全體自然數。而使用list是永遠不可能儲存全體自然數的。
小結:
- 凡是可作用於
for
迴圈的對象都是Iterable
類型;
- 凡是可作用於
next()
函數的對象都是Iterator
類型,它們表示一個惰性計算的序列;
- 集合資料類型如
list
、dict
、str
等是Iterable
但不是Iterator
,不過可以通過iter()
函數獲得一個Iterator
對象。
Python3的for
迴圈本質上就是通過不斷調用next()
函數實現的,例如:
for x in [1, 2, 3, 4, 5]: pass
實際上完全等價於
# 首先獲得Iterator對象:it = iter([1, 2, 3, 4, 5])# 迴圈:while True: try: # 獲得下一個值: x = next(it) except StopIteration: # 遇到StopIteration就退出迴圈 break
對yield的總結
(1):通常的for..in...迴圈中,in後面是一個數組,這個數組就是一個可迭代對象,類似的還有鏈表,字串,檔案。他可以是a = [1,2,3],也可以是a = [x*x for x in range(3)]。
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所有資料都在記憶體裡面,如果有海量的資料,將會非常耗記憶體。
(2)產生器是可以迭代的,但是只可以讀取它一次。因為用的時候才產生,比如a = (x*x for x in range(3))。!!!!注意這裡是小括弧而不是方括弧。
(3)產生器(generator)能夠迭代的關鍵是他有next()方法,工作原理就是通過重複調用next()方法,直到捕獲一個異常。
(4)帶有yield的函數不再是一個普通的函數,而是一個產生器generator,可用於迭代
(5)yield是一個類似return 的關鍵字,迭代一次遇到yield的時候就返回yield後面或者右面的值。而且下一次迭代的時候,從上一次迭代遇到的yield後面的代碼開始執行
(6)yield就是return返回的一個值,並且記住這個返回的位置。下一次迭代就從這個位置開始。
(7)帶有yield的函數不僅僅是只用於for迴圈,而且可用於某個函數的參數,只要這個函數的參數也允許迭代參數。
(8)send()和next()的區別就在於send可傳遞參數給yield運算式,這時候傳遞的參數就會作為yield運算式的值,而yield的參數是返回給調用者的值,也就是說send可以強行修改上一個yield運算式值。
(9)send()和next()都有傳回值,他們的傳回值是當前迭代遇到的yield的時候,yield後面運算式的值,其實就是當前迭代yield後面的參數。
(10)第一次調用時候必須先next()或send(),否則會報錯,send後之所以為None是因為這時候沒有上一個yield,所以也可以認為next()等同於send(None)
python 產生器和迭代器有這篇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