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即服務)模式,早在1990年,軟體即服務的概念就已經出現。SaaS(軟體即服務)與"On-Demand Software"(按需軟體),the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ASP,應用服務提供者),Hosted Software(託管軟體)具有相似的含義,是一種通過Internet提供軟體的模式。
SaaS解決方案的供應商獲得了風險投資的極力追捧,在2000年早期更是達到了頂峰。隨著風險投資在2000中期的迅速萎縮,SaaS的泡沫也慢慢破滅,被一度認為是無法吸引客戶,毫無競爭力的商業模式,以及缺乏盈利能力導致上市無望。大多數公司在市場上消失,倖存下來的都是一些較為強大的公司。現在,隨著一些公司的成功,如Journyx(時間管理軟體),WebEx和GoToMyPC(桌面共用),Concur(旅遊花費管理), Salesforce.com和Rightnow.com(客戶關係管理),SaaS逐漸升溫。也有分析家預測,到2010年,30%的新軟體將會通過 SaaS模式發布。
IT行業有個由來已久的傳統:只要你是個IT新貴,總愛把那些已經有些成就、但比自己強大的多的競爭者比作一幫老古董。如果你是一家新的硬體企業,你的機器速度肯定更快;如果是網路公司,那資料處理量一定翻番;如果是軟體公司,那賣的都不叫軟體了,叫做“解決方案”。而且,這個解決方案通常都是由三個英文字母縮寫而成(比如說ERP、CRM),表明這方案處於科技前沿,而你們則擁有主導地位。顧客們,趕快都上船。誤了班次,可就只能和一幫老古董一塊兒湮沒了。然而大部分的IT公司不厭其煩地講述著一個個華而不實的故事。而目前正走在“軟體成為服務(SaaS)”概念最前端的公司宣稱,一個新的時代即將來臨,它將超越所有現有的技術曲線。有人宣稱:“現在這些企業軟體的領頭羊將來都會被人遺忘,我堅信我們正處在從軟體運行在用戶端/伺服器的原有模式向軟體按需收費服務模式轉變的時刻。不出三五年,所有的應用軟體都會用這種方式(SaaS)方式提供給顧客。”
那麼,他們有理由這麼信心十足嗎?其實,不管叫什麼名字,軟體成為服務(SaaS)也好,按需提供計算也好,或者是其他的什麼名字,有關軟體是該租用還是購買的討論早就不再新鮮。無論是幾十年前的分時段使用大型主機,還是網路泡沫時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應用軟體服務提供者(ASP),實質上都是同一概念。現在預言如日中天的軟體巨人們(如微軟、IBM、SAP)的末日似乎為時過早,軟體租賃的收入目前只佔到整個軟體業收入的5%。而且,目前軟體租賃所針對的大部分客戶,都還局限於那些無力購買大型企業軟體的小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