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3D列印創業:什麼都想做的金濤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創業 中國 杭州 中國
成為中國3D列印市場的Shapeways? 先想盡辦法活下來再說2009年6月,僅僅大學畢業兩年後,學習電腦專業的金濤和兩個高中同學,在一周的時間內做出了創業的決定、辭去原有工作、註冊成立公司。 三個樂觀的年輕人租下一座近300平米的獨棟廠房、花幾十萬元購買了一台3D印表機、給自己的公司起名為Magic Firm,他們堅信自己的好點子很快就會讓公司獲得魔幻般的成功,從而開創他們人生的新局面。 商業模式? 很簡單,給那些魔獸世界的玩家列印出一個個遊戲角色,把虛擬世界中的魔幻英雄變成實物。 這三個魔獸世界玩家,信心滿滿自己的公司將獲得暴雪製作遊戲人物模型的授權,面對如此龐大的玩家群體,而且國外已有同樣模式FigurePrints的成功案例,銘展網路不賺錢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由於收入慘澹等原因,2009年12月,金濤和員工們離開了杭州絲綢聯合工廠中那座年租金10萬元的獨棟廠房,搬至秋濤北路居民區一套140平米的三室一廳。 其中一個房間專門用來擺放3D印表機,其他房間用來辦公。 公司創建6個月後,與金濤一起創業的兩個同學迫于生活壓力離開了公司,他們找了工作開始重新上班。 當時銘展網路提供售價400元和800元兩款角色列印,這種採用彩色石膏為材料的模型每天可以列印大約10個。 2010年一年僅賣出去400多個。 「我也有生活壓力,但總得有一個人來繼續做下去。 而且本來這就是我想出來要做的事情。 他們不拿工資去工作了,但並沒有撤資。 」金濤告訴《時間表》。 巨大的壓力下,金濤開始調整公司運營策略。 首先停止了遊戲業務,然後專門為3D列印服務創建網站,並通過在谷歌購買「3D列印」關鍵字等方法進行網路推廣。 「一開始其實不是我們去找客戶。 3D列印本身是個新東西,直接去找客戶比較困難,你得讓別人知道怎麼找到你。 」金濤說。 隨後一些產品設計之類的公司開始成為列印的客戶。 當時最讓金濤重視的是為中央電視臺MTV頒獎典禮製作的獎盃。 這座獎盃的設計師是一家上海公司的外籍設計師,他希望這座獎盃的設計和製造既能控制成本,又能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交貨。 於是他們找到了距離上海不遠的杭州,交給銘展網路用3D印表機製造樣品和最終產品。 當時的設備每天能列印三個獎盃,這批使用石膏列印的獎盃僅用兩天時間就製作完成了。 Mbot的誕生2010年一位來自澳大利亞客戶的出現,成為金濤和銘展網路發展的拐點。 這是一位41歲的電子工程師,也是一位資深電子產品玩家。 他發來圖紙要3D列印一些零部件。 那時正好是金濤接的圖紙,因為他對桌面3D印表機有一些瞭解,發現這些零部件都是桌面3D印表機用的。 一交流,對方說確實是打算做這種比較初級的小型桌面3D印表機。 於是金濤就為他列印製造這些零部件。 同時,金濤對這種桌面設備很感興趣,就用一批大約價值4000多元的零部件跟這個澳大利亞人換購一台機器。 但不知道是機器設計的原因,還是金濤的組裝有問題,這台機器從來沒能正常運行起來。 金濤無奈之下只能把這台機器給對方郵寄回去。 如今,這位澳大利亞人也早就不再組裝銷售3D印表機了,他開始説明銘展網路在互聯網上推銷機器。 眼看著到手的桌面3D印表機不能運行,金濤心有不甘。 2011年初,他和一位朋友一起在網上合買了一台Makerbot二代3D印表機,花了兩天時間才把它組裝好。 終於,金濤第一次在自己動手完成的印表機上,製造出了產品,雖然那些只是機器附帶軟體中內置的一些蛇形、方塊等簡單3D圖形。 在此之前,金濤就有心利用開源設計,自己開發製造桌面3D印表機。 他一直在採用RepRap還是Makerbot兩種開源機型中猶豫不決。 之前澳大利亞人賣給他的就是一台RepRap3D印表機。 鑒於其不能正常運行的遭遇,金濤自然而然地選擇使用Makerbot的開源方案。 為了研究Makerbot的機器,金濤抓住第一代老機型促銷的機會,一下又買了3台。 第一代機型給金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款3D印表機工作起來噪音巨大,一旦運行起來沒人願意留在它所在的房間裡。 親自動手造一台Makerbot 3D印表機仿製品的過程,對金濤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 儘管之前對3D印表機很感興趣,但金濤的角色更多是一名使用者。 專業是電腦程式設計的金濤在電路、機械方面並不擅長,而為了製造一台3D印表機,還需要採購大大小小各種零部件,所有這些know-how耗費了金濤近半年的時間,2009年9月,銘展網路的第一台桌面3D印表機終於完工了。 