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攪亂」資料中心產業格局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雲計算 資料中心 資料中心

2013年伊始,資料中心產業熱潮迅速來襲。 1月12日,工信部等五部委聯合發佈了《關於資料中心建設佈局的一些指導的意見》,加速我國的資料中心,特別是大型資料中心的合理的佈局和健康的發展。 不久後的1月23日,華通攜手阿裡雲搭建雲資料中心。

事實上,2012年,在政策利好以及市場需求推動下,我國資料中心產業規模繼續以兩位數增速快速增大。 互聯網、IT、廣電等領域企業相繼進入,而雲計算模式的興起打破了市場舊格局。 如微軟、IBM等已經開始搶灘IaaS領域,國內互聯網企業如新浪、騰訊、盛大、阿裡等借助雲計算平臺推出雲主機,華為、中興等大型企業也將加入雲服務陣列。

那麼,在國內IDC產業競爭慘烈的情況下,新入互聯網企業該如何改變傳統資料中心託管和租賃業務,創新運營模式來發掘IDC產業潛力? 民資進入IDC產業對現市場格局帶來哪些衝擊? 電信運營商又該如何利用雲計算創新技術和增值應用提高盈利能力?

市場處於大發展時期

「近幾年,隨著中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以及公司資訊化水準不斷的提升,資料中心作為整個互聯網和社會資訊化重要的基礎設施,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 」對於當前資料中心產業的發展趨勢,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副院長劉多表示,「資料中心市場的規模一直以40%的速度在不斷增長,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大資料等領域技術發展,帶給整個IDC產業新的熱潮」。

縱觀2012年,我國資料中心產業迅速發展,多個產業政策頒佈。 2012年6月工信部發佈了《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電信業的實施意見》,支援民營資本進入IDC市場,2012年12月份發佈了《關於進一步規範網際網路資料中心業務和接入服務業務市場准入的實施的方案》, 開放了IDC牌照申請。

為什麼現在IDC產業迎來大發展的時代?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互聯網中心高巍從市場需求方面表示,首先是由於整個社會對IDC需求旺盛。 一方面互聯網線民已經到了5.6億以上,據測算,到2015年互聯網流量的需求比2011年底增加7到10倍。 「這也就意味著產業需要新增160萬台以上的伺服器,意味著互聯網資料中心的容量需要增加一倍才能滿足使用者需求。 」

另一方面,企業與政府資訊化需求將增長。 國內公司資訊化的水準比較低,擁有幾千萬的中小企業、小型企業,但是其中只有10%有自己的網站。 政府的資訊化水準雖然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但實際上也較低,僅有9%的政府機構資訊化應用比較成熟。

同時,2012年也是國內雲計算落地的一年,運營商、互聯網等企業建成多個「雲」化資料中心。 在IDC專委會專家季昕華看來,整個IaaS業務2012年市場規模只有5億元人民幣,只有1%的比例是使用雲計算技術。 「所以雲計算IaaS市場空間很大,2013~2014年是眾多企業的機會,預計3年內中國必有3~5個非常大的雲計算公司崛起。 」

從世界IT產業發展來看,50%以上IT需求是服務和軟體,但國內80%以上需求是硬體,這也是國內需要轉變地方,因為大量的企業自有資料中心建設並不能得到充分應用。 業內專家表示,我國政府在不同的場合和管道,引導現在的IT採購,從傳統的以硬體採購為主向IT軟體採購為主。 「而這些採購服務意味著雲計算IDC會有很大的發展機會。 」

多方企業爭雄雲服務

在此大背景下,企業在積極快速地「搶位」,IDC領域競爭越來越激烈。 眾所周知,2012年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大力發展雲計算資料中心,推出雲主機、雲存儲等多項業務,積極拓展IDC雲服務市場。

與此同時,傳統的互聯網企業開始進入這個市場。 賽迪顧問雲計算研究室總經理吳李知表示,國外的有亞馬遜、Google,國內的有百度和阿裡巴巴。 設備廠商,不管是企業端的或者是使用者端的,也開始紛紛推出基於雲的資料中心的服務。 微軟、用友軟體等軟體廠商開始進入這個領域。 傳統IDC廠商也在另闢蹊徑,如2012年11月,世紀互聯宣佈與微軟合作開拓國內公有雲服務的市場。

季昕華表示,互聯網企業提供雲服務,讓從零開始「拎包創業」成為可能。 創業企業IT資源部署週期可以非常短,馬上進入業務運營階段。 比如亞馬遜建立的雲平臺上,有個團隊只用了一年左右就打造了市值12億美元的公司。 中國企業如何能夠複製這種神話? 這有賴於互聯網公司雲服務的支援。

