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非常關心或者說好奇:作為中醫名家,每天給別人治病保健,那麼,他們自己是怎麼保健養生的呢?
“劉渡舟”這個名字是中醫圈內最為如雷貫耳的名字之一,正如同“張藝謀”三個字對於中國電影圈的影響。作為中醫大家的李渡舟先生,曾在自己七十六歲的時候,講授自己的養生秘訣:“垂垂老矣,然尚能飯,能講學看病,能完成任務。得力之處,自思每日打坐一個小時,從不間斷,持之以恒。”
劉渡舟先生作為中醫界最受敬仰的名家之一,生前擔任北京中醫藥大學傷寒教研室主任、教授。一生救人無數。他本人的養生方法來源於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他這樣向大傢具體介紹他自己親身嘗試的養生方法:
《內經》首篇叫“上古天真論”,其中記載了中醫學的養生防病方法。它首先提出:古人百歲不衰,今人半百而衰,是古今時勢之異呢?或是人失調攝之法呢?因為上古之人,其知養生者,能法陰陽而知四時調神之理,又能和術數而知七損八益之法,節飲食以養後天之本,慎起居以節先天之精液,他們做到了積精全神,神與形俱,故能形神健旺,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知養生之法,不知養性,而以妄為常;不知葆精,而以淫慾竭其精液;不能淡泊,不知持滿,務求快心於當時,遂至戕生於異日。這就勿怪乎其人早衰而多病也。
儒、釋、道三教皆有養生之法,而皆主張靜坐。教人患心摒念,放下塵懷,從“恬淡虛無”四字入手,少一點妄念,便多添一點正氣,久而久之,則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靜坐又稱“打坐”。坐你才發現思想是很雜亂的。要想名利財色皆為身外之物,而人生苦短,如露如電,應做如是觀。把一團烈火的心冷下來,給心鬆綁,心得自在,不被物慾所擾,則神清氣爽,而真氣從之。就可以做到《內經》講的“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大道至簡,一個簡簡單單的靜坐,就是《黃帝內經》中所講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中國傳統養生方式的打坐,和風靡世界的時尚運動——瑜伽,都主張靜坐。簡簡單單的靜坐,怎麼就能夠“真氣從之”呢?怎麼就能夠“病安從來”呢?
在休息日的時候,我有時候去爬爬香山,爬山,其實挺耗體力的。我時常開玩笑地和我太太講:“如果今天不是說我們爬香山玩,而是公司讓我們必須到香山的山頂上去送封信,那麼,我們會怎麼樣呢?來迴路程就要1個小時,爬山又要爬上1個多小時,絕對是累死人的差事,給100塊錢也不去!——不過,如果是自己要爬山,那麼,就完全不同了。同樣要流汗,但是感覺完全不同。估計效果也完全不同。為了工作的爬山,是很累人的差事,心中裝滿的是工作,沉重、單調、沒有樂趣的工作。二和家人在周末爬山,則是很休閑的娛樂,心中充滿的是輕鬆和舒展。
看似同樣的爬山,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心情、效果。而對於健康養生而言,何嘗不是如此?很多的疾病,是由於“心累”造成的,這種心累,既有生理上的勞累,也有者心理上的勞累,劉渡舟老先生所說的“名利財色”這些“身外之物”,都會構成“物慾所擾”。而這種擾亂,則會潛移默化地積澱為身體的不適或疾病。
那麼,如何“給心鬆綁,心得自在”呢?劉渡舟老先生從《黃帝內經》中找到了靜坐養生的方法。回到家裡,在自己的房間,只需要安靜地盤腿而坐。兩三分鐘或者十幾分鐘都可以(不要求非得像劉老先生一樣靜坐一個小時,自己可以隨心所欲地進行時間安排,以感覺良好為原則)。還可以放上自己喜歡聽的輕柔的音樂,享受天籟之音的空靈之美。動作非常非常得簡單:只需要輕輕閉上雙眼,輕輕的呼吸,不去想什麼工作、生活、感情等俗事,彷彿來到一個世外桃源,你可以把讓心靈徹底放鬆。而當心靈放鬆了,不“累”了,你的身體也放鬆了,不累了。久而久之,就會像劉渡舟老先生所說的一樣“神清氣爽,而真氣從之”。
一部《黃帝內經》,成為千百年來曆代中醫名家的至高經典,成為指導中醫治療的根本思想。而由這部洋洋百萬字的經典,其健康養生的精華內容被濃縮成為十六個字: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而這十六個字的保健方法,又被濃縮成“靜坐”兩個字!
大道至簡,靜坐而已!
把心放下,病安從來?
這,就是一位中醫大家畢生的健康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