這台機器看起來與Makerbot二代幾乎沒有差別,甚至名字也充滿了山寨味道——Mbot。 與樣板相比,Mbot更換了更好的滑輪零件、加強了穩定性,最大的改變在於解決了噪音問題。 當時這樣一台桌面3D印表機的成本大約是3000元。 2012年銘展網路的桌面3D印表機Mbot銷量已達到約2000台,完全通過自己的網站和淘寶店這樣的線上平臺銷售。 如果通過電話無法解決問題,使用者就得通過快遞的方式把印表機送回公司進行維修。 這家公司正在籌備建立自己的線下管道商。 金濤預計2013年國內桌面3D印表機市場規模將達到2萬台,銘展網路的銷量目標是3000台。 全業務模式創建銘展網路,金濤其實有著自己的商業邏輯。 他希望這家公司成為一家3D列印服務商,為個人和企業使用者定制列印產品。 而硬體技術並不是他的優勢,所以開發、製造3D印表機不應成為銘展網路的核心競爭力,最初以遊戲角色列印服務開始,也是由於這是金濤判斷吸引使用者、進入列印服務市場門檻較低的一條途徑。 但當時的中國市場環境,願意使用3D列印服務,甚至知道3D列印的使用者都不多見。 2010年整個公司的收入也不到50萬元。 再加上創業合夥人的離去,那段時間是金濤創業後最艱難的時光。 經過對個人電腦、印表機等產品市場發展史的對比分析,金濤認識到,一個新興產品市場,最開始都是硬體銷售市場空間最大,利潤也最為豐厚。 隨著硬體設備的逐漸普及,才會有大量的使用者需要相應的應用和服務。 個人電腦正是經歷了電腦銷售主導市場、軟體市場迅猛成長、依託電腦平臺的互聯網服務統治市場的過程。 而目前3D印表機市場正處於初級階段,更適合銷售3D印表機產品。 未來隨著3D印表機的普及,列印服務將會迎來巨大的市場空間。 這就是為什麼隨後銘展網路成為中國市場3D列印相關業務類型最全的公司之一,這家公司不僅開發銷售自有品牌的桌面3D印表機、代理銷售國外品牌的高端3D印表機,同時還有核心的3D列印服務和3D使用者社區業務。 「之前是列印服務有收入後,説明印表機製造成長。 隨著印表機產品銷量增長,我們會用硬體利潤去做Shapeways那樣的列印服務。 」金濤對《時間表》說,「全業務模式我覺得好像沒有其他人做。 我們本身靠3D列印服務起家,絕對不會放棄。 我希望提供一種類似于商業基礎服務,就像快遞。 長期來看,我們會把自己定位為3D列印服務中心。 」但銘展網路的商業模式並沒有得到風險投資機構的認可。 金濤見過不少風險投資商,但對方的態度一方面認為桌面3D列印裝置的進入門檻並不夠高,另一方面,他們還認為列印服務的市場規模不夠大。 金濤決定同時兼顧3D印表機產品和列印服務兩個業務,還有一個原因是他發現這兩類使用者之間有著很大的重疊,每個業務都能為對方帶來商業機會。 例如一家產品設計和開發公司,工程師希望能夠快速製造出樣品,那麼他就很需要一台桌面3D印表機。 而製作出初步樣品後,經過修改確認需要給客戶提供更精密的樣品或者可以直接生產製造時,這家公司就需要一個精緻的工業級3D列印模型。 他們就會考慮購買銘展網路的列印服務。 由於印表機產品的研發和製造剛剛開始,2011年銘展網路的主要收入還是來自列印服務。 2012年除了銷售自有品牌的桌面3D印表機外,金濤還開始代理一些國外品牌的高端3D印表機維持公司運營。 2012年,這家11人的創業公司收入中,已有60%以上來自3D印表機硬體銷售。 公司也從居民社區搬到了杭州東部軟體園一套80平米的辦公室裡,並在旁邊租了一間180平米的廠房用來組裝桌面3D印表機。 消費電子? 銘展網路的2012年款Mbot印表機與中國市場上很多桌面3D印表機差別不大,同樣來自于開源技術。 金濤正著手讓自己的2013年款機型變得更加特別。 除了機器的穩定性外,他最希望對自己的3D印表機進行改進的地方,是機器的外觀和使用者操作印表機的交互體驗。 「我們現在的競爭力並不強,第一年我們完成複製,第二年開始有一些自己改進的東西。 」金濤說,「我們也會自己做一套控制軟體。 現有的太像工業控制軟體,而非面向大眾使用者的產品。 我希望3D印表機這個產品能吸引更多消費者。 想把它做成消費類電子產品,就必須去改進。 」除了個人電腦端的軟體,金濤還計畫開發一些行動裝置上的應用,讓使用者可以擺脫電腦、用手機就可以操控設備完成列印。 但在吸引更多個人使用者的3D列印社區方面,銘展網路做得並不好。 只有一些公司員工上傳的3D圖紙,缺少使用者和使用者之間、設計師和使用者之間的交流和分享。 由於同時進行多項業務,不能短期內帶來商業利益的社區服務並沒有得到金濤太多重視。 他的主要精力還是集中在3D印表機的改進和銷售,以及推廣3D列印服務方面。 對市場發展保持樂觀的金濤,卻一直感到公司的未來發展有一種危機感。 他認為銘展網路在國內的最大競爭對手是一家正在低調潛伏的公司。 「因為我們做的業務比較多,像列印服務、印表機產能等等。 可能會突然冒出一家有實力的公司,把這些全都做了。 」金濤說,「我擔心的是那些完全不出聲,自己在那裡搞,突然出來的競爭對手。 」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