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宏碁、HTC等為代表的臺灣發展自有品牌有兩大困境,第一個是「對產品瞭解很多,對客戶瞭解太少」;第二個則是,當趨勢移轉時,臺灣企業無法及時反應,因而錯失商機。
雲計算並非萬能良藥,宏碁面對的轉型之路比前兩次更加艱難。
宏碁,這家全球第四大PC生產商,曾經憑藉上網本幾臨登頂,也瞬間被其拖入「危險區」。
如今,宏碁正處於行業轉型的困境中。 當PC時代衰落,整個臺灣科技業都陷入了下滑態勢,宏碁創始人施振榮再度出山,試圖第三次再造宏碁。
年過七旬的施振榮找來看似萬能良藥的雲計算,但是,在此之前,戴爾、惠普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這一方向,卻成效不彰。 施振榮有什麼回天之術呢?
第三次再造
優秀的工程師、傳統的中國生意人、先鋒派經理與國際企業家于一身,有遠大的志向和寬闊的視野。 這是美國《商業週刊》對施振榮的評價。
去年第三季度,宏碁淨虧損達131.2億元新臺幣(約合4.46億美元)。 而在財報公佈後,公司原CEO王振堂、原總裁翁建仁先後辭職,施振榮重新出山。 上月,宏碁任命台積電前銷售總監陳俊聖為新任CEO。
施振榮能夠再次復興宏碁嗎? 答案可能不容樂觀。
根據宏碁幾天前公佈的2013年第四季度財報,其營收為867.0億元新臺幣(約合28.69億美元),同比降低5.9% ;淨虧損為76.3億元新臺幣(約合2.54億美元),而上年同期為淨虧損33.7億元新臺幣(約合1.13億美元)。
IT觀察人士賈敬華指出,上一次宏碁出現危機,是施振榮力挺義大利人蘭奇出任公司CEO,通過創新的行銷方式,將宏碁帶出困境。 這兩年,PC市場一直處於萎縮狀態,平板電腦、智慧手機市場一片繁榮,但宏碁卻一直抱著PC這棵大樹不放,轉型之路相當艱難。
在對宏碁的兩次改造中,施振榮一次將宏碁業務簡化為品牌和製造業務;另外一次,則是讓宏碁專注做品牌,兩次的策略都促進了宏碁的快速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前兩次宏碁再造的大背景是:公司內部策略有問題或者總體經濟不夠景氣,但這次面對的卻是PC產業結構性轉型。 也即:利潤中心或利潤來源需要徹底改變。
臨危出山的施振榮,經過兩天的會議、與近40位高階主管討論後達成變革方向的基本願景:未來宏碁將致力於讓消費者自建雲(Build Your Own Cloud),從硬體公司轉型成為硬體+軟體+服務;公司將通過向軟體轉型實現復興。
按照設想,未來宏碁不僅賣硬體,還要加上軟體與服務,讓消費者在自己的機器上自建雲,如音樂雲、照片雲等各類別的雲,這些自建雲建立在開放的平臺上(Acer Open Platform),具有可靠、易用與隨享三個特色, 且服務會越來越多。
在雲計算的生態系統中有四個核心角色:擁有者、建設者、運營者及消費者。 消費者是指各種雲計算服務的最終使用者;建設者指建設雲環境的廠商,包括提供各種基礎資源、解決方案和服務的供應商,如軟硬體產品、資訊安全、支付、網路服務等,也包括雲環境的集成商 ;擁有者指雲計算服務的各種IT資產(包括硬體資產及軟體資產)的擁有者;運營者指負責雲計算環境及服務的後期運營、維護、管理的廠商。 在大部分情況下,擁有者及運營者可能是同一家廠商。
「對於傳統IT企業而言,在進入雲計算時,需要考慮短期以及中長期企業在雲計算生態系統中希望扮演的角色。 」一位曾服務于亞馬遜雲計算業務的華人工程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目前,雲計算服務主要分為公有雲和個人雲兩個領域,宏碁更喜歡在個人雲領域有所作為。 除了亞馬遜,蘋果、谷歌等都在雲計算領域「先行一步」,宏碁還是晚了一步。
在其看來,宏碁品牌的核心偏重于管道經營,缺乏軟體基礎,更勿論軟、硬體的實力整合;而另兩家PC廠商惠普、戴爾,走的是雲計算+伺服器路線,基礎相對成熟,但轉型也不盡如人意。
短期內,宏碁預期的新利潤中心至少在財務上還沒有體現。 陳俊聖不久前曾坦言,在推廣被稱作「Build Your Own Cloud」的雲計算服務方面,宏碁仍然處於早期階段,但他也稱一旦擁有足夠大的使用者群,宏碁計畫通過雲計算服務創收。
轉型阻礙
1976年創立的宏碁,2002年將自有品牌和代工品牌分割,重新劃分為Acer(宏碁電腦)、BenQ(明基電通)、Wistron(緯創資通)。 宏碁專注個人電腦,為自主品牌;明基也是自主品牌,主做數碼產品;緯創資通主營代工生意,這是其成長中重要的一筆。 此後,宏碁進入快速擴張期,相繼收購Gateway、Packard Bell等公司。 2009年,宏碁借助上網本,戰勝戴爾,成為全球第二大PC巨頭。
