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中國論壇:全面解析雲計算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雲計算 SaaS 虛擬化

2009年5月22日,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中國電子學會雲計算專家委員會承辦,澳信傳媒IT168網站協辦的「2009雲計算中國論壇」在北京的中國大飯店正式開幕,這次論壇是國內首次舉辦的針對電子資訊領域的最前沿尖端科技—— 雲計算而進行深入探討的大型論壇峰會。 本次論壇的主要目的是對雲計算本質及其發展趨勢進行詳細的解析,對國內外雲計算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交流,相互分享雲計算應用的實踐經驗。 本次出席者包括工業和資訊化部領導,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及秘書長,中國電子學會雲計算專家委員會的科學家,專家學者以及來自中國移動、思傑、CORDYS、EMC、IBM、Intel、聯想、微軟和友友新創等國內外IT企業的專家們, 他們積極參會併發表了重要演講解說各自的見解,還進行了產品的演示。 本次論壇有包括工業和資訊化部等政府部門的官員、院士、專家、首席資訊官、雲計算科研人員、軟體工程師在內的1100多名專業人士出席。

「2009雲計算中國論壇」得到了工業和資訊化部、教育部、中國科協、中國電腦學會、國際資訊處理聯合會IFIP中國委員會等部門機構的指導與支援。 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原資訊產業部部長吳基傳,工業與資訊化部副部長婁勤儉出席本次論壇並先後發言,對於雲計算推動產業變革與創新的趨勢表示認可,並贊同和鼓勵業界召開這樣的盛會來探討雲計算的概念、應用與產業變革。 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大會組委會主席劉汝林出席本次論壇,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王玉生、劉明亮一同出席參加上午的主論壇。 本次大會由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中國電子學會雲計算專委會秘書長林潤華主持。

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原資訊產業部部長吳基傳精闢地總結了「雲計算」存在的四大理由:「全球數位傳輸網路有足夠的頻寬,電腦有超高速運算和超級存儲能力,全球存在海量的資訊資源,再加上廣泛的分佈且離散的中小型使用者的需求。 一個有技術基礎,又有市場拉動的‘雲計算’服務模式被催生。 」

工業與資訊化部婁勤儉副部長也從資訊技術發展的歷史分析了雲計算的誕生與發展必然:「計算能力從最早的集中式,到分散式,到網路環境的發展,人們在做需求單一電腦的計算,到整個計算效能的發揮,這是在推動中電腦計算技術的發展。 」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學會雲計算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德毅則從一個科學家的角度對雲計算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總結,認為從圖靈計算談到網路計算,是一個計算領域的巨大的進步,而「雲計算」 可能是讓計算和服務能夠為更多百姓享用的新趨勢。

「IT產業正從PC走向互聯網,IT界的應用未來都將以資料為中心,以人為中心,以服務為中心。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中國電子學會雲計算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亞勤博士將IT界的變化總結為三個中心五個基本點,他認為雲計算要成功,如果沒有好的生態環境,只是物理資源和資料,不會持久。 最重要的是提供一個平臺。 微軟目前傾力打造的藍天作業系統就是基於此進行的探索。

同樣的,IBM描繪的「智慧星球」遠景同樣令人期待,IBM全球副總裁兼中國開發中心總經理王陽向大家展示了IBM對雲計算的理解。 他認為,「雲計算不光是IT計算,更重要的是平臺能力,並且在平臺上面可以構建應用。 」不久前,IBM和無錫政府建立全球第一個商用的雲計算中心,為當地軟體和服務外包基地提供了實際的服務。

機遇總是與挑戰並存!作為國內移動通信領域的領頭羊,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中國電子學會雲計算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曉慶認為,雲計算商業性的背後,運行和維護變成了運營級的管理和服務這將是未來面臨的主要挑戰。 「怎麼解決這些問題,一定要和產業鏈、產業化,從政府、從運營商,從硬體供應商、軟體供應商、高校聯繫起來,對它進行產品化的研究。 」他提出一個觀點:基於開源技術,積極建造開放性雲計算平臺。 對於雲平臺的開放性,王陽也在演講中提到「必須堅持開放的標準」,因為「雲」不只有一朵,多個「雲」之間的互聯協作將雲計算發揮出更大的效率。 「大企業內部的雲和公共計算平臺的融合會有很多好處。 」聯想集團CTO賀志強從複雜的專業技術談到淺顯的成本節約和綠色IT,而雲之于聯想更大的機遇還在於「雲計算服務終端」所帶來的廣闊天地。

