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瀑布模型的核心
- 快速原型模型可細分為:
- 快速原型模型的開發步驟:
邊做邊改模型
這種模型以前沒有學過我們的教材上沒有提只是在網上看到過 這是一種類似作坊的開發方式 對編寫幾百行的小程式來說還不錯 但是用在比較複雜的項目中就不行了 這裡不多說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規定了各項軟體工程活動 並且規定了它們自上而下 相互銜接的固定次序 如同瀑布流水 逐級下落
瀑布模型的核心
瀑布模型核心思想是按工序將問題化簡 將功能的實現與設計分開 便於分工協作 即採用結構化的分析與設計方法將邏輯實現與物理實現分開
快速原型模型
快速原型是利用原型輔助軟體開發的一種新思想經過簡單快速分析快速實現一個原型使用者與開發人員在試用原型過程中加強通訊與反饋通過反覆評價和改進原型減少誤解 彌補漏洞 適應變化 最終提高軟體品質
快速原型模型可細分為:
探索型原型 實驗型原型 演化型原型
快速原型模型的開發步驟: 快速分析 →構造原型 →運行原型 →評價原型 →修改 →完成
混合模型
把幾種不同模型組合成一種混合模型它允許一個項目能沿著最有效路徑發展 這就是過程開發模型(或混合模型) 實際上 一些軟體開發單位都是使用幾種不同的開發方法組成他們自己的混合模型
螺旋模型
螺旋模型將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結合起來 強調了其他模型所忽視的風險分析 特別適合於大型複雜的系統 這種模型的每一個周期都包括需求定義 風險分析 工程實現和評審4個階段 由這4個階段進行迭代 軟體開發過程每迭代一次 軟體開發又前進一個層次 由於軟體過程呈現一種螺旋上升 迭代發展的形態 所以稱為螺旋模型
增量模型
又稱演化模型 與建造大廈相同 軟體也是一步一步建造起來的 在增量模型中 軟體被作為一系列的增量構件來設計 實現 整合和測試 每一個構件是由多種相互作用的模組所形成的提供特定功能的程式碼片段構成.增量模型在各個階段並不交付一個可啟動並執行完整產品 而是交付滿足客戶需求的一個子集的可運行產品 整個產品被分解成若干個構件 開發人員逐個構件地交付產品 這樣做的好處是軟體開發可以較好地適應變化 客戶可以不斷地看到所開發的軟體 從而降低開發風險
噴泉模型
噴泉模型是一種以使用者需求為動力以對象為驅動的模型主要用於採用對象技術的軟體開發項目該模型認為軟體開發過程自下而上周期的各階段是相互迭代和無間隙的特性 生存期的各個階段可以相互重疊和多次反覆而且在項目的整個生存期中還可以嵌入子生存期就像水噴上去又可以落下來可以落在中間 也可以落在最底部
智能模型(四代技術(4GL))
智能模型基於知識的軟體開發模型 該模型應用基於規則的系統 它把瀑布模型和專家系統結合在一起 採用歸納和推理機制 協助軟體人員完成開發工作 並使維護在系統規格說明一級進行 說實話這個模型我不太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