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我是一隻IT小小鳥》推薦序一。點擊購買)
從2006年開始,我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參與了實習生培訓、新員工招聘與培訓等工作;也走訪了十多所大學的電腦系和軟體學院,還在幾個學校講授《軟體工程》這門課。在此期間,有幸結識了不少有想法的大學生朋友。他們中的一些人,就是這本書的作者。
中國的高等教育體系中,大約有10%的學生在學習與IT相關的專業(電腦科學、軟體、MIS等)。這些學生在接受了4~6年左右的教育之後,對這個教育系統有些什麼反饋呢?IT教育迫切要改變的做法是什嗎?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和同學們的反饋,下面是一些建議:
和實踐結合。軟體教育離不開實踐,不要太強調閉卷考試,老師一定要讓學生實踐、實習。
1.做真實的項目和幻想的項目是有很大區別的;
2.自己從頭寫程式和維護正在使用中的代碼是有很大區別的。
沒有真實的需求,沒有軟體的漸進式開發,沒有真實的團隊合作,程式設計和軟體工程中的大部分理論都淪為空白談。遺憾的是,很多學生就這樣以空對空,也混畢業了。
和各種學科的結合。現在專業分得太細,一個專業清一色背景的學生在一起,和其他年級、其他專業的同學有交流嗎?沒有!
1.希望電腦科學教育能把別的學科的知識聯絡起來,比如,和工業設計、使用者體驗設計、藝術設計、自動控制,甚至心理學、商學聯絡起來;
2.希望把電腦有趣的發展曆史放進來,講講圖靈,講講馮•諾依曼,講講各種語言的源頭和流派分支,講講IT企業有趣的真實故事等等。培養學生對這個行業的興趣、熱情和敏感度。提倡互動,介紹同學上相關的論壇、網站,開拓視野。
如何教創新?在學校裡聽領導的報告,會聽到很多次和“創新”相關的詞彙。你會覺得這個學校的領導的確非常想創新。但是另一方面,我聽到一些同學反映教材、教案、教學方法都是幾年甚至十多年不變的老一套,和實際脫節得厲害。
怎麼教創新?除了讓學生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之外,學校可以做的一件事就是——
允許學生實驗,失敗,再實驗,再失敗。
創新不是公式推導,不是一旦學好例題,就能模仿炮製的解題方法,要給同學們實驗和失敗的機會。有人問,學生失敗了,上課怎麼給分呢?我說,如果同學們能夠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同樣也可以得到比較好的分數。經驗教訓能協助他們更好地創新。我的《軟體工程》課程的評分標準大致是:
1.有創新的想法,並成功實現:優。
2.有創新的想法,失敗了,能認真總結:優。
3.無創新的想法,最多隻能得:良好。
當學校和老師鼓勵同學們沒有後顧之憂地去創新、去失敗的時候,很多同學的動力、熱情會大大增加,從“要我學”、“要我做”變成“我要學”、“我要做”。無論創新成敗與否,同學們都會收穫良多。
作為一個“業界人士”,我講了這麼多意見和建議,其實很多老師、學校領導也早就意識到了這些和其他許多問題。提意見總是容易的,難的是盡自己的能力改變現實。這本書裡的很多主人公並沒有停留在提意見或埋怨,而是自己行動起來,改變現狀。作為一個“客座講師”,我正在課程中實踐我上面提到的想法,有學生喜歡,也有學生不爽——因為課不好混了。
書中的許多故事常常讓我幻想——如果我們的教育系統能多協助他們一下,也許會有更多的學生能少走彎路,成為IT業快樂的小小鳥,甚至大鵬鳥!(書評《我也是一隻IT小小鳥》)
希望更多學生、老師在看到這本書之後,能一起動手,讓夢想早日成為現實。(歡迎來微軟亞洲研究院實習、創新)
鄒欣
研發經理 | 微軟亞洲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
2009年8月於北京
相關閱讀:
我也是一隻IT小小鳥——讀《我是一隻IT小小鳥》有感
《我是一隻IT小小鳥》作者訪談錄 之 科研道路代表——林健
背後的故事——《我是一隻IT小小鳥》作者徐宥講述花絮
《我是一隻IT小小鳥》後記
為什麼要把這些東西寫下來?
《我是一隻IT小小鳥》目錄搶鮮看!
豆瓣討論 互動網購買 卓越網購買 噹噹網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