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一個被寄予厚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除得到中央政策扶植外,各雲計算試點城市也在加緊推動產業發展規劃,以爭奪市場制高點。 美通無線董事長王維嘉即表示,這是一個萬億元的大市場。 不過,雲計算前景看好,市場一片喧囂之中,有些地方卻將雲計算搞成圈地運動,創新工廠董事長李開複(微博)就公開表示,雲計算在國內存在忽悠成分,稱不忽悠的雲計算在國內可能碰到問題。 工信部部長苗圩也表示,國內很多地方動輒就是百萬台新增伺服器,雲計算產業存在很大盲目性。
對此,中國寬頻資本董事長田溯甯表示,每一個變革都有魚目混珠情況,有些地方為GDP搞產業園,但雲計算與電價、與區域有緊密關係,下一步要看雲計算如何去偽存真,把產業一步步發展起來。
雲計算基地建設被指吞地驚人
據瞭解,從國外看雲計算主要推動者是IBM、谷歌、微軟、甲骨文;國內雲計算主推手則是政府部門和電信運營商。 賽迪顧問報告顯示,我國雲計算應用市場規模將從2010年的167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1174億元。 十二五期間,雲計算產業鏈規模可達7500億至1萬億元。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微博)對騰訊科技表示,今後5年雲計算會創造1300萬個新的工作機會,特別是在中國和印度創造800多萬新的工作機會,創造一個15000億美元的新經濟。
雲計算投資已在全國上下形成一股熱潮,目前國家已批准北京、上海、無錫、深圳、杭州五個城市為雲計算示範城市,各地投資建設成規模的雲計算中心超過10個,此外,更多城市都在規劃著自己的「雲計算」藍圖。
不過熱潮之下,一些地方政府盲目性也展現,甚至演變成圈地運動。 據報導,位於河北省廊坊市的潤澤國際資訊港占地面積2010畝,是亞洲占地面積最大雲計算資料中心,不過開工兩年,在建的只有兩棟資料中心,但卻把正在生長中的玉米地都圈在專案的宣傳擋板內。
網秦CEO林宇(微博)表示,各地雲計算專案大部分還處在投資階段,而且是品質不太高的重複建設。 先買個幾百萬台的伺服器再說,但是用來做什麼呢,並沒有想好。
創新工廠董事長李開複表示,不忽悠的雲計算在國內可能碰到的問題:「你們需要多少畝地? 不需要? 沒有地怎麼做雲計算? 你們做平臺? 我們叫做地基呀! 服務? 一旦地批下來,你要做第三產業你就做啊! 需要開發者? 連開發商都說錯! 你們連房地產開發商都沒有,怎麼做雲計算? 難道你是忽悠的? 」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也疾呼,不少地方政府雖將雲計算定義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但仍採用原始征地、蓋房子和招商引資,將雲計算搞成第二個房地產。
這也使得國內外雲計算開發形成鮮明對比。 CSDN創始人蔣濤說,參觀在西雅圖的微軟MTC新一代Data Center雲計算不僅更加節能經濟,成本也有大幅降低,案例:Microsoft.com部分遷移到Windows Azure上後成本降低了50%。 實際上微軟雲計算基地占地面積並不大。
微軟全球副總裁張亞勤對此回應說,雲計算不是忽悠,只是在國內被忽悠。 雲計算有時被神秘化,中國在發展雲計算時要遵循產業發展本身規律,不是政府行為,是市場行為,是商業行為,雲計算本身也和土地沒有必然的聯繫,希望通過探討能夠在行業有更多共識。
雲計算產業需去偽存真
作為中國最早關注雲計算產業的人,中國寬頻資本董事長、創始合夥人田溯甯最有發言權。 田溯甯認為,在工業革命時代,工業革命產生于蒸汽機,最後工業經濟又促使電力的發明,使力量能夠傳遞。 如果把主機變成蒸汽機,雲非常像電,像電一樣簡單而無所不在。
田溯甯稱,雲計算這場變革給中國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中國和美國不一樣,中國現代化文化用傳統IT架構很難解決,包括交通問題、教育問題、醫療問題,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有可能建立中國自己的IT體系,並誕生基於雲計算和大資料新一代的商業模式。
基於對雲計算的這種看法,過去3年中國寬頻資本在基礎架構上進行投資,從晶片到伺服器,再到各種終端設備。 田溯甯認為,未來2-3年就會看到現在投資的效果,這種變革不可阻擋。 「我覺得IT行業有這種好處,每10年就一次變革,雲計算是30年未有的一次變革。 」
田溯甯承認當前雲計算產業存在一定問題,一些地方為了GDP搞產業園,但雲計算仍有很多實質價值。 比如雲計算與電價有關系,因為能源的耗費對伺服器和存儲價格關係越來越大,這也就是為什麼新一代資料中心都建到電非常便宜的地方,建在高緯度,可自然冷卻。
內蒙古、哈爾濱、新疆這些地區有大量的煤,煤運輸非常困難,把煤變成電,電變成比特,通過光纖可以運出來,因此雲計算對中國新的產業佈局是非常重大機會。 肯定有人利用這個目的進行商業目的,但每個技術變革都有這樣的機會,關鍵是如何在這裡如何去偽存真,把產業一步步發展起來。
fortinet創始人謝青認為,雲計算改變了互聯網結構,給了很多廠商、使用者比較平等的新機會,使得中國可以在移動互聯網、智慧手機、智慧電視,甚至一些比較接近使用者端的領域發展得很快,在全球領域占到很好位置。
從雲計算體系結構來看,每一個雲計算中心建設好以後怎麼吸引廠商,怎麼吸引客戶,這主要看兩個方面,一個是性能價格比,誰的性能、速度比較好,價格比較便宜,這與中心設置有關。 二是可靠和安全,在同樣的情況下誰的雲品質更好,更可靠,提供的雲服務更可信,這樣雲廠商就可以慢慢吸引到很多長期客戶。
謝青認為,各地把技術中心建好只是第一步,後面則需要服務品質來決定。 「我們做過一個調查,很多廠商把資料放在雲端,大家都擔心放在上面安全不安全。 所以雲服務商要讓使用者覺得他提供的服務比較安全。 」
謝青認為,雲計算碰到的另一個問題是:大家以前用PC,可以控制很多,PC都會裝防毒軟體、安全軟體,但很多雲端的設備,包括雲端設備本身,90%都是沒有裝任何防護的軟體。 所以雲的服務商,包括電信服務商要提供很好的説明,才能把雲概念和平臺向前推進,否則使用者不敢把自己很重要的資料放在雲端。
從產業鏈結構來看,把使用者傳統的自己控制的資料不斷放在雲端,需要一個轉換過程。 在這個轉換過程中如何提升服務品質並把使用者轉換顧慮解決好對雲的推動是很重要的步驟。
Technicoler特藝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吳斌認為,雲計算並非是一個新概念,已經存在20多年,隨著使用者對存儲需求越來越多,對存儲計算要求越來越高,對成本要求越來越低,雲計算的下一步應該變成雲服務。
美通無線董事長王維嘉表示,從規模看雲計算如果把後臺基礎設施、軟體、應用、硬體全部算上,遠遠不止有1萬億的價值,這塊大蛋糕從天下落下來,而且朝著中國方向落下來,能否搶到雲計算這塊大的市場蛋糕,將要靠IT人的勇氣和智慧。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