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創業潮遭遇資本寒流:誰將倖存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互聯網創業
將是
倖存者
互聯網大風暴 作者:朱旭冬 就在不久前,樂觀者還相信新一輪互聯網大潮才剛剛開端。 表面看來確實如此。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經濟危機後的流動性氾濫帶動資本市場迅速升溫,2010年10月,麥考林在納斯達克上市,首日股價大漲56.9%。 麥考林的上市拉開了長達7個月的中國概念股赴美上市大幕。 這7個月來資本市場持續升溫,年底視頻網站優酷、電子商務網站當當和移動互聯網公司斯凱成功上市。 2011年3月奇虎360登陸紐交所,5月初人人、網秦、世紀佳緣相繼成功上市將這波熱潮推向了頂峰。 資本市場對中國概念的瘋狂也迅速影響到創業市場,大批創業公司拿到投資。 以最為瘋狂的團購為例,美團2010年底拿到紅杉2000萬美元的投資,拉手年底完成了高達5000萬的第二輪融資、幾個月後又融資1.1億美元,大眾點評網也在2011年初融資1億美元。 搭上社交概念的愷英網路也在2011年初獲得了1500萬美元的融資,而以3C產品起家的電子商務巨頭京東更是融資15億美元。 新興的移動領域幾乎每天都有創業公司出現,僅憑一紙商業計畫書就能拿到天使投資,一些天使投資人甚至在旅行箱中裝滿現金去見創業者。 然而就在5月初的上市高潮過後,隨著一些美國投資機構刻意做空以及一系列的造假風波,中國概念股迅速從頂峰跌落谷底。 除360外,其他所有2011年上市的中國概念股無一例外的全部破發。 而原本有上市計畫除了淘米成功登陸紐交所,迅雷、盛大文學紛紛推遲了上市計畫,幾乎一夜之間,赴美上市的大門就緊緊關上了。 誰也沒有預料到資本市場的黃金視窗如此短暫。 人們普遍樂觀的預計這波熱潮將持續一到兩年甚至更長,儘管資本市場估值屢屢創出天價,但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僅僅是這波互聯網熱潮的泡沫成本有多大而已。 真正的危機迅速來臨。 時間進入8月,歐美經濟劇烈波動,金融危機二次探底的危險瞬間要成為現實,流動性再次擴張的可能性又不大,資本市場恐懼心理迅速抬頭。 人們不會忘記,當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風險投資紅杉資本給所有投資物件的「黃金時代業已安息」的墓碑警示。 不過就像很多人否認這是一次互聯網泡沫一樣,最熱門的互聯網行業如電子商務、社交、移動互聯網等都擁有龐大的使用者基礎,與10年前的空中樓閣不可同日而語。 但如果危機進一步惡化,那些重資本的互聯網行業比如電子商務、視頻等行業將遭受嚴重影響,風險投資們也將再次發出創業公司削減成本的號召。 受資本推動的虛假繁榮或將就此破滅。 「當資本市場熱的時候,投資人會想,我把1000萬砸起來,後面就會有5000萬進來。 資本市場好的時候,(投資人)不擔心後面有多少錢。 但是當資本市場一冷卻以後,如果投資人需要砸1000萬但又不確信有第二輪的,他可能就不會投。 投資方都很現實。 當看不到下一輪的時候,他們就會很謹慎。 」 投身移動互聯網創業的觸控科技CEO陳昊芝告訴《環球企業家》。 互聯網的冬天到來了嗎? 矽谷難題 投資者一度認為美國這波互聯網熱潮將持續到Facebook的上市,但是現在看來這樣的預計過於樂觀。 作為全球創新最為活躍的地區,美國是全球互聯網創新和投資的風向標。 很難說美國的這波互聯網創業熱潮發軔於何時,但2009年絕對是一個關鍵的年份,團購、社交、移動互聯網等未來兩年的熱門領域都在這一年迎來爆發點。 這是互聯網創新公司極為精彩的一年。 2008年底剛成立的團購網站Groupon在青春期就肆意增長,奠定了3年後估值超百億美元的基礎;新崛起的Twitter 2009年初使用者數量不足400萬,到年底增長了10倍達到4000萬,徹底甩開了Jaiku、 Plurk等競爭者;社交平臺大戰在這一年決出勝負,Facebook在使用者數量上超越MySpace成為社交的王者;社交遊戲巨頭Zynga也在2009年發力,到該年底其活躍使用者已經超過6000萬 ;而蘋果于2008年推出的App Store在第二年迎來了第10億次、第20億次下載,首部採用Android作業系統的手機也在2009年上市,移動互聯網從此激發出前所未有的熱潮。 