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行為從一定意義上講,就是為了保證軟體的可用性和使用者介面友好,這段時間在使用msn時發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小細節,拿出來和大家探討一下。當然可能有些朋友會認為這些軟體行為是應該的,其實軟體行為的意義並不在於行為本身,而在於它給使用者帶來的感受。
細節1
收到了msn的新增連絡人...郵件,但卻沒有在msn上看到添加確認對話方塊。
這個情況很特殊,估計很少有朋友遇到過,但我這次遇到了。一開始我也不明白怎麼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我還以為可能是msn的伺服器刪除到期的添加訊息所導致的,但因為從郵件日期來看,離我上線僅2天,不太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刪除訊息。
後來我做了一個實驗才明白,原來那個人先加我,然後又把我給刪除了,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我沒有登入過,因此訊息不會被我的msn messenger接收到,但郵件發出了,自然是改變不了的。最後我還是加那個朋友了,發覺那個朋友蠻有意思的,竟然說我們很有緣,哈哈。
從這一點來看,這一軟體行為的最關鍵一點在於添加的提示郵件,雖然大部分的需求分析人員會認為最好把郵件也給刪了,因為這對於系統來說是一個錯誤的添加動作。但從使用者體驗度來看,特別是msn messenger這樣的基於SNS的軟體來說,使用者可能因為錯誤的添加而獲得一個意料之外的朋友。
細節2
一個連絡人被阻止後,被阻止的人只能看到對方離線,但可以訪問當事人的msnspace
該細節表面上開起來有些欺騙人的味道,但實際上是很有意義的,有些時候我們會因為和朋友鬧矛盾,而一時衝動把朋友從msn上給刪了,這很常見,但正因為有了阻止動作,就給了使用者一個反悔的機會,其實很多情況下,衝動只是暫時的,事後大家都會覺得其實沒有什麼。阻止操作與刪除操作的一個很大的區別在於是否要對方允許該操作,前者不需要,而後者需要,表面上看似乎差別不大,從技術角度講無非是彈出一個對話方塊由使用者按確認或拒絕。大家可以自己體會一下,如果一個朋友重新加你,會給你什麼感覺。
阻止功能的意義在於緩解矛盾,隨時恢複朋友關係。但這與把狀態改成離線又是不同的,因為離線是所有人都看到你離線,而阻止是只有被阻止的人才會看到你離線。
這一點在QQ當中似乎做得不好,因為QQ僅提供了黑名單功能,但黑名單中的人恢複為朋友是需要對方確認的,這其實與刪除沒有多大區別。
細節3
當使用者改變狀態時(除了離線),只改變表徵圖,不會髮狀態提示給對方。如果msn因為時間延遲自動化佈建離開,使用者一移動滑鼠就會自動變為聯機狀態。
這一點其實意義沒有之前兩個那麼大,但從使用者的使用感受來看還是有意義的。我們先看QQ,QQ改變狀態了以後,使用者發訊息給那個人的話,會收到狀態提示,每發一句都會提示,而且我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很多時候,我朋友不知道自己的狀態不是聯機,我要跟他說你把狀態改一改之後,他才會意識到,這種提示其實很煩人。而msn很好,用一個表徵圖來表示狀態,就算髮訊息給朋友,也不會返回狀態提示,這樣給人的感覺就很自然。
還有就是返回之後,msn馬上會自動變成聯機,這個功能就可以避免使用者已經在聊天了,但狀態還是沒有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