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整理】租房產品創業的三個方向和三個產品---摘自《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標籤:夥伴   餐館   國內   易用   最優   完全   情境      輕量   

創業產品反思錄:從拆解元需求到產品定位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  發佈於 2018-10-08 08:56:31 舉報閱讀數:466
??10個人,10個月,100萬,3款產品,我們在變幻莫測的租房領域做了一些探索,犯了很多錯誤,也學到一些經驗,希望本文能對在路上的你有所助益。

拆解元需求

首先,讓我們用一句話來定義團隊要解決的元需求---讓租房變得更簡單

聽到“租房”兩個字,大家腦海裡最先聯想到的產品是什嗎?58同城,鏈家自如。

毫無疑問,在互連網的早期階段,以這兩款產品為代表的租房平台確實讓租房變得“簡單”。

簡單在哪裡呢?

  • 房東告別了滿街貼小廣告的時代,在家裡只需花一杯咖啡的時間,即可發布招租資訊。
  • 租客的找房效率大幅度提高,只需在上班的地鐵上滑滑手指,就可以篩選掉兩位元的房源。

資訊對接的效率提高後,房東和租客的匹配度也同步提高,因此在早期階段,58同城確實解決了“效率”和“準度”這兩個核心問題,從而讓租房變得“簡單”。

那麼,為什麼今天的租房不再“簡單”了呢?

成本被推高了。

在過去的10年中,中介毫無疑問是主要推手之一。

中介做了什嗎?

  • 中介通過資本壟斷了一線城市大部分的優質房源,這導致的直接結果是使用者在任何一個租房平台上找房都翻不出中介的“五指山”。
  • 中介之間的惡性競爭。為了壟斷和擴張,不斷蠶食租客的權益,租金一漲再漲。
  • 中介日常在網路平台上發布大量房源資訊,稀釋房源資訊品質,以達到壟斷資訊的目的。

總體來看,當前中介的體驗並不是很好。站在中介的角度看來,出於自身發展需要,自然希望服務更多的使用者,賺取更多的酬金。

但是在收取高昂服務費的同時,卻沒有提供與之相匹配的服務。

讓我們看看租客面臨的有限選擇:

  • 支付高昂的服務費,節省時間,從中介處購買房源資訊,承擔中介跑路的風險。
  • 在租房平台上花費大量時間篩選房源,碰運氣。

再看看房東的選擇:

  • 在中介的電話攻勢下繳械交房,坐收租金,但是要承擔房屋被改造和中介跑路等風險。
  • 在租房平台上發布資訊。大機率會淹沒在中介的資訊洪流中不見天日,從而蒙受損失。
  • 利用自己本地的人脈出租。

一線城市的租房市場可以說一直處於“賣方市場”,在當前的市場下,中介處於主導地位,租客和房東的選擇都是有限的,而租客更是處於食物鏈的底層。

現在租房市場面臨的狀況,比早期階段更加複雜:除了原先的“效率”和“準度”問題,還增加了“資訊壟斷”“租房成本高昂”等問題。

我們希望圍繞這些問題,重新梳理“中介”“房東”“租戶”三者之間的關係,下面是我們迄今為止在產品上所做的一些探索。

產品定位的三個階段

首先讓我們簡單的瞭解一些項目背景。

創始人: 國內某長租公寓運營總監,在長租公寓領域有一定的資源積累。

投入資金:約100w

試驗城市:廣州

接下來為大家展示我們團隊在不同階段給出的3個產品定位。

第一階段

時間:2017.12 - 2018.3

定位:“面向一線城市租戶的找房導航網站”

通過調研,市面上除了58和自如之外,還存在著一批“小而美”的租房平台,根據長尾理論,如果我們增加這些小平台的曝光率,可以在提高租客們找房效率的同時,完成產品初期的引流任務。

最理想的情況是:使用者通過我們的網站在各個租房平台之間相互跳轉,以實現找房的目的,同時導航可以為使用者提供高品質的攻略內容,以此增加粘度。

每年的3月份是北上廣的第一波租房潮,我們選擇在這個時間點推出產品。但就結果而言,資料很差。

讓我們用簡化版的Kano模型找找問題所在:

在Kano模型中,使用者期望值和產品體驗的落差一目瞭然:

租戶們普遍認為在導航網站裡找房子“很費力”,因為房源的入口在導航裡埋得特別深,再加上當時的頁面邏輯也有問題,這就導致使用者在網站裡特別容易“迷路”;而且沒有好的方式能讓使用者在各個平台間順滑的“遷移”,使用者離開其中一個平台的同時大機率會直接跳出導航網站。

使用者不能收藏具體房源,只能收藏平台網址,導致產品粘度很低。

團隊的本意是從“效率”出發去解決租戶痛點,但是在現在看來,導航這種形式是“隔靴搔癢”式的解決方案,不但沒有提高使用者的找房效率,那些“小而美”的平台也沒有獲得更多的關注,使用者的關注點仍然在那少數幾個傳統平台上。

使用者找房的基本需求仍然是“房源”,埋頭做產品的我們忽略了這一點;當使用者們進來第一眼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沮喪和離去都是在情理之中的。

打個比方:

