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雲計算的迅猛發展成為了電信、互聯網和IT業矚目的焦點,儘管還存在著一些爭議和需要跨越的障礙,但未來將是一個「雲」的時代已經成為了業界的共識,這對正在積極尋求轉型之路的電信運營商來說, 既是一個新的機會也是更大的挑戰,如何適應雲計算帶來的業務模式的變革,調整自身的轉型戰略以順應產業的發展趨勢,成為運營商面臨的當務之急。 為此,本刊記者採訪了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潘煜教授,他認為雲計算的出現為運營商轉型提供了一個新的大思路,向雲計算綜合服務提供者轉型或許是未來運營商轉型的方向。
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潘煜
艱難的轉型之路
其實,早在幾年前,隨著我國電信業結束由電信改革帶來的高速發展時期,進入相對平穩的發展階段後,國內各大運營商就開始面臨越來越多新的問題:激烈的市場競爭帶來的資費不斷下調,使用者數趨於飽和而停滯不前,ARPU值不斷下降, 使用者需求更加複雜和多樣化等等,使得運營商的發展速度日益放緩,甚至低於GDP 增長速度。 因此,關於運營商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存在著許多不同的聲音,其中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
一些學者對中國電信運營商的未來持悲觀態度,認為運營商正在逐漸沒落,傳統的語音、短信業務發展遇到瓶頸被IP化替代,特別是3G牌照的發放——由於目前國內對3G業務的需求量並不高,過於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及網路運營等方面的投資, 使用者數量不足,投資難以回收,勢必會造成運營商的巨額虧損。
另一些學者則認為,雖然我國的電信運營商面臨著重大挑戰,但其前景仍然是光明的。 並且,3G技術會帶來更多的增值業務、移動互聯網業務方面的應用,從而給運營商帶來新的更多的機遇。
潘煜認為,儘管傳統的通信業務正在退化,逐漸淪落成為管道,但電信業具有天然的不可替代性,因此,運營商不可能會走向「死亡」。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電信行業已經不再是一個朝陽產業,近些年來行業的發展速度不斷放緩、新從業人員收入不再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就是很好的佐證。 如今,運營商的發展遇到了許許多多的阻力,這迫使運營商必須轉型,以尋找新的發展之道。
實際上,為了順應當今形勢、滿足使用者的業務需求,國內電信運營商已經開始嘗試從傳統的通信業務供應商向綜合資訊服務提供者轉型,其標誌性服務就是中國電信在114基礎上推出的號碼百事通, 將原114平臺的號碼查詢服務升級為綜合號碼資訊搜索服務。 類似的還有中國移動推出的12580。 綜合資訊服務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可以有效拓展運營商的價值鏈。 但是,從2005年至今,這一轉型的效果並不十分顯著,業務收入的比例也很低。
而隨著「雲計算」的技術日益成熟和迅猛發展,為電信運營商的轉型帶來了新的機會。 潘煜指出:「目前比較適合電信運營商的轉型方向就是雲計算綜合服務提供者。 」
何為雲計算綜合服務提供者
潘煜:運營商在雲網路方面佔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結合雲計算處理與雲存儲的建設,最終將有望成為雲計算底層平臺服務的最佳供應商。
雲計算綜合服務提供者是指運營商作為雲計算服務平臺的提供者為使用者提供計算處理、存儲和網路服務。 未來的雲計算平臺由雲計算處理、雲存儲、以及交換傳輸資料的雲網路構成,運營商在雲網路方面佔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結合雲計算處理與雲存儲的建設,最終將有望成為雲計算底層平臺服務的最佳供應商。
從運營商自身特點思考其轉型之路,其經營的業務必須符合大投入、大產出、相對規範、相對壟斷等特點。 而雲計算綜合服務正好符合上述特點:它要求全國範圍集中建設大規模計算處理中心、存儲中心,運用運營商已經具備的壟斷的高速傳輸網路(移動+寬頻),形成另一相對壟斷的雲計算綜合服務平臺, 為所有需要雲計算服務的企業和個人使用者提供服務。
