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為個人短見,管理員如認為言辭過激,可以不予公開。
最近csdn上面的一篇文章《尷尬的國際地位-可憐的中國物理》(http://www.csdn.net/news/newstopic/15/15538.shtml)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和討論。這篇文章和電腦技術應該沒有多大關係,不過還是引起了廣大網友的興趣。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它道出了中國高等教育包括電腦科學技術教育中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
我也曾經在這篇文章後發表過自己的觀點,但總覺得意猶未盡,現在結合我自己的經曆談談我對我國高等教育的一些看法。
自從高校並軌以後,高校是年年擴招。對於高考學生而言,這無疑是天大的好訊息;可是在校的大學生和即將走出大學的畢業生們對此卻是有苦難言。高校擴招本應該是件好事,有利於國民素質的提高、高水平人才的增多和知識分子力量的壯大,有利於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可是高等教育的改革者卻忽視了一個根本問題:國民素質的提高、高水平人才的增多和知識分子力量的壯大是需要靠教育來完成的,而不是僅僅依靠把更多的人送進大學就完事了的。現在的事實是:高校一味擴招,大量增加學生人數,卻沒有改進師資環境和學生學習環境;學生數量的增加和師資的缺乏帶來的只能是教育水平的下降,學生素質的降低,與其初衷相比,真是可悲。近年來大學生素質的下降,社會對大學生的不屑一顧這些現象都和高校擴招有著直接的關係。
伴隨著高校學生的逐年增加,高校畢業生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多,自然畢業生的工作是越來越難找,工資是越來越低。這種情況對於企業來說,也許是利好訊息:更多的學生意味著更多的選擇;更低的工資意味著更少的投入。可是事實並非如此,企業面臨這麼多的高校學生卻往往覺得無人可招,無人可用。為什嗎?教育水平的降低,高校管理的不規範和教學力量的落後生產的只能是不合格的產品。真不知道這場鬧劇的贏家是誰?
高校擴招終於以減少擴招比例,放緩擴招進度而結束,接踵而至的是碩士研究生的擴招,可能兩三年之後就輪到博士研究生的擴招了。和本科生的擴招相比,研究生的擴招危害更大。讀過研究生的人都知道,研究生在校期間的多數時間是在做課題;可是人數的增多必定帶來導師的缺乏、實驗室緊張和裝置的缺乏。問題確實如此,不過解決研究生擴招的問題,高校似乎有著更多辦法。學生不是多了嘛?那好,我們來個學校和企業相結合,學生到企業裡面去上班(美其名曰實習),然後企業每個月給學校和導師一定的培養費(一般在1500以上),這錢嘛當然是從學生工資裡扣了。問題是解決了,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一種變相的買賣文憑。真不知道兩三年後的研究生如何面對社會的評價。
高校的論文體制,我不是太熟悉,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高校教師和學生髮表的論文數是和他們的職稱、工資以及地位是掛鈎的,這也是為什麼高校追求論文數量而不論品質的主要原因。以論文作為一個評定依據沒有錯,但作為唯一的依據(事實上的唯一)那可就大錯特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