老王肚子餓想吃飯,進了一家新開的餐廳準備點餐。這時服務員拿來了一份地圖,地圖上標滿了全城的餐館位置。老王怒了:“飯呢?!”服務生的笑容天真無邪,又掏出一本字典那麼厚的宣傳冊“我們還有其他所有餐館的簡介哦,先森瞭解一下~”老王憤而離席。

現在看來,“租房導航”是介於“基礎需求”和“偽需求”之間的一款定位曖昧的產品;再加上介面不友好,內容品質低等問題,這款產品的失敗是有跡可循的。

第二階段

時間:2018.3 - 2018.6

定位:“面向一線城市房東的資訊發布工具”

毫無疑問,我們正處於一個“無社群,不言商”的時代。相對應的,誕生於的小程式生來就具備社交基因,笨重的“閹割式App”不應該是小程式的玩法,我們認為小程式應該高效率的解決房東的問題,而且體驗必須輕量化,依靠“社群”在粘住使用者的同來培養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我們希望房東可以使用我們的工具高效率的解決“展示房源”和“租客重複詢問”這兩個痛點,讓房東用小程式產生一張房源展示卡,這張品質足夠高的資訊卡可以二次傳播,在社群和朋友圈裡分享,以此來達到初期傳播的目的。

我們希望在產品後期,可以通過這些積累下來的房源資訊和房東資料來反向篩選優質房源,以此為切入點,逐步解決中介“資訊壟斷”的問題。

在推廣一段時間後,使用者調研反映出了很多問題,最嚴重的問題是房東們反映出租慢,最後還是靠58等租房平台來解決問題。我們發現,問題出在“社群”上,原因有三:

  1. 社群成員基數小,房源曝光度較低。
  2. 社群粘度低,無法持續為使用者輸出價值。租房是高成本的低頻率事件,大部分使用者解決問題後會直接跳出,再次產生需求的時間跨度很大。
  3. 社群純靠運營人力引流,造血功能弱。

導致的結果是:大多數使用者無法在我們的社群裡解決問題。雖然也有一些積極反饋,很多房東反映產品體驗不錯,發布資訊更加直觀,而且也很方便易用。

小程式給出的體驗是“產品+社群”,即使小程式本身作為資訊發布工具體驗很好,但使用者真正解決問題的情境還是在社群裡,社群無法提供房源的高曝光,使用者自然覺得“出租慢”。

上線3個月後,項目被管理層叫停。

第三階段

時間:2018.6 - 2018.10

定位:“青年公寓折扣預約平台”

我們希望在提高長租公寓入住率的同時,降低使用者的租房成本。

假設傳統公寓的獲客成本單價是700元,那麼,如果我們能以400元的價格獲客,再以500-600的價格將客源對接給公寓,我們的盈利空間有100-200;這部分利潤可以用來補貼使用者,等獲得一定的使用者量後,可以依靠流量和增值服務變現,這是初步的商務邏輯。

相對於普通租房,集中式長租公寓的優勢在於豐富的共用設施和社交屬性。而我們產品的資訊結構和公寓的空間結構在邏輯上形成對應關係,力求使用者去公寓實地看房之前,已經在認知中建立起了公寓的概念性模型,我們希望把長租公寓的價值最大限度的展現給使用者。

在產品運行了一段時間後,我們探索資料完全不符合預期。於是我們開始複盤商務程序,最後根據運營同學反饋來的使用者資訊,我們確定問題出在了B端 (B端面向公寓方使用,主要功能是“確認預約”和“發布資訊”)。公寓方經常繞開平台和使用者私下籤約,不進行預約確認,以節省成本。

當時的預約流程是:使用者在青年家平台預約→將使用者連絡方式推送給B端→B端確認預約。新的流程修改為:使用者在青年家平台預約→通知B端預約資訊,隱藏使用者詳細資料→B端確認預約→B端查看使用者連絡方式

修改流程後,資料回暖不少。

事實證明:只靠純粹的商業道德,很難對商業上的夥伴進行實質上的約束。

這款產品的後續業務和模式還在探索中,我會將第一手的經驗分享給小夥伴們,請持續關注我哦。

結語

10個月,3個產品方向。

相信大家讀過文章後產生了諸多疑問。

  1. 既然創始人具備“公寓”方面的基因,為何我們在第一階段不直接做公寓方向的產品?
  2. 在第二階段,如果接著對“社群”投入成本,是否可能觸發社交裂變? 叫停的原因是什嗎?
  3. 產品的第三階段,是否可能出現“公寓”“租戶”“平台”三方共贏的局面?
  4. 頻繁轉變產品方向的依據是什嗎?

就結果而言,有些決策在當時的資源狀況下並未得到最優解。篇幅所限,在本系列(創業產品反思錄)接下來的文章中,我會以一個創業公司應屆產品小白的視角來對這些問題一 一進行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協助。

如果你現在處在難得的假期中,仍然願意花時間讀完我的文章,歡迎隨時來和我交流哦 (=^ω^=)

如果你對我們的產品特別感興趣,也可以私信我,北京的同學歡迎面基(*/ω\*)

 

本文由 @ 大北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總結整理】租房產品創業的三個方向和三個產品---摘自《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