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 python 原始碼檔案中,如果你有用到非ASCII字元,則需要在檔案頭部進行字元編碼的聲明,聲明如下:
- # code: UTF-8
因為python 只檢查 #、coding 和編碼字串,所以你可能回見到下面的聲明方式,這是有些人為了美觀等原因才這樣寫的:
- #-*- coding: UTF-8 -*-
常見編碼介紹:
- GB2312編碼:適用於漢文書處理、漢字通訊等系統之間的資訊交換
- GBK編碼:是漢字編碼通訊協定之一,是在 GB2312-80 標準基礎上的內碼擴充規範,使用了雙位元組編碼
- ASCII編碼:是對英語字元和二進位之間的關係做的統一規定
- Unicode編碼:這是一種世界上所有字元的編碼。當然了它沒有規定的儲存方式。
- UTF-8編碼:是 Unicode Transformation Format - 8 bit 的縮寫, UTF-8 是 Unicode 的一種實現方式。它是可變長的編碼方式,可以使用 1~4 個位元組表示一個字元,可根據不同的符號而變化位元組長度。
編碼轉換:
Python內部的字串一般都是 Unicode編碼。代碼中字串的預設編碼與代碼檔案本身的編碼是一致的。所以要做一些編碼轉換通常是要以Unicode作為中間編碼進行轉換的,即先將其他編碼的字串解碼(decode)成 Unicode,再從 Unicode編碼(encode)成另一種編碼。
- decode 的作用是將其他編碼的字串轉換成 Unicode 編碼,eg name.decode(“GB2312”),表示將GB2312編碼的字串name轉換成Unicode編碼
- encode 的作用是將Unicode編碼轉換成其他編碼的字串,eg name.encode(”GB2312“),表示將GB2312編碼的字串name轉換成GB2312編碼
所以在進行編碼轉換的時候必須Crowdsourced Security Testing道 name 是那種編碼,然後 decode 成 Unicode 編碼,最後載 encode 成需要編碼的編碼。當然了,如果 name 已經就是 Unicode 編碼了,那麼就不需要進行 decode 進行解碼轉換了,直接用 encode 就可以編碼成你所需要的編碼。值得注意的是:對 Unicode 進行編碼和對 str 進行編碼都是錯誤的。
具體的說就是:如果在UTF-8檔案中,則這個字串就是 UTF-8編碼的。它的編碼取決於當前的文本編碼。當然了,GB2312文本的編碼就是GB2312。要在同一個文本中進行兩種編碼的輸出等操作就必須進行編碼的轉換,先用decode將文本原來的編碼轉換成Unicode,再用encode將編碼轉換成需要轉換成的編碼。
eg:
由於內建函數 open() 開啟檔案時,read() 讀取的是 str,讀取後需要使用正確的編碼格式進行 decode()。write() 寫入時,如果參數是 Unicode,則需要使用你希望寫入的編碼進行 encode(),如果是其他編碼格式的 str,則需要先用該 str 的編碼進行 decode(),轉成 Unicode 後再使用寫入的編碼進行 encode()。如果直接將 Unicode 作為參數傳入 write() ,python 將先使用原始碼檔案聲明的字元編碼進行編碼然後寫入。
- # coding: UTF-8
-
- fp1 = open(‘test.txt‘, ‘r‘)
- info1 = fp1.read()
- # 已知是 GBK 編碼,解碼成 Unicode
- tmp = info1.decode(‘GBK‘)
-
- fp2 = open(‘test.txt‘, ‘w‘)
- # 編碼成 UTF-8 編碼的 str
- info2 = tmp.encode(‘UTF-8‘)
- fp2.write(info2)
- fp2.close()
擷取編碼的方式:
判斷是 s 字串否為Unicode,如果是返回True,不是返回False :
- isinstance(s, unicode)
下面代碼可以擷取系統預設編碼:
-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import sys
- print sys.getdefaultencoding()
python 中文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