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的目的在於理解提出要求的組織對於這次評估的商業需要,評估小組領導將收集資訊來協助評估發起方對照評定目標和他們的商業目標。通過需求分析,可使評估人員在對評定目標,約束,輸出和範圍形成共同理解的基礎上對下一步評估作出正確的決定。
在進行需求分析之前,應確保滿足以下兩個進入標準:評估發起方已經決定使用SCAMPI方法;能夠提供評估要求綜述的人有時間接受訪問。發起者、初始要求和約束、過程相關的曆史資訊是需求分析的三個輸入因素,評估輸入是需求分析的輸出因素。
確定評定目標
我們知道,以滿足商業需要為出發點的流程改善最為關心的三個因素是減少費用、改善品質、縮短產品面市時間。為此,本階段所必需的實踐是:
1.標明評估發起者和相關的利益分擔者,並在他們之間建立經常性的交流;
2.將商業目標和評定目標文檔化;
3.確保評定目標與商業目標的一致性;
4.確定評估使用方式(內部流程改善,供應商選擇,過程監視),並將其文檔化。
此外,在本階段評估小組領導和發起者之間至少有一次交流。在某些情況下,還必須通過其他方式確保他們之間存在經常性的面談。
確定評估約束
評估約束是由評估小組領導和評估發起方或者進階管理員討論得出的。它是一個不斷反覆的過程,以在滿足評估發起者提出的要求、評估所採取方法的限制和對資源的要求之間達到平衡,最終達到評估輸入參數的最佳化。為此,本階段所必需的實踐是:
1.建立高層費用和排程約束;
2.確定評估包含哪些過程域和哪些組織實體;
3.確定對評估結果的最小期望和最大期望,或達到某一特殊的目的;
4.和評估行為的利益分享者商談約束條件和目的,確保評估活動的可行性;
5.將商談好的約束文檔化。
同樣,在本階段評估小組領導和發起者之間至少有一次交流。在某些情況下,還必須通過其他方式確保他們之間存在經常性的面談。此外,在評估早期階段標識的費用和排程的約束應該是針對高層而言的,是一種系統的估計,而不是詳細的估計。
確定評估範圍
在評估過程中,由參考模型範圍和組織範圍決定了評估的範圍。無論使用階段式標記法或者連續式表達法,在流程改善執行的早期,模型範圍都應該被確定並文檔化。評估小組領導有責任保證發起者能夠考慮到評估範圍中所涉及的過程域和採取的模型標記法。評估的輸出應該由他們根據實用價值來決定,在需求分析活動中制定,並且儘可能在那些可選擇的模型範圍內做出選擇。組織範圍定義了評估中調查的邊界,例如:對於每一個項目的實踐完成情況、為了完成組織級目標所做的實踐,可被選來作為組織代表和過程執行的背景。為此,本階段所必需的實踐是:
1.確定評估所使用的參考模型範圍和標記法,並將其文檔化;
2.確定評估期間調查的組織單位,並將其文檔化。
參考模型應包括過程域和相關的評估小組調查的最大能力等級或者成熟度等級(例如:評估範圍內的過程域的共性目標)。參考模型標記法的選取應該在確定評定目標時就討論過了,這是因為標記法的選取可能影響到評定目標的實現。
評估模型的範圍至少應該包括一個過程域。所有的共性目標和特定目標應包含確定的過程域能力等級或者成熟度等級;過程域內單個的目標不能被排斥在外。
通常來說,評估期間被調查的組織單位的確定應該滿足以下條件:至少有兩個被調查的過程是可以作為目標證據源,而且,要能獲得組織使用的生命週期的典型覆蓋。組織單位執行個體的選取可以通過調查表,或者通過和組織人員討論得出的概要資訊來決定。對於組織層級的過程實現(例如:組織訓練),不要求多個執行個體。
評估中將調查的典型執行個體也會驅動提供目標證據資訊源的參與者的選取。評估參與者(名字,角色)在初期所做的決定應該作為組織範圍確定的一個部分,和評估發起者或者高層管理者磋商。這在後面的詳細評估計劃中將得到進一步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