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時代來了,從熱火朝天炒概念到真正落地,使用者們忙著決定是選擇私有雲還是公有雲,服務提供者們忙著搭建自己的資料中心,可謂「這方唱罷那方登場」,真正是熱鬧非凡,大家看到了協力廠商平臺帶來的便利, 看到了雲計算為企業帶來的成本節約,而對於一直習慣作「幕後英雄」的網路廠商來說,雲計算帶來的,絕非其光鮮亮麗的外表,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挑戰。 而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伺服器和存儲的快速變化上面。
首先,據IDC的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2268.html">調查顯示,預計到2020年,伺服器介面速率將會呈百倍增長,從GE演進到100GE; 而存儲資料的增長達44倍,2020年這一資料將會攀升到35 Zettabytes,毫無疑問,一個資料大爆炸的時代到來了。
其次,伺服器計算模型使業務流量從之前的「南北向流量」向「東西向流量」變化,同時伺服器介面類別型也發生了變化,從FC演進到FCOE,並且物理介面也演進到虛擬邏輯介面,IPV6時代的到來也是一個方面。
為了適應這些雲業務增長所帶來的變革,網路開始需要一些新的能力,其中最主要體現在:彈性、易用與開放性這三個方面。
彈性化:雲計算業務對功能和性能方面的擴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一代的網路需要兼顧高性能和複雜多變的業務處理,能夠適應伺服器和存儲的快速變化需求;同時需要極強的擴充性,需要對未來超大資料的存儲容量做出預留設計, 確保伺服器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發展需求,支援伺服器介面速率在GE/10GE/40GE/100GE的持續演進。 在IPV6的部署方面應有更靈活的方式,以確保核心層的穩定等等。
易用性:進入雲計算時代,傳統資料中心中的靜態伺服器變成了虛擬機器,網路由「靜態」變成「動態」,從而為資料中心的維護增加了難度,要求網路能夠按需、即時、動態地更改配置。
開放性:在這樣一個融合的大環境下,為了避免企業被私有技術「綁架」的風險,對網路的開放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行業通用的標準呼之欲出,產品需要基於國際/國內標準來制定網路通訊協定和標準,以保證業界主流設備廠家的互通, 還應做到與資料中心ICT主流廠商的高度相容,這樣才可以將選擇權重新送回到客戶手中。
而很有意思的是之前Cisco、華為、H3C的三次盛會均與雲計算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說,再炫再酷的新技術,它們的最終實踐就是產品,如果沒有產品支撐,再先進的技術也只是空談,而針對雲計算的迅猛發展,眾多網路廠商也緊跟潮流, 推出了眾多款領先性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華為日前發佈了CloudEngine12800系列交換器,從命名上也可以看出,這是一款專門針對雲推出的雲級資料中心交換器,主要面向雲計算資料中心設計,可提供高達360T的無阻塞切換式網路,滿足從GE/10GE到40GE/ 100GE的4代伺服器演進需求,並且這也是配置極為高端的一系列產品,單槽位支援2Tbps頻寬(單向),整機最大支援48Tbps的交換能力,同時支援8*100GE,24*40GE,96*10GE等超高性能板卡, 整機最大可支援96個100GE、288個40GE或1152個10GE全線速介面,該系列產品旨在協助企業組織建設易擴展、虛擬化和融合的資料中心網路架構,説明企業使用者和運營商構建面向雲資料中心的Cloud Fabric網路架構。
而H3C也是走在雲計算時代前列的網路廠商,旗下擁有多款領先性的產品:資料中心級核心交換器S12500、基於100G平臺的新一代核心路由器CR16000、面向高端企業網核心和彙聚的SR6600-X系列高端雲業務路由器、 支援高密萬兆接入和40G介面上行的S5820v2 TOR交換器、國內首發的450M 802.11n無線接入設備WA3600,等等。
綜合來看,雲計算是機遇,對於網路廠商來說更是挑戰,在雲網路相關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方面,原有的統治格局正在被打破,新的規則正在被樹立,誰將繼續在雲時代領跑在整個行業最前端,還需要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