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在科研資訊化建設中的應用模式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單位 資訊化建設 雲計算 應用模式

一、科研資訊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資訊化建設經費需求加大

隨著科研單位資訊化建設的不斷深入,特別是集成化較高的科研資訊平臺推廣之後,對科研單位的硬體設備和技術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並且隨著IT產業的快速發展和日新月異,軟硬體更新換代速度加快,在未來資訊化建設過程中甚至有可能產生硬體系統剛建成,使用不久就面臨淘汰的尷尬局面,使得科研資訊化建設的經費需求越來越大。

2、數位化資源利用率不高

目前,科研單位的專網建設工作已基本完成,不少單位的網路頻寬達到幹兆,但由於各單位之間的專網未進行充分互聯,資訊資源共建共用程度相對較低,使得科研成果、學術資源在數位化後也得不到充分的交流使用,「資訊孤島」問題未能有效解決。

3、服務系統計算能力不均衡

由於各單位的資料處理都在本地完成,但各種伺服器的配置卻不一定完全滿足要求,就造成了服務系統計算能力的不均衡。 資料處理量較大的服務系統容易出現計算瓶頸,為解決計算瓶頸的問題需要不斷升級硬體設備,從而產生新的建設費用,而資料處理量較小的服務系統硬體資源卻大量閒置。

4、資訊安全保密問題日益突出

由於硬體建設資金不到位造成的「一機多用」,非職責許可權範圍內的檢索、流覽、發佈等行為,為資訊安全保密工作帶來了新的難題。 單位職工利用瓦聯網查詢資料,雖然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時卻不能正確處理互聯網和科研專網之間的資訊交換,從而造成失洩密事件。

二、雲計算在科研資訊化建設中的應用模式

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分散式運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平行計算(Parallel Comput—in異)、效用計算(Utility Computing)、網路存儲(Network StorageTechnologies)、虛擬化(Virtualization)、負載均衡(Load Balance)等傳統電腦技術和網路技術發展融合的產物, 是針對企事業單位或個人使用者對資料處理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的趨勢而出現的。 目前學術界對雲計算的定義還沒有達到共識,但基本上都理解為利用計算伺服器集群構建大規模的資料中心,並通過_耳:聯網或其它大型網路將計算資源以按需分配的方式提供給使用者。 雲計算的應用包含這樣一種思想,把伺服器的計算力量整合起來,再重新分配給使用者使用。

1、科研單位開展雲計算具備的基礎條件

經過了多年的資訊化建設,我國科研單位已經建立起各自的科研專網和相配套的資訊中心,積累了豐富的科研資訊化建設和管理的經驗。 在一些大型科研單位,一方面由於應用需求大,另一方面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資源,其資訊中心的規模更是基本達到資料中心級別。 為實現資源的有效共用和充分利用,科研單位應在專網廣泛聯接的基礎上,整合下屬各科研實體的計算資源,依託資訊中心實現雲計算,構建集資料資源存儲、計算資源配置、資料安全保障于一體的雲計算資料中心。

2、雲計算資料中心的外部網路環境和內部體系架構

雲計算資料中心將作為科研單位廣域網路的基礎節點之一。

科研單位將下屬科研實體的資訊中心統一整合至雲計算資料中心,下屬科研實體將不再設置二級資訊中心,只保留少量存儲伺服器。

圖1科研廣域網路中的雲計算資料中心




(責任編輯:蒙遺善)

相關文章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