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nda(進階馬里蘭自動網路磁碟歸檔 Advanced Maryland Automatic Network Disk Archiver
)網路備份軟體是我第一次接觸Linux就聽到過,只是從來都沒有使用過,有需要備份得時候,就是自己寫寫簡單的指令碼,使用cron來做定時任務,也能基本滿足需求。雖然曾經起心想用Amanda,但限於沒有適合的環境,只能作罷。
現在的情況有所不同了,有4,5台伺服器需要備份,設計到不同的平台,其備份特性應該達到或者至少朝企業級標準靠攏,因此,這幾天看了看Amanda的文檔,做了一些測試,目前在我的環境下配置成功,特記錄下來和大家分享。
這次打算分兩篇文檔介紹,本篇是介紹檔案備份,下一篇將介紹針對MySQL資料庫的備份方法。
這次配置的大致流程如下:
- 安裝和配置Amanda備份伺服器
- 安裝Amanda用戶端
- 設定管理員和用戶端參數
- 檢驗配置
- 校正備份
- 測試恢複
下面的列表給出這次測試環境的網路和機器配置
機器名 |
要備份的檔案 |
OS |
是否壓縮 |
說明 |
cp1.domain.com |
- |
Ubuntu 8.10 |
Yes |
Amanda服務端 |
cp2.domain.com |
/web/websites |
Asianux 3.0 |
Yes |
用戶端,運行大量網站 |
cp3.domain.com |
/opt/www |
CentOS 5.3 |
Yes |
IDC伺服器,大量客戶網站 |
一、安裝和配置Amanda服務
首先從官方網站現在對應OS的最新Amanda版本,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針對Ubuntu 8.10的最新版本是2.6.1p1,可以從http://www.zmanda.com/download-amanda.php 找到適合裡的版本,包括服務端和用戶端。
以下操作cp1機器上執行,如果沒有特別說明,使用的帳號為root。
因為ubuntu倉庫裡內建的版本比較低,而且與官方版本在配置方面有些不同,所以建議先卸載內建的版本,然後安裝下載的版本。
Amanda服務的啟動依賴xinetd超級服務,編輯或者建立/etc/xinetd.d/amandaserver檔案,內容應該像下面這個樣子:
# default: on## description: Amanda services for Amanda server and client.# service amanda{ disable = no# flags = IPv6 socket_type = stream protocol = tcp wait = no user = amandabackup group = disk groups = yes server = /usr/libexec/amanda/amandad server_args = -auth=bsdtcp amdump amindexd amidxtaped}
重啟xinetd服務
root@cp1:~# /etc/init.d/xinetd reload
* Reloading internet superserver configuration xinetd [ OK ]
root@cp1:~#
【內容導航】 |
第1頁:安裝和配置Amanda服務 |
第2頁:安裝用戶端 |
第3頁:配置備份參數 |
第4頁:測試 |
第5頁:恢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