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一個只有六十人的美國軟體公司,憑藉一套優秀的行業通用軟體,占絕航空MRO行業翹楚時,再次引發了對中國公司專屬應用程式軟體行業發展的思考。
在國內最優秀的公司專屬應用程式軟體行業多年,使我有機會看到並思考這些行業的問題。
國內公司專屬應用程式軟體供應商,最缺乏方面有一下方面:
1/ 售前顧問/產品經理和需求分析師都普遍缺乏對業務和行業知識的持續跟進了積累。我們的這些決定產品命運的人,售前顧問和產品經理都只是為了應付項目,可以說他們根本沒有自己明確的定位和持續關注的行業,加上大部分人都少有在企業多年的實操經驗,僅僅依靠其他行業的經驗和短盞的需求調研,根本難以把握企業業務的核心,更不要說為企業提供全盤性的商務程序最佳化建議。需求分析師被關在研發門內,少有接觸客戶長時間瞭解業務的機會,更加上少有人去長期關注對對手或優秀產品的學習和吸收。做出來得產品只能說是功能的簡單堆砌,並不能真正體現企業的管理訴求和常用的運營指標,也就大家經常說的,我們的公司專屬應用程式軟體產品沒有管理內涵。
2/只有通用性功能,沒有行業特性。由於沒有通曉行業知識的人才,就不能做出好的行業產品,也就不能很好的佔領行業市場,行業市場沒有好的收益,公司就不會投入大量資金去招攬行業人才和拓展行業市場。如此惡性迴圈。筆者接觸過一些行業,深知行業的特性和管理有非常大的差別,沒有行業解決方案很難真正滿足客戶的需求,尤其是高層次的管理需求。
再說業務專家的培養。
業務專家的培養有幾個途徑:
1/從企業的管理員中尋找,尤其是在行業企業從事業務工作多年,經曆過大多數公司業務的人員。另外,就是企業中從事資訊系統支援的人員,他們大多熟悉企業的業務,而且對於系統的實現也瞭解甚多。
2/軟體公司的實施人員,他們一般在客戶現場工作多年,最瞭解客戶的需求,項目中也會常駐客戶現場。總之,這些人員必須有足夠的客戶現場工作時間,而且這寫客戶一定還要是特定行業的客戶。
總之,一個好的應用軟體產品,處處因該體現出對管理KPI的支援,而不能只是為了功能而功能。
其實,考慮好了這些KPI,明確軟體能支援那些,不能支援那些,那些需要客戶去手工收集,用於後續的分析。其實,就已經體現出了商務程序最佳化的意義,因為,再好的軟體也不能窮盡所有的KPI,所以應該知道我們能提供什麼,不能提供什麼,對客戶來說就是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