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你準備好了嗎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谷歌
計算平臺
據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預計,到2012年時,在全球財富1000強企業中,80%會通過不同方式使用雲計算服務。 專家們也紛紛表示,未來的互聯網屬於雲計算,它將逐漸地滲透到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請關注—— 打破砂鍋 一朵「雲」正在慢慢向我們飄來。 雲計算,一個時下最熱門的IT話題。 儘管從技術的演進上來說,雲計算還算不上是一次技術革命,但是,它對IT產業的影響算得上是革命性的。 雲計算到底是什麼? 它是商業炒作還是未來願景? 我們真的已經可以隨心漫步雲端了麼? 我們是擁抱還是拒絕雲計算? 在近日召開的「2009雲計算中國論壇」上,政府官員、業內專家、企業界就雲計算本質及發展趨勢展開探討,這也是國內首次針對雲計算進行深入討論的大型論壇。 改變未來的雲計算 三年前谷歌首次提出雲計算理念,緊接著,IBM推出了「藍雲計畫」,將這個概念成功推向市場之後,雲計算受到了眾多IT廠商的關注: 亞馬遜、微軟、惠普、EMC等眾多IT巨頭紛紛加入。 但由於利益的原因,時至今日關於什麼是雲計算仍然沒有統一的定義。 這就好比天邊的雲,「遠觀有形,近觀無邊」。 一般意義上,雲計算是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路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資源(硬體、平臺、軟體)。 提供資源的網路被稱為「雲」,「雲」中的資源可以隨時獲取,按需使用,隨時擴展,按使用付費。 EMC全球副總裁范承工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如果電腦硬碟壞了,你會因為資料丟失而束手無策。 但在「雲計算」時代,「雲」會替我們做存儲和計算的工作。 屆時,只需要一台能上網的電腦,不需關心存儲或計算發生在哪朵「雲」上。 「一旦有需要,我們可以在任何地點用任何設備,如電腦、手機等,快速地計算和找到這些資料。 」范承工說,「雲計算與老百姓的距離非常近。 」 也就是說,今後只要你的PC或手機等終端裡安裝了一個簡單的作業系統和功能完整的瀏覽器,開機後輸入使用者名和密碼,你存在「雲」中的應用軟體和資料就會同步到達終端供你使用。 這也就意味著,普通的使用者將有可能像使用電和水那樣輕鬆地消費「計算」資源。 微軟中國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認為,在不久的將來,有電的地方都能計算,有計算的地方都有智慧,有智慧的地方都能上網,個人和企業都將由此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作為一種新興的計算模式,雲計算能夠使企業輕鬆獲取所需資源,説明企業實現業務創新。 」IBM中國開發中心總經理王陽指出。 天空將飄「中國雲」 雲計算對於中國意味著什麼? 發展前景如何? 「雲計算將會成為國力的象徵。 」王陽認為,3—5年內中國有望在雲計算領域成為世界最強。 王陽的判斷是,雲計算處於發展的早期,但因為起步比較早,中國的雲計算技術和商業發展有望處於世界領先位置。 「我們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雲計算是從零開始,這剛好可以從最合理的方案出發去構造解決方案。 沒有包袱,輕裝上陣,不會被原有產品拖累,利用好我們的後發優勢。 」中國電子學會雲計算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倪光南院士說。 「雲計算不僅僅是學術上的‘雲’,外國的‘雲’,希望能在天空升起耀眼的‘中國雲’。 」英特爾亞太研發有限公司軟體與服務事業部首席研發官楊誠說。 據瞭解,現在很多國內公司已經開始進行具有自己特色的雲計算方面的研發。 據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黃曉慶院長介紹,他們一個基於開源技術建造的實驗性雲計算平臺「Big Cloud」,已經搭建完成。 「已經有了像資料採礦、存儲、大容量資料庫以及對搜尋引擎的研究。 」 而在雲計算的商業應用上,中國也已走在了前列。 2006年,為吸引企業到無錫軟體園落戶,無錫市政府與IBM合作,以新企業資料中心模型為基礎構建雲計算中心。 軟體園的租戶可以使用該資料中心以租賃軟體發展和測試環境,而這也是全球第一個商用的雲計算中心。 雲計算落地還需時日 雖然在眾多互聯網巨頭的推動下,「雲計算」的趨勢已經不容置疑。 但就目前而言,「雲計算」的認知度還有待加強。 人們往往會產生這樣的擔心:按照「雲計算」的模式,把所有的資料、資源集中到一起,能保證它們安全、保密嗎? 這種擔心顯然不是杞人憂天。 此外,如何讓消費者養成消費者付費的習慣,建立足以獲利的商業模式,將是提供雲計算服務者的頭痛問題。 相比之下,雲計算標準的形成似乎更困難。 或許是由於當前市場上主要的雲計算廠商都是一些IT巨頭,因此難免各說各話,是先制定一個全行業可以普遍遵守的標準以便規範市場? 還是讓事實標準來說話? 業界存在很大爭議。 今年3月份,在IBM的提議下思科、EMC等200多家IT廠商共同簽署了「開放雲計算宣言」,致力於發展開放、統一的雲計算標準。 但亞馬遜、谷歌、微軟卻均未簽署該宣言。 「只有天空飄著多種雲,才能把世界變得絢麗多彩,但是一定要有開放的標準。 」王陽說。 而張亞勤則認為,多個IT廠商都在搭建雲計算開放平臺,雖然這些平臺在具體技術上有所差異,但整個雲計算平臺不需要一個更高的統一標準。 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吳基傳表示,雲計算還有許多理論及實踐問題需要解決,如雲計算服務平臺如何構建;人機界面如何銜接;新的終端及系統與現有的網路及系統如何相容;資訊流向的智慧化與資訊安全如何確定;如何實現即用即付費的商業模式。 「這些問題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進行深入研討。 」 有分析人士認為,雲計算是眾多新技術的融合,但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種以按需租用IT資源為核心的新型業務模式。 這些將對未來IT產業產生重要影響,從而開創一種全新的IT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