上午主論壇現場最為活躍和吸引人部分,是主題演講之後的圓桌論壇。 圓桌論壇由澳信傳媒CEO王超主持,參加互動討論的嘉賓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學會雲計算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倪光南、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伯虎、EMC公司中國研發中心總經理范承工、友友新創系統技術(北京)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姚宏宇和Intel亞太研發有限公司軟體與服務事業部首席研發官楊誠。 討論以雲計算的本質及其影響為導向,就雲計算究竟是什麼、雲計算對於使用者將產生哪些影響、雲計算廠商在做哪些事情改變著互聯網的發展等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其間,主持人與嘉賓妙語連珠,Intel楊誠形容雲計算:「因為不貴,所以珍貴;因為不繁,所以非凡」; EMC范承工借用李德毅院士一句充滿詩意的話來形容雲計算:「遠觀有形,近觀無邊」。 再加上現場手機短信互動,極大地調動了與會人員的活躍度,將現場氣氛帶到了一個高潮。

澳信傳媒CEO王超用精彩的論調做了上午主會場的結語:「IT產業一直是通過理念的創新創造需求,然後推動產業的發展...... 與其他行業的創新相比,IT領域的創新是最具有普惠意義的,可以惠及所有的使用者。 業界各方關注雲計算,意味著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這正是一個新的創新存活的前提也基礎...... 雖然不是很多人都能成功,但是肯定有一批人成功!」

如果說上午的主論壇是專家論道,那麼下午的分論壇則是將問題和內容細化開來討論。 分論壇包括「虛擬化與雲存儲」、「雲計算平臺與服務」、「雲計算與SaaS」,這三個分論壇對雲計算及其對資訊產業和社會的影響進行了專題研討。

在「虛擬化與雲存儲」分論壇上,來自思傑、EMC、英特爾等廠商的專家就虛擬化、高效能雲伺服器以及雲存儲做了演講;而來自清華大學和中科院的專家則從學術上對目前虛擬化和雲存儲的發展趨勢做了報告;IDC的高級分析師則從統計的角度 ,對整個互聯網大勢和雲存儲的發展現狀做了歸納。

在「雲計算平臺與服務」論壇上,IBM、微軟和中國移動分別就各自的雲產品做了技術講解,包括IBM的藍雲、微軟的Azure雲計算作業系統以及中國移動的Big Cloud雲平臺; 而解放軍理工大學的教授則將雲計算和當下火熱的3G無線通訊技術結合起來,對雲平臺做了拓展性的講演;友友新創公司則代表新興的國內雲計算廠商,從獨闢蹊徑的雲計算中介軟體出發,挖掘雲計算更適於國人的另一片市場空間。

「雲計算與SaaS」分論壇將重點放在了應用,由7家企業總經理或主管組成的圓桌會議就雲計算的商業機遇展開討論,並將雲計算與SaaS的區別做了剖析。 此外還有Cordys公司以及英孚教育公司就SaaS的應用實踐做了主題演講。

在「2009雲計算中國論壇」上,除了主題演講、圓桌論壇及三大分論壇之外,還有雲計算的展示區,各研究機構和廠商還在論壇會場外2000平米的大廳中展示了一些成型的雲計算產品,並就實際解決方案做了演示。 與會的1100多位來自各界的觀眾與嘉賓,通過參觀展示區對雲計算的應用與未來有了更為具象的理解與認知。

本屆雲計算中國論壇為中國雲計算之路鋪設了第一塊磚。 有分析人士認為,作為分散式處理、並行處理和網格計算的新發展,雲計算的核心卻是將某一個或某幾個資料中心的IT軟硬體資源虛擬化之後,通過網路向使用者提供以租用計算資源為形式的服務,使用者根據實際使用量來付費, 而不再需要象以往那樣花費巨額成本來構建自己「大而全」、「小而全」的IT資訊系統。 因此,雲計算是虛擬化、網格計算、分散式運算、公共計算、WEB 2.0、SaaS等眾多新技術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種以按需租用IT資源為核心的新型業務模式。 這些科技和商業模式的發展將對未來電子資訊領域的軟體產業以及硬體產業來說無疑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將會波及包括伺服器、存儲、網路等基礎架構以及中介軟體、作業系統、應用軟體、網路服務在內的諸多領域,從而開創一種全新的IT應用前景。

相關文章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