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工程(三)——開發模型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標籤:style   blog   http   ar   使用   strong   sp   div   on   

    建模是軟體工程中最常用的技術,是為了理解事物而對事物做的一種抽象。視頻中講了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等,下面先對這四種模型做一下簡單總結。

一、羅列1、瀑布模型:

    將軟體生存周期各個活動規定為依線性順序串連的若干階段的模型。

優點:
(1)階段的順序性和依賴性
(2)延遲實現的觀點

(3)品質保證的觀點

缺點:缺乏靈活性,無法解決軟體需求不明確或不準確的問題

2、快速原型模型    首先快速建立一個能夠反映使用者基本需求的原型系統,讓使用者試用,以判斷哪些功能符合,哪些需要改進,開發人員按照使用者意見快速修改,然後再讓使用者試用……反覆改進,最終建立完全複合使用者需求的新系統。
優點:增加了開發人員和使用者對系統的理解,克服瀑布模型的缺點,減少由於軟體需求不明確帶來的開發風險。
缺點:增加了成本,快速建立起來的系統結構加上連續的修改可能會導致產品品質低下。

3、增量模型    集合瀑布模型的順序特徵和快速原型的迭代特徵,非整體開發,把軟體產品作為一系列的增量構件來設計,編碼,組裝和測試。
優點:較大靈活性,適合軟體要求不明確,設計方案有一定風險的軟體項目。

4、螺旋模型    風險驅動模型,使用圓形及其他方法來盡量降低風險,當項目按照順時針方向沿螺旋移動時,每一個螺旋周期均包含了風險分析,可以看做是在每一個階段之前都增加了風險分析的快速原型模型。
優點:加入風險分析,極大的降低了軟體風險。

二、歸納總結
1、相同點    都包含“計劃”,“開發”,和“維護”三種活動,“What-How-Change”概括了這三類活動的主要特徵,即計劃時期要弄清軟體“做什麼”,開發時期集中解決讓軟體“怎麼做”,維護時期對軟體的“修改”。


2、不同點(1)瀑布模型適合於需求明確的軟體項目。
(2)快速原型適合於需求不明確的軟體項目。
(3)增量模型適合於軟體要求不明確,設計方案有一定風險的軟體項目。
(4)螺旋模型適合於大規模高風險的軟體項目。


三、總結

    剛開始看著這麼多不知道有什麼區別,當我把它們全部列出來的時候,我就發現了其中的相同與不同,這就是所謂的羅列吧,羅列完了就要歸納總結。歸納總結後,也沒有什麼深入的理解,只是大概知道了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模型吧。所以,當以後不知道怎麼總結的時候,先把所有的東西羅列出來,再看它們之間的相同與不同。

軟體工程(三)——開發模型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