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員建立商業意識之商業驅動力
(作者:閆輝)
在技術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中,它與商業的關係屬於相互作用,而且在一定階段,要麼技術佔據主導,要麼商業佔據主導。
在技術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中,它與商業的關係屬於相互作用,而且在一定階段,要麼技術佔據主導,要麼商業佔據主導。
應該說,互連網技術的產生是軍方發展過程中的產物,但是一旦這項技術民用化之後,便大大促進了商業的進展,那個時期,技術是商業的驅動力。看看當時矽谷的發展就可以明顯感到這種現象。
最初被追捧的互連網公司往往都是技術型的公司,這類公司的股票成長速度快的出奇。Netscape就是一個特別著名的例子。當矽谷投資人吉姆克拉克看到 瀏覽器這一市場的時候,便收羅了Netscape的Team Dev并力圖使之上市。當時吉姆克拉克簡直就是矽谷風險投資商的太上皇,誰投資這都是要排著隊的。曾 經因為第一次給吉姆克拉克投資佔據太多股份的一家風險投資商因為被克拉克拒絕對網景的投資而心理崩潰,進而走向了自殺。這時,技術是指路燈。
而華人陳丕宏建立的互連網企業最初也是以技術為核心,在上市初期備受股市追捧,然而隨著互連網技術的普及,隨著客戶在技術上的投資逐漸衰減。商業開始對技術進行反作用了。
現在,很多公司也表示,最近沒有什麼特別激動人心的技術出現,而且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再僅僅注重幾個IT技術的新名詞,而是真的問到,到底這些技術能夠給自己的業務帶來一些怎樣的改變,能夠如何提高公司的盈利。
通過IBM這家大公司的轉變,我們也能夠從中管窺到技術和商業之間的驅動互動過程。IBM在五六十年代,投入了幾十億美元研發大型主機技術,當時IBM就 代表著技術和實力,公司在研發方面的投資超過了其它所有公司的總和,而且所有的商業都在隨著IBM的新技術不斷向前發展。然而,隨著PC機和小型工作站的 興起,IBM的大型主機策略遭受到了挫折,而且他們的技術已經不再成為控制客戶的法寶。在各種外憂內患的幹擾下,IBM的市值一度下挫至穀底。這時,他們請 來了賣餅乾的郭士納,郭士納在考察了客戶的需求之後,提出了整合IBM的技術資源,給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策略,這時已經開始由完全由IBM主導技術發 展開始走向給客戶提供適當的技術解決方案。而且,當時恰逢互連網的熱潮,伴隨著電子商務技術供應商角色的宣傳,IBM展現了一個技術供應商的地位,逐漸走 出了低穀,並創造了一系列的輝煌。在郭士納離職之後,新任CEO將他的策略再次推進了一步,這次不再說其它的,而是修改為“隨需應變”。其實,這也就是按 照客戶的要求做事了。
IBM第一次將滿足客戶需求,而不是技術領先作為公司的整體策略。也間接證明了現在這個社會,已經由原來的技術驅動轉變為了商業驅動。
而且,很多商業需求在主導了某些技術的產生和發展,比如軟體外包和需要的網格技術就是這一類,客戶已經不再願意自己主導IT,而只是希望關注自己的核心 業務,於是IBM看到了這點,將很多IT支援人員服務接手了下來,同時,為了更好的支援這種業務類型,IBM將自己的研發方向放在網格技術上,做了很多工 作和努力,然而,在執行了一段策略之後,IBM又發現其實要滿足使用者的這種需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技術上需要跨越的障礙遠遠超過老闆的想像,於是不 得不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提出了踏踏實實整合自己產品和技術線,按照行業進行資訊和技術服務的策略。不過,IBM還是看到了一點客戶的需求,這就是在國外 大部分的系統之間開始需要進行整合,於是IBM將“隨需應變”轉變為了更加實際的“整合策略”,這樣收購的產品線統統都為這個統一的目的而服務了。
