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首先聲明這話不是我說的,只是有幸看到了朋友圈的一篇文章有感而發。
為啥這篇文章會這樣說呢?
“這個世界上,想不經曆失敗而徑直走向成功是基本不可能的。”應試教育的死穴恰恰是它沒有個孩子們留下“犯錯的空間。然而,試錯才是人類不斷學習、進步的前提。”
——哈佛大學創新實驗室和教育改革領導小組負責人、《創新者的培養》作者托尼·瓦格納
這是文章的開場白,個人覺得說的很有道理,試想有那個不是在跌倒中學會走路,有那個不是在錯誤中成長。
文章中介紹到成功創新者不可缺少的素質有以下方面:
好奇心,善於提出好的問題,以及渴望獲得更深入人心的理解的一種習慣;
協作,始於傾聽和學習那些與自己的觀點和專業知識上存在很大差異的人;
關聯性或整體性思考;
行動和實驗的偏好;
我們中的許多人往往會認為有些人天生具有創造新性和主動性,而其他人則並不具備。但是,學術界的專家基本可以達成一個共識,那就是如果給予合適的機會和環境,大多數人都可以變得更加具有創造性和創新性。
就人類的本性而言,都有玩耍的欲求。無論是童年時期探索世界,還是作為成年人尋找新的可能性、新的思路,這些事人類的最高形式的表達,全部都是從玩耍的初心開始的。從玩耍開始,帶著好奇心,勇於提問,積極展開人類的對話,這就是文化上最重要的。
事實上,人類的好奇心、創造力與生俱來,問題在於這些特性確實往往在童年時期被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過程消弱,甚至磨滅。
童年時期,慢慢的十萬個為什麼的小朋友會被訓斥,很多國家的教育過多的關注應試教育,關注於學生如何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遺憾的是,這些考試對於培養創新者的協助微乎其微。而直接導致了孩子們慢慢不敢問問題,不想問問題,作為一個成年人太多的問題反而被認為幼稚。
筆者始終堅持是錯才是人類不斷學習、進不的前提,因此,教育必須鼓勵試錯的勇氣以及精神智力上的冒險精神。
21世紀,真正重要的不是你知道什麼,而是你能用你的所知創造什麼。我們的教育同樣應該鼓勵學生們去嘗試和冒險,從失敗中學習而不是懲罰他們的失敗,把試錯或者失敗看做解決問題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在此聲明以上觀點並不是我提出來的,只是看完文章後有感而發,有不足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應試教育的死穴,恰在於堵死了孩子“犯錯”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