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邊淳一所說的「鈍感力」,直譯為「遲鈍的力量」,雖然有時給人以遲鈍、木訥之感,但它是「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這似乎戳中了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7254.html">中國互聯網環境的某處隱秘所在。 相比激進、張揚、剛硬而言,有時候鈍拙、低調、緩慢,似乎更容易在競爭激烈、高速反覆運算的商業節奏中勝出。 儘管他們是少數派。
如果說敏感力是一種外在的洞察力,那麼鈍感力則是一種內在的堅持力,是一種更持久的耐力與爆發力。
「鈍感」相對敏感而言更像一種大智若愚的生存智慧。 鈍感企業沒有精巧的商業模式、沒有環環相扣的資本躍進,不急於搶地盤,它們始終圍繞著核心競爭力去設計產品或服務,產品單一但殺傷力強。 它們相信企業如同萬物,有其自然生長規律,以拙制巧。
控制你的心魔做時間的贏家
這是一群鈍公司,看似生長遲緩卻善於拒絕誘惑,靠專注累積實力,因此保有一顆銳利的心。
大眾點評網的員工戲稱,自己的東家似乎天生具有一種「鈍感力」,對所有新概念、新點子都不感冒。 直到最後,被O2O(Online To Offline)這樣一個新潮的概念砸中。
看上去這是一群鈍公司,貌似生長遲緩卻善於拒絕種種誘惑,因此保有一顆銳利的心。 因為純粹、專注的「一根筋」路線,他們反而靠時間和實力累積了無窮能量,只是隱去了鋒芒。
就像毛竹,在最初五年裡,幾乎觀察不到它的生長,但此後五個星期內,能長到90英尺的高度。 依賴的是其前五年,一直在悄悄地壯大的、長達幾英里的根系。
說到底,這無非是一群笨小孩,只懂得「向前走」,不會顧左右而言其他罷了。 他們像年少時的郭靖,不那麼聰敏地學會「快進快出」套現,也不那麼急切地搶奪市場,他們只是傻傻地、一門心思地練好自己的「降龍十八掌」。
「一根筋」
拒絕岔路口的鮮花
張濤在9年前大概也想不到,自己創辦的大眾點評網會因「簽到」、「團購」等互聯網熱門應用的成為焦點,在電商和團購行洗牌之際成為「新好模範」。
原因是他有點鈍,對岔路口上的鮮花招搖視而不見,一根筋走到底。
在張濤眼中,一個公司的定位至關重要。 「你到底是做什麼事情,核心是做什麼,定位要清楚,把這個想清楚就不會輕易受到誘惑」。
一手為商戶行銷、一手幫消費者找優惠,連接二者的關鍵,正是日積月累的客觀評價,這是大眾點評的命根子。
「曾經有個老闆給我投了10萬塊錢廣告,但是要求我們把他餐館的兩個比較差的評價給刪掉,我當時就拒絕了。 」張濤的同學、大眾點評網資深副總裁龍偉說,「大眾點評網上的資訊一定會保證它的客觀、公正、獨立。 說白了,我們就是要捍衛我們自己網站的生存價值。 」
記者在大眾點評網總部發現,這裡的編輯團隊和業務銷售團隊,分別在兩個不同的錯層。 兩邊的人想要打個招呼都很難,除非他們各自下樓到一層,在一個共用的走廊交匯。
「我們有一個軍規,大眾點評的銷售團隊和編輯團隊嚴格地分開。 不僅僅是從地理位置分開,我們不允許有這樣的內部接觸。 」龍偉表示,如果網上充斥著假點評,以及不客觀、不真實的資料,大眾點評早就死掉了。
要捍衛底線,還要抵擋誘惑。 有人曾勸張濤做酒店預訂系統、有人勸他做外賣,看上去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他卻充耳不聞,直到遇到了團購。
當團購和移動互聯幾乎同時風生水起的時候,公司內部不是沒有討論過。 但資源有限的張濤,毫不猶豫地選擇先發展手機用戶端。 團購在他眼中只是一個行銷手段,其本質是一個付費的優惠券,能夠讓大眾點評的行銷錦上添花。 但是,如果失去了手機這個陣地,一旦有人利用手機去做商戶和使用者的資料積累,對於大眾點評無疑是致命打擊。
作為團購市場的後進者,龍偉始終覺得:這只是大眾點評優勢基因的延續擴張。 「我們不是一個團購網站,而是一個平臺,既服務于消費者,也服務于商戶。 對消費者來說,是尋找與分享資訊的地方;對商戶來說,是精准行銷的平臺,來大眾點評流覽的人,都是有實實在在消費需求的人,這是我們存在的價值。 」
團購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商戶一種非常態的行銷。 「就好比大型的優惠券,只適用于一段時間,不可能長時間做。 它在短期內帶來巨大流量的同時,也產生了很大的運營壓力。 因此,商戶必須恢復到正常運營狀態,此時就需要優惠券、推薦其他產品。 團購只是我們提供給商戶的一系列行銷產品(團購、優惠券、商戶主頁、推薦位等)中的一種。 」
「我不覺得我們受到過什麼誘惑,因為我們一直堅持自己的東西,其他人做的東西不是我該做的。 你要說誘惑,對意志不堅定的人,才會覺得什麼是誘惑。 你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不擅長做什麼,思路正確的話,這些東西都談不上是誘惑。 」龍偉對記者的發問感到很奇怪,這從來不是他思考的範圍。
團購對大眾點評而言,是一次「二次創業」的機會,但對UC呢? 看上去風馬牛不相及,但仍有人向UC創始人俞永福力薦。
「去年很多人都說,永福應該做團購,投資人也勸我。 其實,我要做團購很容易,這麼大流量,而且現實能掙很多錢,離變現很近,但這個誘惑我扛住了。 」俞永福搖搖頭,「我很堅持,這不是我們的核心目標。 」
從創業到現在,「這一路上的誘惑太多了。 核心就是現在什麼火,大家就會跟風,想是不是該做。 」俞永福回憶,創業最早期,身邊所有人都說UC要做一個門戶。 「如果我們要做門戶,肯定是第一集團軍的,而且流量最大。 但這不能做,會破壞整個產業鏈,也不是我們的基因。 如果走出那一步,就沒辦法在產業鏈上‘統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