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不能忽視頻寬問題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雲計算 雲計算

一個企業如果想轉向雲計算,那或多或少會需要改變商業網路頻寬。 大部分企業選擇的雲計算都是最簡單的帶有資料保護機制的雲存儲解決方案就要面臨一個問題,就是企業現有的頻寬是否能支援雲存儲所需的龐大的資料流程。

目前已經有不少的雲存儲解決方案設備帶有資料保護功能。 比如Commvault的Simpana雲存儲集成方案。 這套方案可以讓管理員將需要保護的資料傳輸給所選定的一系列雲存儲供應商。

這個概念看起來似乎很不錯,但問題是,企業要為在本地和雲存儲供應商之間建立連接花費多少?雖然資料都被備份和加密了,但是現有的連接是否能讓企業將需要的資料及時傳輸出去給雲服務商麼?

我博客圈裡的一個朋友Ethereal Mind 的Greg Ferro最近在Twitter中發表的文章驗證了我的一個懷疑。 Greg 在他的博客中最後總結說,他所接觸的那個雲解決方案,比客戶之前在自己的公司做的存儲方案成本高了一倍。 雖然每個廠商的雲解決方案都不盡相同,我還是會想到頻寬的問題。 對於現在的網路狀況,大部分企業的出口頻寬有50兆或100兆就已經綽綽有餘了。 但是如果一旦加入了雲存儲的資料量,那麼一切都將改變。

更進一步,初始負荷怎麼解決?並不是所有企業的資料在雲存儲建好後都是從零開始積累,而是一開始就有海量的資料需要存儲。 綜合各種因素,一般企業需要保存的初始資料是以TB計算的。

考慮到各種因素,是否採用雲存儲就需要三思而行了。 讓所有磁帶設備都退休當然是好事。 但是這取決於企業打算如何處理自身的靜態資料,雲存儲是否能滿足企業對資料的處理要求。 畢竟,如果企業目前是將磁帶存儲在外部的資料倉儲,並不能親自到達現場處理磁帶設備,那麼雲存儲廠商同樣也不能做到這一點。 在以往有關雲計算的文章中,資料失控的情況也是TechRepublic 社區一再討論的問題。

相關文章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