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腦行業在過去40年席捲全球,為美國的國際競爭力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但是,3年前崛起的雲計算為該行業帶來了極大的轉機。
為了應對快速發展的雲計算,美國政府已開始就IT行業的國際競爭力調整了其經濟戰略。 其中之一就是,2010年6月16日負責國際資訊通信政策的美國國務院大使飛利浦-巴比亞與日本前總務大臣原口一博簽訂的《互聯網經濟部長級對話備忘錄》。
跨境擴張的雲計算服務產業
雲計算將產生"新服務產業"。 不久的將來,主要網路/IT企業可以在自己的國家,為世界各地企業提供IT服務。 仿佛Google所描繪的雲計算服務展望已經開始漸漸顯露出它的未來樣式。
首先,簡要提及一下雲計算的定義。 雲計算有各種解釋。 首先,對設備廠商來說雲計算是虛擬化伺服器與虛擬化資料中心等硬體業務;而對於軟體供應商來說,是指虛擬主機型的應用與 SaaS應用(SaaS是指軟體即服務。 並不將軟體安裝于自己的電腦或伺服器中,而是用瀏覽器等訪問所使用的服務。 );對於終端供應商來說,是指單純的聯網設備,追求通過網路應用的輕量終端與個人化的高端設備。 同時,雲計算也可以根據伺服器規模分為兩類--"通用雲計算"擁有幾百台或幾萬台的伺服器數, 是基於現有的關聯式資料庫等技術的;而Google、雅虎、微軟、Amazon運用10多萬台伺服器開展服務的"大規模雲計算", 正在挑戰資料保存新技術 (Hash表)、後刀片式伺服器(超低功率晶片)等超越現有技術的體系。
本文主要從個人或企業使用雲計算的角度,分析個人或企業如何通過網路利用雲計算服務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務。
如果雲計算得到普及,使用者資料與應用將可能自由跨國境。 例如,現在很多人使用Gmail(Google的郵件服務),但是該服務備份的郵件或者附件都保存于Google在美國建設的資料中心。
還有,視頻共用網站YouTube伺服器也在美國。 可以說,使用者上傳的視頻影像資訊完全保存在美國境內。
此外,一些企業所使用的Salesfoce.com公司的雲計算CRM(客戶關係管理),也使得使用者資料被保管于海外。 實際上,我們正處於對境外發生的資料洩露毫無措施的狀態。
而部分歐洲國家已經紛紛禁止使用者將資料保存于海外;美國聯邦政府也在政府雲計算上不允許資料的海外流出。 跨國境使用雲計算服務是大勢所趨,但是許多國家在政府層面上意識到通過一些規則或管制不允許資料越境保存也愈發重要,可以說雲計算在目前正處於這樣一個矛盾的發展狀況。
因此,美國高科技行業強烈感覺到了這一雲計算保護主義的抬頭,要求美國政府積極開展雲計算開放化外交。
美國眼中的雲計算保護主義威脅
如果僅僅購買與安裝使用"軟體產品",尚不會構成較大威脅。 但是,從電子郵件到高級企業應用的雲計算都是在美國後臺來提供的,企業的活動及個人的使用者資訊將被美國所掌握。 那是任何一國政府都不能容忍的,勢必在雲計算服務上推行保護主義。
Google搜尋引擎服務從中國大陸撤退事件,在美國被認為是雲計算保護主義的抬頭,對此異常警戒。 同時,美國還認為中東各國將追隨中國,很有可能開展雲計算保護主義。 這對於美國雲計算產業來說, 是一個極大的損失與打擊。
基於這一威脅,美國國務院為了確保全球雲計算市場,開始推出構建國際協調體制。 其第一步就是本文開頭介紹的日美協定的備忘錄。
那麼,美國為什麼要選日本作為重要合作夥伴?
