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寬頻資本、百度等11家單位共同發起的中國雲產業聯盟近日在京成立。 這不僅吹響了推進中國雲計算技術與產品突破性創新、產業跨越式發展的號角,也再次引發業界對中國雲計算發展的關注。
隨著在全球快速演進,對普通百姓而言,雲計算不再是一個陌生的術語,而是分享、協作的代名詞。 它將説明人們通過無線終端輕而易舉地獲得資料存儲、無線計算能力,讓全世界共用資訊資源。
雲計算能做什麼,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雲計算不是忽悠
「預計到2020年,全球行動電話80億部,連接到網路的部件達500億個。 如此大量的部件連接在網路,會產生海量的資源,也會產生前所未有的商機。 」臺灣雲端運算產業協會理事長呂學錦對雲計算的未來充滿信心。 他認為,雲計算是大勢所趨。 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寬頻網路的普及,讓電腦、伺服器、存放裝置、無線終端設備有效地連接使用,催生和促進了雲計算。
那麼,雲計算是如何體現智慧化的呢?
專家以駕駛為例描述雲計算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 一個把車輛行駛、語音、手機結合起來的應用:它在雲端儲存了每條街道的即時路況,在你開車時,會提示你如何選擇最佳線路。 而當你在某個路段遇到交通堵塞時,它及時收集交通資訊並上傳,以説明其他人避免交通堵塞。
如果說對於終端使用者雲計算意味著軟體應用更加便捷、高效的話,那麼對於提供應用的開發者來說,雲計算的開放平臺則更像一個處處皆商機的集貿市場。
騰訊公司副總裁劉熾平將社交網路、移動終端上的開放平臺策略譽為革命性的帶動。 「雲計算平臺可以短時間內把它的使用者從1萬個增至1000萬個甚至上億個。 而且,開放平臺有很強的支付功能,可以讓開發者很快獲取收入」。
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說:「雲計算不是忽悠,而是產業大變革。 對IT產業是一次重要的機遇。 最近,國際資料公司(IDC)作了預測,在未來的4—5年,雲計算會推動整個產業轉型,創造1400萬個就業機會,帶來價值超過1萬億美元的新經濟、新產業。 而其中1/3的就業機會和產值在中國。 」
「在中國談雲計算還很奢侈」
IDC發佈的最新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3月,我國已有13個省市自治區規劃了約30個10萬台伺服器以上規模的大型資料中心建設專案,總投資達2700億元。
然而,在大量因雲計算而起的資料中心投入建設時,也有人認為,今天在中國談雲計算還很奢侈。 雲計算在中國的發展仍面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創新工廠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複認為,中國開發者還面臨一個很大的困境。 「如果你要開發路況電臺,這樣的產品要處理各種手機端、雲端,伺服器如果不夠了怎麼擴容? 這些工作如果都由開發者來完成,需要的時間太多。 很遺憾,中國一直沒有一個好的系統方案。 」
有關專家指出,資料的安全性、資料格式的相容性(特別是資料的可攜性)、統一的標準格式是目前雲計算推廣要解決的三大難題。
張亞勤表示,現在有很多技術,如加密技術、認證技術,可以解決安全、隱私問題。 但總是有風險的。 資料的可攜性也是一個重要問題。 假如某個使用者使用了某家公司提供的雲計算服務,後來不願意用了,能不能換另外一家?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相關部門正努力推動雲計算的試點示範工作。 國家發改委日前在其官方網站上刊文稱,在雲計算領域,會同工信部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無錫等5個城市先行啟動了雲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範,著力推動雲計算服務,探索雲計算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可行性和服務模式, 有序引導和推進雲計算的發展。
如何迎接雲計算的挑戰
「有多少人丟過手機? 大概有15%。 有多少人資料放在騰訊、微軟丟過? 我想不見得很多。 」李開複說,人們對雲計算安全性的擔憂是成見所致,「亞馬遜、騰訊這些大公司,丟掉一次使用者資料要付出巨大代價。 因此,比起放在使用者‘自己的口袋裡’,‘公之于眾’的雲計算是安全的。 」
由此可見,安全性問題並非雲計算帶來的最主要的挑戰,更重要的是雲計算時代IT企業如何抓住商機、實現轉型。 顯而易見,雲計算提高了電腦和伺服器的使用效率,對傳統硬體製造業將造成衝擊。 他們需要考慮的是怎樣才能把現有的企業模式放到雲計算的環節中,如何在新的產業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事實上,為避免在雲計算時代掉隊,各家IT企業都在積極地向雲計算領域投入科研資源。 據瞭解,在過去5年,微軟整個公司的戰略資源全部放在雲計算上,如新的Office365、Win8。 微軟現在有4000—5000名研究人員從事雲計算研發。
阿爾卡特·朗訊亞太區總裁辛睿傑將運營商在雲計算時代的處境比作一場正在經歷的危機。 傳統的業務在死亡,電信公司需要重新置放。
在整個產業鏈中,那些逐步擺脫對運營商依賴的服務提供者,比如騰訊公司未來前景也難以預測。 關鍵看誰能分到更多的網路收益,是提供設備的蘋果還是提供平臺的騰訊,抑或提供運營服務的電信公司?
呂學錦表示,網路的發展,將促使傳統電信產業業務發生轉移。 「不僅做傳統的電話,更重要做溝通服務的提供者。 人跟人要溝通,人跟物件要溝通,這裡有很多資訊需要處理。 我們通過提供各種硬體服務,將成為一個更加智慧的管道」。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