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課堂」直通「創業職場」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創業
書本
時下,正是許多即將讀完學業的本科生、研究生求職的大忙時節。 合肥工業大學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碩士生梅占龍卻還在實驗室裡安心地做著實驗。 梅占龍能夠有如此底氣,緣于他從本科至今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期刊上發表SCI論文3篇,並申請了3項發明專利,科技作品榮獲全國和安徽省競賽大獎,許多用人單位早已向他伸出橄欖枝。 在合肥工業大學,像小梅這樣的學生絕非個例。 因循把論文寫在產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轉化在企業裡」辦學理念,在合工大就讀的研究生大多能真刀真槍投身科研實踐,從中學到真本領、增長實才幹。 從虛擬課題」到真刀真槍」近年來,作為國家重點老牌工科的合肥工業大學,在為社會持續提供技術成熟度高、科技含量高、能快速產業化的大批創新成果同時,學校自身的科研實力也得以充分壯大:科研經費增幅每年約40%, 獲批國家發明專利數量增幅每年近60%。 2012年,學校實際到賬科研經費突破4億元。 有了雄厚的科研專案和成果做保障,合肥工大在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同時,通過制定相關政策,加強學科建設的頂層設計,引導各學院和科研機構面向國家的重大需求凝煉學科方向, 以各種管道加強傑出學科帶頭人和具有國際視野的學科後備力量的引進和培養,支援研究生更多參與前沿性、高水準的科研工作,以高水準的科研工作培育高水準師資隊伍,支撐高品質研究生培養。 2011年以來,學校立項的在研專案總數2496項,其中國家級專案309項、省部級專案230項,其他縱向458項,橫向1499項。 學校獲授權專利403項,其中發明專利274項、實用新型專利120項、外觀設計專利6項;授權軟體著作權72項,這些成果與專利絕大部分都由研究生參與。 」據該校副教務長張輝介紹說。 近年來,該校在加強導師科研工作的同時,要求並支援研究生更多參與前沿性、高水準科研工作,以高水準科學研究支撐高水準研究生培養。 合肥工大多管道建立產學研」研究生培養基地,目前先後與江淮、奇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多家單位建立聯合培養基地,校外研究生培養基地已達131家。 學校每年從研究生新生中選拔40名相關專業學生,與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聯合培養,鼓勵要求學生跨學科開展創新科學研究,並進一步攻讀博士學位。 過去,該校研究生能參與高水準科研專案的比例較低,不少研究生的畢業論文只能是指導教師自編的虛擬課題」。 而現在,合肥工大80%以上的本科生畢業設計來源於導師實際課題,學校明確要求,沒有主持在研專案的導師不得指導研究生,從而保證了研究生畢業論文必須來自實際課題。 投身科研一線,真刀真槍」地參與高水準科研專案,成為全校所有研究生的必修課。 讓企業家加入導師團隊2013年11月,江淮汽車第四代電動汽車即將問世。 從第一代到第四代,合工大機械與汽車學院碩博連讀研究生顧傑始終參與了該型電動汽車核心部件控制器和電機的整個研發過程。 而作為顧傑導師的林巨廣教授,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安徽巨一自動化裝備公司總經理。 即將博士畢業的顧傑,現在已經成為巨一自動化裝備公司研發部門的技術骨幹,並將留在該公司,繼續從事新能源汽車的壓法工作。 而林巨廣教授所在的巨一自動化裝備公司,正是合肥工業大學創新校企產學研合作模式,與江淮汽車合作發起成立的。 短短幾年間,公司在邁向中國汽車要由中國裝備製造」目標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作為有著教授頭銜的企業家,每年,林巨廣都要在合肥工大招收指導5名研究生。 在合肥工業大學,像林巨廣這樣在一線指導研究生的企業家並不在少數,合肥合鍛機床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工大高科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都成為合肥工業大學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 通過企業與學校不斷的產學研協同創新,使得一大批科技創新領軍人物擔任起研究生指導教師。 