同樣,廣電行業運營商也不甘寂寞。 據悉,華通新建設的雲資料中心是浙江省內第一個雲計算產業園,在浙江省全省全面形成了大規模面向社會、企業、家庭和個人雲服務、雲應用的佈局和能力。

據瞭解,為推進 「雲計算」產業的全面發展,華數集團、阿裡雲、網新科技等知名企業強強聯合,組成「雲應用發展的聯合體」,以華數集團網路和雲計算基礎設施資源、阿裡云云計算平臺,以及網新科技軟體技術優勢,在「雲網路、雲資源、雲技術 、雲平臺、雲應用」等方面發揮各自優勢,打造全資源、全方位的雲應用綜合服務體。

「華數已推出了‘三朵雲’,包括個人雲、中小企業雲和政府雲,這些業務在逐步開花,產生收益。 如近期我們拿下杭州市政府的桌面雲專案,部署了3000個手機雲桌面,後期加在一起會有2萬個的規模。 」華數相關人士表示。

民營資本進入IDC市場

微軟一位人士表示,IDC產業鏈以前是電信運營商與IDC企業提供資料中心主機等託管業務,新浪、搜狐、騰訊、阿裡巴巴等再基於該業務想最終消費者或企業使用者提供互聯網服務。 目前,隨著競爭加劇,雲計算技術的發展,IDC價值開始轉型。 只要互聯網等非傳統IDC業務提供企業將資料中心機架、頻寬、電源做好,提供低價優質IT資源租賃服務,就會有使用者或者企業願意付費使用。

很少有企業甘心成為IDC價值鏈的最底層,或願意不在自己現有客戶基礎上去擴展業務。 「阿裡巴巴、盛大都已開展雲主機業務,他們掌握了大量的客戶,也掌握了更多的需求,有錢為何不賺? 」

然而,在過去幾年,業界企業積累了大量投資電信行業的需求,因為IDC運營牌照停發,所以一些企業只能通過不是很合規的方式開展相關業務,或者以牌照買賣的方式進入這個領域。

2012年6月27日,工信部發佈《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電信業的實施意見》,民資進入電信業的大門被打開,電信行業向運營多元化、技術融合化等方向發展。 2012年12月份工信部發佈了規範資料中心和接入服務的實施方案,意味著IDC業務准入的大門正式打開。

「民營資本的進入為整個行業帶來巨大活力。 對此,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副院長劉多表示,各行業資訊化對資料中心也是提出了很多、很高的要求,因此,IDC行業應該向運營主體多元化,客戶市場多元化的方向來進行發展。 新的市場規則和市場環境也會逐步的建立,這樣對於中國IDC市場的發展和競爭的格局一定會帶來非常大的深遠的影響。

電信運營商則希望和民營企業優勢互補。 中國聯通IDC運營中心副總經理康楠透露,在雲主機和雲存儲業務方面,未來中國聯通可能要與民營企業進行合作。 「因為現在政府對民營企業開放增值電信業務,在網路互聯互通的品質方面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所以面向中小企業雲主機、雲存儲服務方面,我們下一步可以通過合作,加大推廣力度。 」

「但是這個發展不論從政府的角度來看,還是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從IDC運營者角度來看,都應推進業務品質的增長,而不是盲目的規模增長。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互聯網中心高級工程師高巍指出。

雲平臺創新電信IDC模式

傳統IDC業務包括提供機架、頻寬這樣資源型的業務,電信運營商由於網路基礎、規模效應和國企背景得以佔據優勢。 而隨著雲計算時代的到來,IDC傳統業務面臨IT廠商及互聯網企業的競爭,IDC行業創新應用迫在眉睫,尤其是電信運營商。

對於運營商如何應對市場挑戰,康楠表示,從未來產業變革的角度來看,IDC作為基礎設施的形態可能會更加突出,新業務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傳統的託管和頻寬接入的業務形態,「未來2~3年之後,我們的業務模式要轉移到雲服務的模式上, 而把傳統的IDC只作為它的一個基礎設施」。

從雲計算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層面看,康楠表示,目前IaaS還是偏重于底層,服務價值和利潤都不是太高。 「未來我們考慮也是要往PaaS層延伸的,在整個的雲平臺產業孵化角度,我們要創新商業模式和服務模式,打造中國聯通的能力雲孵化平臺,構建一站式的孵化環境。 」

在「軟體」配套方面,中國聯通要逐步完善合作夥伴孵化的服務流程和運營的基地機制,主要體現在一是從市場需求到最終產品端到端的流程要快速的建立;二是捆綁,包括行銷捆綁、解決方案捆綁,在平臺、資源能力的提供方面, 中國聯通説明合作夥伴降低開發成本,激發整個產業的孵化。

(作者:通信世界網責任編輯:許京楊)
相關文章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