屆時,如Google、阿裡巴巴等互聯網服務提供者、以及各行業大中小型企業使用者所需要的雲平臺,皆不需要自行建設,直接由運營商提供即可。 以保險公司為例,保險公司有大量的業務人員,分散在全國各個省,流動性強,每天需要開展、獲得、完成大量業務工作,這些業務工作又產生了大量的流程審批,因此產生大量的資料存儲、計算、傳輸以及語音溝通的需求。 在原運營模式下,資料的存儲及計算由保險公司自行建設運營的IT系統承擔,每一項新的業務開展都需要提前對 IT系統進行配置或升級,一旦業務增長超過預期IT系統不足以支援、而業務開展不利時則會造成大量IT資源浪費。 而採用雲計算的方式則可以輕鬆解決保險公司的這些困擾。 保險公司可以向運營商訂購雲計算綜合服務,由運營商向企業提供完整的計算、存儲、網路業務,當業務擴大時擴展,業務萎縮時縮小,隨時開通即時擴容。
除此之外,運營商也可向個人消費者提供雲計算服務,如iPhone、Android手機就是很好的個人雲服務平臺,它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手機,而是一台微型電腦。 在未來,個人消費者只需要通過網路接入雲計算平臺,無論作業系統如何升級、遊戲要求如何提升,只需要向運營商提出增加或升級雲計算的服務要求,無需提升自己的設備,即可滿足需求。
目前,有很多人擔心,雲計算作為一個新興概念,很難被消費者接受,潘煜認為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在國外,已經有很多成功運用雲計算的商業案例可供參考,而且,經過幾年的發展,雲計算已經日趨成熟了。 在我國,消費者越來越成熟、理性,高端消費者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對新興事物的接受程度不應該被低估,況且運營商在過去的經營中已經積累了充分的消費者的信任,這也將是運營商向雲計算綜合服務商方向成功轉型的重要保障。
2011年1月28日,美國電信運營商Verizon斥資14億美元現金收購了雲計算服務提供者Terremark Worldwide Inc.,4月28日,美國電信運營商CenturyLink Inc(CTL) 以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雲計算和商業託管服務提供者Savvis公司,旨在擴大對商業使用者的託管與雲計算服務,使企業客戶在互聯網上存儲、訪問資料和使用應用程式。 這些都可以視為運營商向雲計算綜合服務提供者轉型的一個嘗試案例。
運營商的「雲」優勢
潘煜:運營商轉型的當務之急就是解決好雲處理、雲存儲以及雲網路這3個問題,而運營商在這些方面擁有著天然的優勢。
電信運營商應如何向雲計算綜合服務提供者轉型? 潘煜認為,真正的「雲計算」概念應包含3個部分—雲處理、雲存儲和雲網路這3大平臺,在未來的「雲」時代,所有的服務都需要基於這3個平臺提供,因此運營商的當務之急就是解決好雲處理、雲存儲以及雲網路這3個平臺的問題。
我國的電信業屬於寡頭競爭市場,3大運營商由國家經營,這一特點有利有弊,其好處就在於,可以集中資源,進行大規模的前期投資,也方便進行全國性的統籌規劃。 這在雲計算3大平臺建設方面也將有所體現,與其他競爭者相比,可以說運營商在「雲平臺」的建設方面擁有著天然的優勢。
在雲存儲方面,資料中心必須保證其存放裝置的安全以及高效、快速的運轉,這就對其環境有著很高的要求。 而要建立一個全國性的「雲平臺」,其雲存儲中心的建立就是首先要解決的基礎問題。 我國的西部地域遼闊,且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就是許多重大科研專案的研究基地,因此,依託我國西部的地理優勢以及良好的文化傳承,可以發展成為電信運營商的雲存儲中心。
在雲處理方面,我國大部分高等院校都集中分佈在中部及東部地區,近幾年,畢業生向中東部地區集中的現象也越來越明顯,運營商可以利用中東部地區的高校優勢以及人才優勢,深入有關雲計算處理方面新興課題的研究,建設自己的雲處理中心。
傳統運營商的電信業務發展都是以各省為中心,而在向雲計算綜合服務提供者轉型的過程中,運營商可以逐漸打破這一格局,最終形成以大區域的概念建設計算、存儲中心,將雲存儲業務集中到西部地區,雲處理業務集中到中東部地區, 兩者之間通過高速的雲網路連接,而將目前的各個業務省發展為業務發展單元。 這樣,即合理優化了配置,節約了資源,也符合國家關於建設高速寬頻網路的戰略部署。
總之,對於今天的電信運營商來說,墨守成規、「吃老本」的做法無異于坐以待斃,必須抓住機遇,主動求新、求變,在摸索中探尋出一條符合自身特點、同時符合我國國情及發展戰略的轉型之道,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國的電信業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責任編輯: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