在合肥工業大學校園內,有一大批高水準科研平臺,為學生真刀真槍」的鍛煉提供條件。 這當中,就包括合肥工大與江淮、奇瑞、合鍛集團等企業合作共建重點科研基地15個。 在這些重點科研基地中,合肥工大的研究生能夠貫穿于科研專案的全過程。 合肥工大的教育部光伏系統工程研究中心,輸出了全國80%的生產太陽能光伏並網發電核心設備廠家的關鍵技術,在與企業進行產學研合作時,我們總是把研究生派到相關企業,聘請企業高級技術人員作為研究生導師, 讓研究生在生產一線進行技術攻關,全程參與產品研發過程。 」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曉安告訴記者,由該中心培養的研究生,現在已經全部成長為我國光伏領域的技術骨幹。 合肥工大宣導以科研課題或科研專案為紐帶形成導師團隊,打破學院與學科之間的壁壘,加強導師間的交流、研討與合作,促進導師間的傳、幫、帶」和學科間的相互交叉滲透。 鼓勵導師深入企業和科研院所,支援導師與大型企業和科研院所的專家開展交流合作,聯合培養研究生,不斷提高導師科研能力和學術水準。 2009年,校企共建的合肥工業大學新能源汽車工程研究院」正式成立,學校首批選拔了21名二年級碩士生進駐江淮汽車集團聯合培養。 到目前,已有30多位研究生畢業後進入江淮汽車新能源汽車研發團隊,成為企業技術創新的生力軍。 而學校與奇瑞汽車集團合作設立奇瑞學院」,按訂單式培養51名的汽車領域國際人才也已取得顯著的效果。 書本課堂」直通創業職場」日前落幕的第二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安徽賽區總決賽上,合肥工業大學參賽專案臥居智慧輪椅」獲得團隊組第一名、大賽一等獎,成功闖入全國大賽。 專案研發團隊隊長秦海春,從大二開始就著手這個的研究。 如今,正在讀研三的秦海春和同學們正籌備註冊公司,將臥居智慧輪椅推向市場,我們已經拿到了一項發明專利授權和3項發明專利受理,多家企業表達了合作意向!」 合肥工大一直致力於從教學內容、研究實踐和學習方式上努力形成有利於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的環境。 學校從研究生參與導師科研專案情況、學位論文的選題、發表高水準的學術論文、申請專利、撰寫專案申請書,到提出新的理論和方法,研製新的機構、裝置和產品,獲得各類比賽獎勵等方面入手,提出創新能力培養環節的要求, 制定創新能力評價的標準。 要求研究生導師必須站在學科的前沿,提供學位論文選題資訊,指導研究生選題,鼓勵研究生自主選題,而研究生要在導師的指導下,通過獨立思考、大膽設想、找准國內外空白點作為自己的論文課題。 在做好第一課堂」的教學工作的同時,合肥工大鼓勵大學生參與創新實踐。 兩年間,大學生科技創新專案校級立項1768項,國家立項234項,參與創新專案人數1萬人。 2010年,合肥工業大學啟動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百千百」計畫,計畫用3至5年時間,與100個知名企業進行合作,引進來自企業生產一線用於學生進行科學預研的課題1000個,吸納用於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資金超過百萬元, 實現校企雙贏」。 在推進學生教學實習、工程實踐和社會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和企業的零距離」接觸的同時,不少企業紛紛在合肥工大設立科技預研工作站」,以創新基金專案的形式設立學生科技預研資助專案。 在這些政策的驅動下,研究生在學校科技創新中的生力軍作用得以發揮。 合肥工大在諸如挑戰杯」、機器人足球世界盃」等各類全國科技競賽中屢獲大獎,參賽完成率與獲獎面居全國同類高校前列,獲獎學位論文篇數也逐年遞增。 而合肥工業大學在研究生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其就業層次始終保持在較高的水準。 2012年,80%的畢業生流向安徽、江蘇、廣東、上海、浙江等地,50%以上的畢業生到國有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作,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