這一年風險投資也迎來了新一輪盛宴。 基於位置服務(LBS)的熱門公司FourSquare在2009年獲得了第一筆投資;Groupon在2009年獲得了第一筆3000萬美元融資;俄羅斯投資公司DST在2009年正式開始在矽谷投資, 當年便相繼投資了Facebook 和Zynga——作為典型的晚期投資公司,DST的出手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已經有一批互聯網公司具備了上市的條件,只是希望等待更好的時機。 隨著矽谷創新的爆發,互聯網熱門模式也開始在中國掀起狂潮。 最先受益的是開心網,偷菜等應用的火爆讓開心網迅速佔領了白領SNS市場;而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突然冒出了大量LBS公司,LBS也一度成為移動互聯網創業的首選模式。 隨後輪到團購和微博火爆亮相了,這兩者隨即成為近一年多中國互聯網最熱門的創新應用。 由於團購商業模式相對清晰,投資者紛紛押注,很快出現數千家團購網站瘋狂大戰的局面,市場領先者的估值也一路飆升。 和「千團大戰」不同,微博大戰幾乎是門戶大戰的升級版,新浪、騰訊、搜狐、網易等門戶都在微博上發力,尤其是新浪傾盡全力轉型微博業務,並通過高舉高打戰略快速創造了另一個重量級的互聯網入口,新浪的市值也因此翻了數倍。 移動互聯網領域,App Store讓中國開發者趨之若鶩,Android的開放也讓國內各大手機廠商開始推出自己的Android手機,同時也養活了一批中國的Android應用商店。 中國本土創業者還直接從美國的平臺級創新上獲利,比如Facebook開放平臺上有大量的中國的社交遊戲開發商,中國還有大量iOS和 Android開發者,他們的成功都得益于美國的互聯網創新。 但接下來,中國創業者還能繼續從美國互聯網創新中吸取更多的營養嗎? 這種期望或已很難。 一方面,Facebook已經進入平臺期,很難再次出現爆發式增長,在一些國家的滲透率已經超過50%,全球使用者數量的增長也已經開始放緩;另一方面, 除Facebook之外的兩大創業公司Groupon和Zynga先後遞交了招股說明書,一旦這兩大公司上市,很可能也預示著這波互聯網創新熱潮已經到達頂峰。 在國內,人人公司已經上市,在傳統社交網站方面短期不會出現更具投資價值的產品。 而騰訊在傳統社交的佈局也已經把社交網站的競爭門檻提高了很多,創業團隊幾乎不會再選擇在傳統社交方面創業。 相比Facebook未來的上市計畫,Groupon和Zynga的上市計畫對中國市場都有非常大的影響。 國內團購網站陸續傳出上市計畫但也都沒有任何實際動作。 Groupon即將上市前遭遇質疑,連帶將使國內團購網站的上市之路就會更加艱難,而目前國內那些獲得巨額融資的團購網站如果上市受阻,必然會對投資人造成很大的影響。 隨著團購進入瓶頸和整合期,近一中國最瘋狂的互聯網創業模式將迎來退潮時刻。 作為Facebook上最大的社交遊戲公司,Zynga的成功已經很難被覆制。 Zynga的上市就意味著社交遊戲的未來已經有了定論,短期之內不可能再有社交遊戲公司能在資本市場上給投資者比Zynga更大的想像空間。 國內也並沒有像Facebook那麼成熟健康的社交平臺,雖然騰訊開放平臺上也有月收入過千萬的社交遊戲,但騰訊並不會失去對平臺的控制能力,依附于騰訊平臺的公司也很難真正成為另一個巨頭,這對資本市場的吸引也非常有限。 相比Facebook,Twitter對國內互聯網的影響要小很多,國內各家微博都已經脫離了Twitter模式。 但是Twitter本身面臨很多問題,尤其是盈利模式的探索一直沒有收到太好的效果,這同樣也是國內微博的挑戰。 最大的隱憂是,矽谷在Facebook、Twitter、Groupon以及Zynga之外,再沒有其他具有顛覆性的創新公司。 現在矽谷最風聲水起的這幾家公司都是2009年之前創立、在此之後雖然湧現了大量表現優異的創業公司,但很少有能帶動巨大風潮的公司,甚至一些前期亮眼的新模式也迅速露出疲態, 比如社交新寵問答網站Quora在引發人們熱烈討論後已經出現了獨立訪問使用者下滑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