對於微軟這樣的公司來說也不例外,在開始,從Dos時代向Windows時代的轉變以及Windows95的發布,對於全世界來說,它所提供的技術進步 讓所有的使用者感覺到了一種鼓舞。每個新版本都有那麼多的新技術,新特性目不暇接。然而,現在Windows產品雖然也經常可以看到很多新技術的宣傳,但用 戶已經好像對此麻木了許多,就像比爾蓋茨如此看重的Longhorn也不能勾起大部分使用者的胃口。沒辦法,時代已經不同了。使用者已經厭倦了跟隨在這些技術 廠商的屁股後面前進了。類似蘋果這樣的公司,雖然也在技術上很有特色,但在宣傳方面,好像更熱衷於用外在的設計來吸引使用者的關注。
要 說唯一對技術保持熱情的群體可能就要算開源社區了。在思想精神上的刺激下,很多軟體產品保持著飛速的版本更新和發展,但最近一段時間,這樣的步伐也開始慢 了下來,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如何利用開源來做出自己的商業模式,諸如Jboss這樣的團隊就更加希望按照客戶的需求來定位自己產品未來的發展,這樣的產品是 在一個商業人員的帶領下發展,而不再是在一群技術狂人的掌握下飛奔。 我採訪過很多家國內的軟體企業,他們也開始將宣傳的重點從原有的技術轉向到滿足客戶的要求。趨勢科技就是這樣。而類似點擊科技這樣的公司,在創立之初,相 信王志東認為憑藉自己的影響力和對技術的把握,肯定可以吸引一大批客戶跟隨自己的協同軟體平台,但事實上,商業前景並不清晰的點擊科技在技術推廣方面遇到 了很大的挑戰,於是不得不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在自己的平台上先打造出一系列能夠滿足使用者使用的解決方案出來,至於以後這項技術的推廣和發展,實在不是一件容 易的事情。
我們經常使用某些共用軟體,其實好像這些軟體整體的技術並不出色,而且與很多大型軟體相比更是弱不禁風,但就是有很多應用 可以通過這些小的軟體更好的實現,比如Photoshop其實理論上可以實現任何一種圖形和映像的設計和處理,但Ulead卻對一些初學者和簡單的映像操 作提供另外的一種方式,而類似映像轉換這樣的功能更是讓一大批小軟體在市場上獲得了回報。
MacroMedia的Flash製作產品 可以製作各種各樣的Flash,無論是按鈕和程式都是可行的。但仍然市場上有很多簡易的flash banner產生軟體,比如把文字直接轉換為flash,或者把Video轉換為Flash,這些技術其實Flash本身都內建,但使用者希望以更簡單的方 式來使用,於是使用者的需求就代表了商業的驅動力,驅動著一些技術向前進步。 如果無視這種變化,而固執的堅持技術論,有可能會遭遇到挫折。在國內與普元公司的CEO和CTO溝通的時候,我們瞭解到,其實國外很早便有公司做同樣類似 的產品,也就是能夠從軟體初始開發的時候就用構件技術搭建,但到現在為之,很多公司最終失敗了。談及失敗的原因,黃柳青表示,其實並不是他們的技術做的不 好,而是因為美國的主流客戶應用不在這個領域,大型系統已經發展多年,要重新用一套新的技術和方法構建,其中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而且開發這樣一套系統需 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很多公司沒有等待到那一天便支撐不下去了。但是,在中國這樣的系統是有其市場空間的,因為中國的大型系統還處在發展的初期,如果能夠有一套提高開發效率的體系,自然可以吸引使用者,同時國內開發這樣的產品,其投入比國外相比還是少了許多。總之,綜合這樣很多因素,我們可以看到商業對技術的反作用力現在佔據主導地位。 然而,這並不能說明,未來不會再重複技術推動商業的時代出現。如果未來出現了更好的開發方法,或者有人發明了更加優異的體系架構,真的有可能再讓我們技術人員感到驕傲的一天。有人說,現在的硬體體系比十年前複雜了10倍,但軟體比原來的複雜了300倍,這對於很多技術人員來說,能夠尋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技 術方法無疑就是“銀彈”。
在這樣的時期中,程式員不要埋怨自己生不逢時,也不要對滿足客戶的需求心存芥蒂,充分的擁抱使用者的需求吧。或者,當我們有一天從使用者的需求中又再次挖掘到了技術的新驅動力。
Trackback: http://tb.blog.csdn.net/TrackBack.aspx?PostId=906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