但是,宏碁成功押寶上網本上位後不久,就被iPhone、iPad搶去風頭,上網本業務極速萎縮,瞬間從沸點降到冰點。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宏碁過去的成功更多依賴于微軟與英特爾(Wintel)的強大聯盟,Wintel把軟、硬體規範好後,再以快速大量的產品打進市場;其本身並不需要投入太多研發,甚至製造也進行外包,能夠大幅降低成本,低價獲取市場取得規模效益。
正因其成功的根基如此,面對行動裝置市場,宏碁內部發展意見一直不統一,以王振堂為首的保守勢力認為,宏碁不能動搖PC業務的根基。 雖然其間嘗試手機業務,但始終沒有將其作為業務重點,而是將寶押在平板電腦身上,再一次錯過機會。
有個例子是, 2008年,宏碁以60億元新臺幣並購了倚天手機。 但幾年之後,曾經略有聲勢的倚天手機早已不見,宏碁手機卻仍處於試水階段,一年出貨量的樂觀估計也只有100萬~200萬部。
「宏碁雖然很瞭解自己手上的產品,卻可能不那麼瞭解客戶,無法讓客戶變死忠。 」《藍海策略臺灣版》作者、臺灣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教授朱博湧指出更深層次的問題:以宏碁、HTC等為代表的臺灣發展自有品牌有兩大困境,第一個是「對產品瞭解很多,對客戶瞭解太少」;第二個則是,當趨勢移轉時,臺灣企業無法及時反應 ,因而錯失商機。
對於前者,朱博湧分析稱,臺灣品牌一向以產品及價格領先同業,吸引到的是以性價比來決定要不要買的消費者,這種精打細算的消費者,忠誠度本來就不高,當下一個產品推出時,一樣用性價比來判斷,當別家公司有更適合的產品時, 就買別家的東西了。 此外,宏碁是透過轉銷商銷售產品,不是直接與客戶接觸,但蘋果與三星都有直接賣給消費者的終端據點,在瞭解客戶這一點,蘋果、三星顯然強很多。
這種以性價比為出發點的思路,是典型的硬體思維。 當產業的遊戲規則改變,硬體利潤被壓縮,軟體及應用才是獲利王道後,宏碁沒有看到PC的輝煌已經是強弩之末,還在高歌猛進,並沾沾自喜。
或被並購
從某種程度而言,施振榮再度出山與2009年聯想創始人柳傳志重新複出如出一轍。
柳傳志當時只是淡出聯想集團的管理,但並未真正退休,而是以聯想控股作為舞臺在更高的一線搏殺,而施振榮是真正的休養生息,10年間把精力花在了文化和公益上,需要多久才能恢復昔日操盤企業的敏感度尚不得而知。
有接近施振榮的臺灣企業家透露,更大的問題是這位70歲老人的健康隱患,施振榮的健康情況良好,但其心臟搭橋數量已達雙位數,已經很難承受高強度的企業管理工作,這讓宏碁的再造工作又增添了幾分隱憂。
中國互聯網行業協會秘書長李易認為,臺灣本地市場空間太小,難有科技業最關鍵的產業標準定義能力,比如作業系統原始程式碼、基礎通訊專利等。 臺灣企業也不會選擇韓國模式,傾盡全力打造一個品牌,因此只能走國際路線。
以上導致的結果是,發展順利的時候,自然無憂;一旦出現寒流,戰略收縮的時候,就容易崩盤。 因為公司是國際化系統,很龐大,但臺灣本土的市場又不足以支撐其運營。
如果施振榮無法挽救宏碁,那麼宏碁會走上什麼道路? 就目前宏碁的市場表現而言,最終答案或許是如同諾基亞、摩托羅拉等被並購。
目前,宏碁主要的「緋聞」物件有三個,分別是聯想、華碩和宏達電(HTC)。 其中,聯想在幾年前曾經明確向當時的掌舵人王振堂表達過收購意願;但是,聯想業務重心已經變為PC+,近日又頻頻傳出重新爭奪IBM低端伺服器的消息,僅有PC業務的宏碁並不是理想的並購物件。 同理的,還有戴爾、惠普等傳聞中的並購物件。
意外的是,另一家PC廠商華碩。 境外資本市場曾有人建議,宏碁與華碩合併組成「雙A」組合;華碩的掌舵者施崇棠本就是宏碁創業七人之一,兩家公司氛圍接近,雙方合併的難度最低。 此前,施振榮也曾就此公開表示順其自然,施崇棠則稱持開放態度。 如果兩者合併,本質上不是轉型式並購,而是合併成為一個PC巨無霸,還是要面臨目前PC行業的轉型抉擇。
與宏達電合併「雙宏配」則是臺灣媒體熱炒的話題。 HTC與宏碁產品線恰好互補,有望複製聯想「PC+」的轉型道路,前景更被資本市場看好。 但是,在智慧手機市場,HTC也處於轉型泥沼之中,很難保證兩者的結合一定是1+1大於2的效應。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