首先,從海底光纜等國際通信網路環境來看,日本最接近擁有北亞最大資訊通信市場的中國。 同時,日本從互聯網萌芽期開始,就在MIME標準(電子郵件標題中可以使用亞洲語言的標準)與 IPv6的開發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現在日本還在進行了頂層DNS(功能變數名稱伺服器)的運營管理,在網路通信中擁有較大的影響力。 而且,美國與日本在網路管制環境上立場相似。 從這一角度來看,日本可以說是美國在中國對策方面的最佳搭檔。
另一方面,對於日本來說,建立與美國的協調體制至關重要。 日本企業或個人也在頻繁地使用美國的雲計算服務。 網路與資訊安全、隱私保護、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方面,形成日美通用的雲計算市場對日本企業有較大好處。 資料安全與隱私保護由各國進行管制,不能應對這一全球雲計算市場(互聯網經濟)。 也就是,越境使用者並不受到法律保護。 同時,像YouTube那樣,日本使用者在海外發生的著作權侵犯也是一樣。 日本的著作權所有人不能向日本法院直接起訴美國YouTube公司,只能進行直接交涉。
日本致力於亞洲雲計算樞紐競爭
另一方面,日本開始認真思考雲計算資料中心的全球樞紐戰略。
如前所述,雲計算分為大規模類型(伺服器超過10萬台)與通用類型。 大規模類型雲計算業務一般由Google、Amazon、雅虎等有限的網路服務商所建設。
這些大規模雲計算供應商以其巨大資訊處理能力為依託,在特定應用上掌控著全世界的應用。 當然,支援其運營的大規模雲計算資料中心建設為國家與地區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例如在航空產業,大規模雲計算資料中心相當於國際樞紐空港的作用。 日本在航空產業全球化上起步較晚,亞洲的國際樞紐空港被其他各國搶佔,從而導致了日本在航空行業上的國際競爭力下降。
因此,日本認為,如果不能將Google與Amazon、Microsoft等公司的新建大規模資料中心招到日本,日本就不會成為為亞洲各國提供IT服務的樞紐。 日本如果能夠吸引大規模資料中心落地,使高端雲計算技術在日本普及,也將吸引更多高級人才。 一般來說國際競爭力是指在海外銷售產品與服務。 但是,雲計算業務上,吸引大規模資料中心是國際競爭力的源泉。
但是,對於日本來說,促進雲計算資料中心建設專案落地並非一帆風順。 首先是,日本高額的電費與高價的房地產成本就是一個較大問題。 同時,嚴格的建築標準與較高的人力成本也使日本的資料中心在運營上的難度加大。 此外,企業所得稅較高也是一項不利因素。 一些美國企業認為,"如果在日本創建資料中心,將花費美國三倍以上的成本",因而對日本敬而遠之。
另一方面,在亞洲,新加坡與中國香港等地都在熱忱地招攬大規模資料中心專案,推出企業所得稅折扣等特殊優惠,積極地吸引美國企業的資料中心建設。 可以說,在資料中心落地方面,日本的競爭力並不高。
為此,一些日本IT企業積極呼籲日本政府,實行企業所得稅優惠與開設資料中心特區等積極的招商政策。 同時,他們還認為,如果香港彙集了美國的大規模資料中心,那麼日本企業也應該積極推動在香港的資料中心建設。
總之,雲計算是新一代電腦使用模式的必然。 雖然尚處黎明期,但是雲計算保護主義已然抬頭。 日本認為,為了擴大未來雲計算服務,有必要構建多國間的使用者保護管制與規則,抑制雲計算保護主義的抬頭。 因此,與美國的協調體制將變得至關重要。
同時,大規模資料中心建設專案的落地問題將左右雲計算服務的國際競爭力。 為此,日本希望政府與企業廣泛合作,通過外交努力與招商政策等綜合對策,使雲計算在日本得以快速發展。
虛擬化服務
虛擬化正在快速普及。 大型電腦之中,似乎有多個伺服器(虛擬伺服器)、似乎存在多個作業系統(虛擬作業系統)技術。 通過虛擬化,可以自由進行設備與應用的增減或組合。 同時,多個使用者共同使用,使得成本變低。
(作者:佚名責任編輯:張騰)